姘妇是什么意思?老人都70岁了,又没有退休金,非要娶老伴,家里不富裕,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姘妇是什么意思

姘妇

pīnfù

〖mistress〗一个男子不与其结婚而经常与其同居的女子

老人都70岁了,又没有退休金,非要娶老伴,家里不富裕,怎么办

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年轻的不常在身边,有个伴说说话起码不会寂寞。还可以多活几年。

记得我姨妈刚去世半年,我姨爹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个女的回家。麻烦的是我姨爹大这女的三十多岁,还带了四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我姨爹没有工作,自然就没有退休金,只是做点小生意。刚开始时他几个儿女坚决反对,劝他要找找个年龄相近的。但打死他都要和这个女的。没办法随他吧。庆幸的是他几个儿女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对他特别孝顺。每个月都送钱送物,最后还给了他一张工资卡。说来以怪,他和这女的年龄相差这么大,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当然以子女送钱送物有很大的关系。现在那女的四个子女都长大工作结婚生子了。以很孝顺我姨爹。我真的很纳闷,这可能是命吧。

提主的这个问题我确得,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老人70岁了没有经济收入还要找个老伴,只要老人开心那就随他吧。无非是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其实老人一般用度都不大,他不找老伴你还不是要养他,只是多个人。负担以不会太重。所以,希望老人开开心心地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好。

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如何

1.许广平崇拜老师,首先萌发了恋情。

1923年秋天,鲁迅应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学,尽管许广平经常坐在第一排,但鲁迅对这位女弟子并无深刻印象。可青春洋溢的许广平却对她的这位老师印象深刻。“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著,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许广平描述得细致入微了,笔触尽显赏识,鲁迅讲课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彰显了渊博学识。于是她后来都坐在了第一排,并且主动率真地提问。一来二往的,崇拜中萌发了爱恋的情愫,朦胧中滋生出超越师生之情的异样情感。

1925年3月,女师大发生了“驱杨运动”。热血女子许广平是这场学潮中的中坚,这个时候,她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鲁迅先生: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这是内心表白,尽露爱慕之意。许广平是有勇气的,鲁迅是有才气的,这一封直言不讳的表达爱意的信,开启了鲁迅和许广平频繁的通信模式。

2.鲁迅先生认识许广平前,有过一次无性无爱的婚姻。许广平唤醒了先生沉睡的爱。

其实,1906年,鲁迅与朱安成亲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娶得的妻子朱安是一个没识多少字,满脑子封建三从四德,还裹着小脚的女人。这是他的母亲周老太太撮合的结果,1906年春,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老太太以身患重疾为名骗了回来,到家后才知道,母亲要他与朱安结婚,孝顺的鲁迅自是无可奈何,只好满足母亲的愿望走了过场。他与朱安并没同床共枕,自己睡在书房,三天后,又东渡日本而去……

面对率真的学生表白,鲁迅慌乱中内心又重新燃起了曾经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之火,但冷静的他懂得:安分守己,伺母至孝的朱安在,是没办法给许广平名分的。因此,理智的先生不愿意耽误学生的青春。自此,是多次的拒绝,先生向学生耐心而详细地阐述了自己不能与她结合的理由,其中不乏天真:“为什么还要爱呢?”,“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生怕辱没了你。”。许广平反倒成了先生,开始诘问鲁迅:“先生,你会真的不懂得爱情吗?你真要为这旧世界牺牲掉全部的生命吗?”。面对勇敢的学生炽热、真诚的爱,鲁讯终于抛弃了“怕不配”,“生怕辱没了你”的想法。1925年10月,先生终于喊出:“我可以爱。”。

3.两地书信诉衷情。

1926年,鲁迅携许广平南下。鲁迅在厦门大学任职,许广平回了广州,结果不到半年,鲁迅就应中山大学之聘也来到广州。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一起回上海定居。二人分隔两地,书信不断。鲁迅在厦门教书时,信中告诉许广平:“听讲的学生中有女生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许广平暗笑爱人的幼稚,但心头荡漾着无比的甜蜜与幸福。鲁迅是认真的,几乎每天都去“”邮政代办所等信”,还丈量出这段路是八十步的距离。有时,为了表达爱意,经常在半夜里,翻越栅栏后将信投入的邮筒中。

许广平把亲手织的背心寄给鲁迅。他收到就穿在身上,还拍了一张照片,在信里说:“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铁骨铮铮的鲁迅给了爱人昵称:“乖姑”、“小刺猬”、“小莲蓬”,尽现柔情,爱情使他年轻,书信中有无尽的爱意。“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度过预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这在鲁迅后来将两人的信件整理出版的《两地书》中也可以看出。尽管生活琐事、烦事一大把,但言语之间,相爱之情溢于言表。两个人在特殊年代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肝胆相照,与对方一往情深。

4.此中甘苦两心知,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根本也无需回报。

1927年4月,因为营救学生失败,鲁迅辞掉了中山大学的职务,后同许广平一起回定居上海。鲁迅对同居顾虑重重,朝气蓬勃的许广平再次给了丈夫鼓励:“假使彼此间某一方面不满意,绝不需要争吵,也用不着法律解决,我自己是始终准备着独立谋生的”,掷地有声,爱是付出,不是给他增加负担!此后,许广平照顾鲁迅的衣食起居,对他无微不至。先生写作至深夜,冬季茶易凉。灵犀的她特意为先生缝制了一个保温的茶壶帽。

在许广平的悉心照顾下,先生的头发不再像以前那样凌乱了,衣服也干净整洁,不再有补丁了。他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感叹:“现在换件衣服也不晓得向什么地方拿了。”,许广平还兼任秘书的角色,帮鲁迅整理文稿,做校对工作,查阅各种资料、典籍,编排和保管先生的文稿等。她在,就不让他为琐事操心,让鲁迅全力以赴投入创作中。致使:“后期十年的著作成绩,比较二十年前的著作生涯虽只占三分之一,而其成就,则以短短的十年而超过了20年。”。这其中自有许广平的贡献。

1929年,许广平临产时手术难产,鲁迅毫不犹豫地告诉医生“救大人”。母子平安后,许广平出院回到家中,发现丈夫把家中的家具全部清洗干净了。孩子的到来,为鲁迅注入了活力与生机。1934年,鲁迅在《芥子园画谱》上题了一首诗,来纪念两人相守的时光:“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弥漫之际,深情地对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先生是无私的,许广平是幸福的,她没跟错人。此情此景,对许广平是不思量,自难忘了。许广平是坚强人女子,先生撒手人寰后,她尽心尽力地抚养着周海婴,还收集、整理、出版了鲁迅先生的遗著,继续着她的老师加爱人~鲁迅生前未竟的事业。新中国成立后,许广平把鲁迅著作的出版权上交给了国家,还将鲁迅的书籍、手稿及其他遗物捐赠给了国家的有关部门。

中国最牛的悍匪有哪些

白宝山: “我不想在我母亲面前杀人,我做不到。”于是便放弃抵抗,束手就擒。

1996年3月12日,39岁的白宝山身上带着“释放证书”回到了北京。

入狱前,白宝山是石景山区第一电碳厂的一名装卸工。

在工厂期间,因为他不爱说话,几乎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厂里民兵搞训练,白宝山参加过一次实弹射击,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打靶,每人打三发子弹,他居然打了个优秀。

那次之后,白宝山千方百计向亲戚借到一支气枪,下了班就背着枪到附近的林子里去转悠,打鸟。

一年之后,他的枪法练得极准,15到20米内,枪响鸟落,弹无虚发。夜里他不睡觉,用气枪瞄着打老鼠,一枪能把跑着的小老鼠打死。

23岁时,白宝山结了婚。一年后,他得了一双儿女,龙凤胎。家庭生活的贫困,对白宝山的心灵产生了无法排除的负面影响。加上他的“蔫大胆”的性格,排斥外界的阴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