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场里,少将石原莞尔为何敢和大将杉山元叫板
发布时间: 2023-07-06

石原菀尔注定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但也是中国抗战之幸,这厮是昭和军阀中鲜见的战略思路清晰者。他敢跟杉山元大将争辨,其一是对华侵略的指导思想存在严重分歧,其二是两个人分属日本军部的两个系统,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并且石原在当时的陆军参谋本部还具有特殊地位。

先说第二点,通常所说的“日本军部”是指陆军省和陆军参谋本部这两大机构,两者都直接对天皇负责而互不隶属,陆军省负责“养兵”:征兵、训练、人事、编制、装备等等等,而被称为“傻瓜元”的杉山元,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担任的就是陆军省老大“陆军大臣”(陆相),军衔已经是陆军大将,确实位高权重,但问题是,他管不着石原菀尔。

陆军参谋本部专司“用兵”,也就是管作战,而石原菀尔因为挑起“九一八事变”有功,当时正任参谋本部作战部(第一部)少将部长。参谋本部的老大“参谋总长”是皇族闲院宫载仁亲王,一个70多岁的老家伙,基本就是挂个名而已,不咋上班管事。所以主持工作的是参谋次长今井清中将,石原在任内改组了参谋本部的架构,他领导的作战部几乎掌握了90%的权力,成为参谋本部实际上的二把手。

这就是石原菀尔敢跟杉山元吵吵的客观原因,因为他虽然是个少将,但是代表参谋本部、代表特殊的“参谋体系”,况且还掌握着参谋本部的实权,即便是陆军大臣杉山元,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只能在所谓的“恳谈会”上互相辩论和对喷。同时,石原菀尔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已经成为日本陆军的红人,号称“日本第一兵家”,也有点飘的成分。

一定要跟杉山元叫板的主观原因,是在卢沟桥事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上,两人分属不同阵营,也就是理念不一样。石原菀尔坚持认为苏联才是日本的最终敌人,不能跟中国陷入大规模的长期战争,属于“不扩大派”。注意啊,可不是说石原菀尔不主张侵略,而是手段不同罢了,石原主张用短时间小规模的“惩罚性作战”,逼迫南京政府服软即可,然后撅取一些利益见好就收,继续保持对苏戒备。

而思想顽固的杉山元是强硬的“扩大派”,坚持进行战争动员,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快速逼降南京政府,“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就是他说出来的疯话。所以在军部讨论会议上,两个人各陈已见泾渭分明,唾沫星子横飞地辩论,杉山元教育石原的原话是:“所谓不扩大,只是避免全面战争,而不是不顾HUANG军的威信”,也就是说,必须在华北把29军和中央军打服。

从资历上说,杉山元毕业于陆士第12期,比21期的石原大了整整九岁,属于军界前辈,但是在关于战略问题的辩论上,他还真不是石原菀尔的对手,“傻瓜元”嘛,就是不善言辞比较木讷的外号。可问题是,杉山元的“扩大派”人多势众,不仅包括驻外的中国驻屯军司令、关东军司令和CX军司令,甚至还包括参谋本部作战部的作战课长武藤章大佐等人。

也就是说,连石原菀尔在参谋本部的直接下级,都不支持他的意见而力挺杉山元,所以石原这一派被孤立了起来,最终胳膊扭不过大腿,日本内阁和军部做出了立即增兵三个师团到华北的决定,而关东军和半岛驻军也积极派兵助战,于是卢沟桥事变演变为大规模的华北会战。虽然在战略辩论上输掉了,但是石原菀尔仍然会认真制定作战方案,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两重性。

跟强硬派斗嘴的后果当然也是有的,由于在战略思想上成为少数派,石原菀尔已经很难在参谋本部呆下去了,两个月以后被打发到关东军,成为参谋长东条英机的副手,而他又半只眼睛也看不上“上等兵东条”,被打压就是必然的了。杉山元则因为主张侵略有功,先去当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1940年还出任了参谋总长,1943年获元帅荣誉军衔,大大地被重用。

东条英机呢?后来成为了陆军大臣,再后来成为了首相兼一大堆相,这两个家伙既然飞黄腾达了,怎么可能有石原菀尔的好果子吃?于是石原被解除军职转为预备役,东条还怕他四处传播理论去,干脆派宪兵看着他不许乱跑乱说。

中国的抗战,从此少了个祸害,石原菀尔至少比东条的脑袋开窍一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