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周总理干女儿,“红色公主”孙维世的43张照片,张张惊
发布时间: 2023-07-06

1948年,周恩来、邓颖超与孙维世在西柏坡。

在革命年代,无数革命志士为了信仰前赴后继地斗争,不惜付出生命。据建国初期的不完全统计,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全国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共有2100余万,其中仅193万人名姓可考,剩余大部分无名无姓,青山处处埋忠骨。

而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可为了信仰,他们将自己淬炼成了钢、宁折不弯。但祖国不会忘、人们不会忘、党不会忘,组织善待每一位革命历史的后代。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是烈士的后代,得到组织的关心关照,此人就是周恩来的干女儿、“红色公主”孙维世。

孙维世早年全家福,后排站立者左一:孙炳文,前排坐地左起:孙 泱、孙维世。

少年时期的孙维世(左一)。

孙维世出生于1921年,是烈士孙炳文的女儿。孙炳文,是大革命时期传奇人物,早年曾经刺杀过摄政王载沣、暗杀过袁世凯。上世纪20年代,孙炳文在法国和朱德、周恩来相遇,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建立深厚革命友情。

1927年,年仅42岁的孙炳文因叛徒告密被逮捕,最后被特务残忍地杀害在龙华密林中。当时的孙维世只有6岁,随后和母亲在上海东躲西藏,艰难度日。1935年,孙维世化名李琳,进入上海东方话剧社学习表演,开始展现表演天赋。1936年,孙维世进入上海业余剧团,当时的团长是金山,这也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1935年,孙维世(中)与母亲(左)、小姨(右)在上海。

1937年8月,孙维世(前排左四)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四队。

孙维世(左)与母亲任锐在延安合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6岁的孙维世随兄长孙泱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申请前往延安,恰好遇到周恩来。经过了解,周恩来得知她是孙炳文的女儿,便把她带到了延安。周恩来因膝下无子无女,便和邓颖超商量,征得任锐同意,将孙维世收为养女,视如己出。

1938年,孙维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在抗日军政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孙维世能歌善舞、天性活泼,得到很多人的喜欢,人们称她为“红色公主”。值得一提的是,孙维世母亲任锐也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和孙维世是同期同学,传为一时佳话。

少女孙维世。

少女孙维世。

少女孙维世。

1939年,孙维世陪同周恩来飞往莫斯科治病,随后留下求学。在苏联的六年多时间里,孙维世先后考上了莫斯科东方大学、莫斯科戏剧学院,成为国际知名表演艺术家尼米·戈尔卡科夫和米·达汉诺夫的门生,积累了丰富的戏剧知识。

在求学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1939年-1942年,恰逢林彪也在苏联养病,被孙维世颜值和才气折服,多次表达爱慕之情。但彼时的孙维世年纪小,心思也在学业上,于是拒绝了林彪,没想到这件小事在未来带给她灭顶之灾。

1939年,在莫斯科,前排左起:蹇先任、王美兰、孙维世、马明方。后排左起:方志纯、林利、贺子珍、贺诚。

1940年,在莫斯科。前排左起:孙维世、邓颖超、任弼时、蔡畅;后排左起:周恩来、陈琮英、张梅。

1940年,邓颖超、任弼时(左一)、陈琮英(左二)、孙维世(左四)在莫斯科。

1940年,莫斯科,前排左起任弼时、陈琮英、周恩来,后排左起蔡畅、陈郁、杨之华、刘亚楼、孙维世、邓颖超。

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在莫斯科。

1946年,25岁的孙维世从苏联回到延安,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工作,并同冯风鸣、张醒芳、郭兰英号称“延安四大美女”。孙维世迅速投入到革命中来,背着行李,长途跋涉去往根据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工作十分刻苦。

孙维世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话剧表演的方式,宣传党的的政策,团结解放区的军民,多才多艺又勇敢无畏的孙维世成为文艺界的“新星”。

1945年7月,孙维世(中)在莫斯科同林琳、林利合照

孙维世与马海德夫人苏菲(左)。

瞿独伊、孙维世合影。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孙维世(左一),当时担任翻译组组长,还兼管机要工作。

1950年,孙维世(前排左一(神魔养殖场作者为什么坐牢?《神魔养殖场》的作者黑瞳王之所以会坐牢,是因为作者的小三不满作者离婚后与前妻之间仍有来往,便毒杀发妻,作者包庇小三,又被小三供出毁灭电子证据,判处有期徒刑2年半。))与周恩来等在中南海合影。

1950年8月,孙维世姐妹为周恩来和邓颖超过25周年银婚纪念日。

1950年9月17日,西花厅寓所,有孙维世、南薇、傅全香、田汉、陈鹏、范瑞娟、许广平、孙新世。

新中国成立后,孙维世跟随国家领导出访苏联,担任了代表团翻译组组长,工作勤勤恳恳,严守纪律,受到了国家领导的表扬。1950年,孙维世担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导演,随后又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训练班主任,还参与组建了中央实验话剧学院,担任起总导演的职务。

孙维世充份展现自己能力,执导了《保尔柯察金》《钦差大臣》《万尼亚舅舅》《文成公主》《大雷雨》等作品。孙维世翻译和导演了苏联童话剧《小白兔》,是新中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为创作以戏剧《初升的太阳》,孙维世把家从北京搬到大庆,走遍了大庆油田各个角落,记录工人们的故事,反复打磨剧本。

1952年,孙维世导演《小白兔》电影时的工作照。

1962年,瞿白音(右)与孙维世、金山谈创作。

1955年,与中央戏剧学院学生运动员合影,后排右起:列斯里、李伯钊、孙维世、沙可夫、欧阳予倩。

中央戏剧学院院庆十周年合影,前排左一孙维世,还有陈毅、周扬、沙可夫、李伯钊、梅兰芳、荀慧生、曹禺等

1957年,周恩来正在听取孙维世汇报剧本的创作工作。

1959年,排演话剧《大雷雨》期间,孙维世(左)与苏联专家和女主角在一起,

孙维世骨子里和她父亲一样,十分好强,不在乎外人看法,追求内心想法。1950年,孙维世不顾周恩来的忧心,选择嫁给离异的“话剧皇帝”的金山,轰动一时。其实,早在1936年,孙维世就同金山相识,当时二人只是同事,没有其他想法。1950年在北京再相遇,在合作《保尔·柯察金》》的时候,两人不顾一切地相爱了。

只是金山辜负了孙维世的坚持,新婚仅一年多,在代表中国文艺界出访朝鲜时,他与朝鲜女翻译坠入情网,事发后身败名裂,被人唾弃。但是善良的孙维世公开说:“金山犯了不可原谅的罪行,我相信:这是他最后一次了!”并没有选择离婚,而是挽救了金山。

孙维世夫妇。

20世纪50年代,金山、孙维世夫妇合影

孙维世夫妇。

孙维世、金山夫妇同苏联专家合影。

1956年在北京和平宾馆,孙维世和家人们合影。

婚姻闹剧后,孙维世将全部的时间投入到戏剧事业中,作为我国第一位女导演,她的成就足以载入史册。然而,在大时代下,个人都是弱小的、无力的,“红色公主”孙维世也不能例外。

1968年3月1日深夜,孙维世被带走连夜审讯,并被加上了“苏修特务”的罪名,被秘密看守。而逮捕孙维世的并非公安机关,而是一批空军部队的现役军人,指派人是叶群。她对林彪追求孙维世的往事耿耿于怀,找着机会报复。

孙维世和邓颖超。

上世纪50年代末,孙维世和女儿孙小兰。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孙维世同兄弟姐妹在北京,左起:孙济世、孙维世、孙泱、孙新世,前排孩子是孙小兰。

孙维世和邓颖超。

孙维世和朋友合影。

1965年,孙维世和王进喜交流。

1968年10月14日,孙维世被活活打死,年仅47岁。三天后,周恩来才听到了这个噩耗,才知道自己失去了最疼爱的女儿!一生爱国家,爱人民,爱得无私,爱得伟大的周总理,晚年还得白发人送黑发人,命运何其残忍。

1977年6月9日,文化部艺术局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孙维世举行遗像安放仪式,平反昭雪。

孙维世。

孙维世。

孙维世。

孙维世。

孙维世。

最后,让我们再次向这位铁骨铮铮的革命者、风华绝代的中国戏剧奠基人、名载史册的人民艺术家,永远的“红色公主”孙维世致敬!!!

整理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