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宁的人物履历?星光大道张宁宁出生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张宁宁的人物履历

1970年12月--1987年5月 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战士、班长、副排长、总队司令部参谋兼保密员、副营职政治协理员、正营职干事;
1987年5月--1989年10月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政治部组织科正营职秘书(少校军衔);
1989年10月--1996年1月 先后任江苏省土地管理局土地监察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
1996年1月--1997年2月 任江苏省国土管理局监督监察处副处长;
1997年2月--2000年12月 任江苏省国土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2000年12月--2001年6月 任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2001年6月--2009年7月 任江苏省纪委驻省建设厅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期间:2002年9月--2004年1月,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
2009年7月--2015年5月 任江苏省纪委驻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2015年5月--2016年1月任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

星光大道张宁宁出生地

陕北。
张宁宁,陕北著名歌手,多次参加央视大型晚会,挤身公益事业,受到大家的喜欢,也是刘老根大舞台特邀嘉宾、央视春晚特邀歌手。
《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选秀节目,由朱迅、尼格买提搭档主持。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之前看万维钢老师的文章,有一篇讲到一个“汉隆剃刀”原则,我觉得特别有用。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01  没有那么多“恶意”

举个例子。王小明在路上迎面碰见一个不太熟的朋友,王小明马上热情say hello,可是那位朋友径直就走过去了,完全没搭理他。王小明瞬间觉得非常尴尬,然后有点不爽,“他是不是故意不理我啊?”进而又非常气愤,小声嘀咕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从此,王小明在心里把这个人拉进了黑名单。 

可实际情况是,那位朋友当时带着耳机听不见有人跟他说话,同时脑子里正快速思考着工作上的事情,从而压根就没有发现王小明。更谈不上故意不理王小明了。 

过了几天,王小明按照领导要求给所有同事发了一封邮件,让大家填写一份公司内部的调查表。3天过去了,所有人都回复了他——除了韩梅梅。王小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韩梅梅之前回复邮件总是很快的呀,这次她不回我,是不是因为上次在公司大会上,我当众反驳了她,所以她报复我啊? 

其实不是,韩梅梅只是这几天忙于一个紧急项目,漏看了这封邮件而已。 

生活中类似的误解特别多。 

为什么上次关蓉蓉过生日,邀请了好几个同事去吃饭庆祝,偏偏没叫你?是她突然因为什么原因跟你不要好了吗? 

为什么你上次给李雷发微信,结果他两三天都没回,是因为他对你有什么意见吗? 

为什么张宁宁从来都不在朋友圈跟你互动,是因为她不喜欢你吗? 

为什么约了牛莉莉两次,她都找借口不来,她是不是根本就不想跟你玩啊? 

你开车在路上走得好好的,旁边车道上的一辆车突然变道别你,你马上紧急刹车,你气得狂按喇叭,破口大骂。那辆车是故意别你的吗? 

“汉隆剃刀“原则说,这些都不太可能。 

更可能的情况是,关蓉蓉根本没有精心准备生日聚会,那天临时说起来就跟一帮人去了,没有特意要叫谁,也没有故意不叫你。 

李雷没回你微信不是因为对你有意见,而是因为他看到之后忽然被领导叫走,回来他就忘记了。 

张宁宁没有不喜欢你,只是她很少刷朋友圈。 

牛莉莉是因为最近工作压力大,手上有个项目一直没完成,所以没有心情出去玩。 

而那个开车别你的人其实不是故意别你,只是变道的时候忘了看后视镜……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万维钢老师说: 

汉隆剃刀中所说的“愚蠢”,代表着各种无知的、偶然的、非故意的原因。 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远远大于“恶意”。 

你想想看,如果你跟一个人很熟,平时关系还不错,他有多大可能性,突然就对你有了恶意呢? 

如果你们不熟,那对方就更没有理由产生恶意。 

恶意是小概率事件。 

而愚蠢——包括忘了、错了、漏了、误会了、累了、被外力耽误了、不知情,或者纯粹就是因为懒——则是大概率事件。

02   为什么容易误解别人?

既然大部分情况之下,对方明明都不是故意的,为什么人们还是那么容易误解别人?

因为人们太自我为中心了。

对方没看见我所以没打招呼,因为太自我为中心,被我们理解成:对方因为是我,所以才没打招呼。

对方太忙了忘记回我消息,因为太自我为中心,被我们理解成:对方因为是我,所以才没回消息。

甚至有时候你看到对方情绪不好,都会因为太自我为中心,而不由自主地去想:是我招他惹他了吗?

人们总倾向于认为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转的,身边的万事万物都跟自己有关。

在我们能主动控制的范围内,我们自我为中心没有问题。但是在我们能主动控制的范围之外,自我为中心,只会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和错觉。

在大部分情况下, 我们,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每当我们因为别人的某些行为产生疑惑和误解时,就要意识到:

在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人故意针对你,如果你感觉到“被针对”,其实都只是幻觉而已。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写过一句意思相似的话:

“误解和忽视在世上所造成的混乱,比恶意和欺骗要多上许多。无论如何,后两者出现的频率都低得多。”

03  遇到真的恶意怎么办?

那如果在生活、工作中真的遇见那种,总是用恶意指导行为的小人怎么办?

如果你经过反复确认,对方确实是一个小人。

那就该远离远离,该拉黑拉黑,该换工作换工作。

我们的生命宝贵,一分一秒都不应该花在跟小人打交道上。

当然,“真的恶意”只是小概率事件,生活中大部分情况,其实都是主观上的误解。

总结

关于汉隆剃刀,我看见有一个评论总结得特别好:

“总有刁民想害朕。”—— 1、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刁民。 2、你也不是朕,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汉隆剃刀这个道理并不是说,我们非得要在精神上给自己洗脑,看上去好像在自欺欺人;也不是说我们非得要在道德上要求自己必须善意地理解别人,否则就是道德不高尚。

它只是基于冷冰冰的概率统计,陈述了一个客观规律:恶意是小概率事件,而对恶意的误判,则是大概率事件。

我见过把这个原则用得最好的人是鹏哥,鹏哥是那种走到哪都有很多人愿意帮他的人。在生活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用“恶意”理解过别人,而每当我有点用“恶意”理解别人的倾向时,他都会提醒我:这种可能性很小。

鹏哥总结过一个类似的原则:

对待家人和朋友,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态:如果对方做了让你不理解或者让你不高兴的事,说了让你不开心的话,要默认用善意去理解对方,千万不要觉得对方是出于自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