“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隋唐关陇集团是什么样的组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

“关陇集团”中的“关”指的是潼关,“陇”则是指陇山(六盘山),而“关陇集团”这个名词,是由我国知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大约八十年前命名,用来特指一千五百年前,自南北朝时期至唐末,贯穿于北魏末期、西魏、北周、隋、唐等数个王朝的最高统治集团。因为他们都源出于北魏末期的军镇武将,在魏末乱世中凭借平定关中流民起义而逐渐占据了关中、陇东等地,然后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一个势力庞大、军政合一、等级森严的军事贵族集团,并在随后的战争中连续击败所有对手,统一了分裂四百年的天下,建立了光耀千秋、惠泽后世的隋、唐两大帝国。所以,陈寅恪先生将这个影响了中华三百年历史进程的军事贵族集团按照起家地域加以命名,称为“关陇集团”。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左右,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了防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威胁,保护国都平城(山西大同),于是开始沿北部边境一线修筑军事防御工程。之后,太武帝在东起赤城(今河北赤城)、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这千里边境上,先后修筑了六座防卫重镇,以及配属于它们的无数戍堡、兵屯、驿站、仓坞。这些防御工事作为北魏国都平城的重要军事屏障,屹立在北方数十年,牢牢地控制着千里北疆,使得北魏朝廷可以后顾无忧,连续多次大举南下,和南朝展开大战,争夺天下。这六座雄伟的军镇,自西向东分别被命名为为: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

起初,这六个军镇深受北魏皇帝重视,镇将们均由北魏宗室或高级贵族出任,可自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迁都洛阳后,因为新国都洛阳远离边境,所以北方的防御逐渐不再被重视,六镇的地位也开始下降。镇将们远离朝堂,不能加入世家门阀行列,所以无法转为顶级重臣,正常的升迁也不能保证,他们对中枢的不满和怨恨日渐加深。

而底层的军士们因为被朝廷忽视和放弃,生活更加困苦无助、处境日益悲惨。

至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六镇军民经过三十年的苦难无助、穷困潦倒生活,终于无法再继续忍受下去,于是在当年奋起反抗,聚众抢夺官府的粮仓和武库,在沃野镇戍兵破六韩拔陵带领下宣布建国,改元为“真元”,设置官署,对抗朝廷。这就是导致北魏最终崩溃的“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之后,北魏朝廷急忙调兵谴将,出兵镇压,其中北秀容(今山西朔州)第一领民酋长、梁郡公尔朱荣也在征调之内。他借着这个机会组建了一支强悍的军队,加入到平定六镇起义的军事行动中。此后尔朱荣凭着战功逐次升迁,掌握了河东(今山西一带)地区的部分军权。

在六镇起义的打击下,北魏朝廷摇摇欲坠,即将覆灭,而北魏其他地方也纷纷爆发起义,以响应六镇军民。北魏朝廷内部也不断发生政变,尔朱荣趁着这乱世中的机会发兵攻入洛阳,杀擅权的胡太后,并扶立宗室为帝(孝庄帝),又发动“河阴之变”,尽诛北魏高官二千余人,掌握了朝堂大权。

此后尔朱荣亲自率兵或者派遣大将带兵出击,先后消灭六镇余部在河北的第二次起义、山东百姓起义、全歼南梁北伐军队,几乎完全稳定了北魏天下大乱的局势。而在连续的战争中,尔朱荣从起兵镇压起义的地方豪强中和降魏的原六镇士兵内录用、提拔、收编了许多人才,其中贺拔岳、高欢、宇文泰、侯景、李虎、独孤信等皆被授予官爵,成为尔朱荣所倚重的干将。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七月,在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夺取北魏大权后不久,关中起义军首领万俟丑奴在原州高平(宁夏固原)自称天子,设置文武百官,建立了政权。永安二年(529年),万俟丑奴率军南下,自东秦州(甘肃天水)攻入关中,泾水、渭水之间广大区域都被其占领,北魏驻守关中的军队只保有几座城市,苦苦支撑。

此时尔朱荣已经收复被南梁北伐军队所占领的洛阳,其他地方的起义军或者叛乱也被消灭,局势恢复平静,于是在这一年二月,尔朱荣委派武卫将军贺拔岳、大都督侯莫陈悦作为统兵副将(名义上的主帅是尔朱荣族弟尔朱天光)率军出征关中,消灭这最后的叛乱。不过贺拔岳和侯莫陈悦所带领的军队只有两千人,其中有宇文泰、李虎、侯莫陈崇、赵贵、于谨等将来威名赫赫的人物,而万俟丑奴的部下则号称百万。

贺拔岳出兵后,恩威并施,双管齐下,既挥军猛攻也暗地里使计,多次大败起义军,至七月间,基本平定了关中和陇东各地,其他陇西和河西诸地如河州(甘肃临夏)、渭州(甘肃陇西)、瓜州(甘肃酒泉)、凉州(甘肃武威)、鄯州(青海乐都)纷纷归顺北魏朝廷,贺拔岳因功受封为都督泾北豳二夏四州诸军事、泾州刺史、樊城县公。

在贺拔岳平定关陇的同时,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北魏大丞相尔朱荣被欲夺回权力的孝庄帝亲手杀死。之后尔朱氏家族反攻洛阳,杀孝庄帝并拥立新君,准备继续把持国政。但由于尔朱氏家族的弑君暴行和之后其他倒行逆施之事,原依附于尔朱荣的高级将领们纷纷起兵讨伐尔朱氏家族,其中势力最大的晋州刺史、平阳郡公高欢从山东起兵,讨伐继承尔朱氏首领之位的尔朱荣侄子尔朱兆,并拥立宗室元朗为新皇帝,元朗封高欢为为大丞相、太师,辅佐(其实就是控制)朝政。尔朱氏则先后拥立宗室元晔、元恭为皇帝,和高欢分庭抗礼,双方激烈交锋,互不相让。

此时关中的尔朱天光回到洛阳,留贺拔岳和侯莫陈悦留守,在朝廷随后的任命中,贺拔岳被封授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清水郡公、关中大行台、尚书左仆射;侯莫陈悦为车骑大将军、渭州刺史、白水郡公,两人一起镇守关陇之地。

在尔朱氏和高欢之间的战争中,高欢笑到了最后,消灭了尔朱氏全族。地位稳固后,高欢废杀了自己拥立的元朗,改立宗室元修为皇帝,迁都邺城,这就是北魏最后一任皇帝——孝武帝。高欢则继续以大丞相的身份控制朝政。

北魏永熙二年(533年),不甘心做傀儡的孝武帝意图除掉擅权的高欢,夺回权力。但高欢为了不重蹈尔朱荣的覆辙,并不留在邺城,而是远远住在晋阳,平时即使有诏命也是安排心腹属下来邺城领取,孝武帝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一时无计可施。

于是,孝武帝暗中联络在关中驻守的贺拔岳,想依靠他的力量出兵除掉高欢(就像依靠高欢除掉尔朱氏一样)。为了表信任贺拔岳,孝武帝甚至写血书派人送给贺拔岳,任命他为都督二雍二华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宁泾二十州诸军事、大都督,把关中、陇东、汉中、河西等地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他,请求他出兵讨伐擅权作乱的高欢。

此时,原尔朱氏所辖的军队已经被高欢收编了大部分,孝武帝自己握有不多的一部分,而贺拔岳的部下只有他出身的武川镇军旧部(贺拔岳本人是武川人,他的部下大多也是武川人),这点人马还要和侯莫陈悦大致平分,实力实在是不算大。但接到孝武帝密诏后,贺拔岳还是召集部下,分守关中、陇东,并整合地方豪强势力,建立涵盖了整个关中陇东、河西河套地区的军事集团,准备奉诏和权臣高欢展开对抗。这就是影响中华历史进程三百年、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王朝的“关陇集团”最初之雏形,贺拔岳也是关陇集团的第一代首领。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得知皇帝在联络贺拔岳对付自己的北魏大丞相高欢为了分化关陇集团、除掉贺拔岳这个大患,于是派心腹出使关中,离间关陇集团首领贺拔岳与副手侯莫陈悦之间的关系。在种种许诺和利诱之下,侯莫陈悦投靠了高欢,并以议事为由诱骗贺拔岳来到自己驻军的河曲(宁夏中宁),然后趁其不备派人将贺拔岳杀死在帷帐之中。关陇集团刚刚初建,就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在统帅被杀、内部人心惶惶的紧急关头,贺拔岳的心腹大将、夏州刺史宇文泰紧急赶到大行台所在地平凉,安定住惶恐不已的人心,然后挺身而出,自告奋勇率大军东进,讨伐叛变的侯莫陈悦,关陇诸将都佩服宇文泰的英勇和果敢,于是尊奉他为新统帅,带领大家继续出征。宇文泰便一边出兵、一边上表孝武帝,乞求准许讨伐杀害大都督贺拔岳的叛贼侯莫陈悦,然后与诸将盟誓共扶朝廷。孝武帝在洛阳得知自己的希望贺拔岳被高欢设计杀害后大怒,又见宇文泰主动站出来承担继续出兵的责任,于是下诏授予宇文泰为关中大行台、大都督,代替贺拔岳统领关陇全部军队。宇文泰因此成为关陇集团的第二代首领。

之后宇文泰带领部将们迅速消灭了背叛的侯莫陈悦,关陇平定。孝武帝为了抗衡权臣高欢,将宇文泰晋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北魏内部仅次于高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