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骂人不带脏字的话(为什么有一些人用文邹邹的脏话骂人还自己感觉自己是高素质的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一些人用文邹邹的脏话骂人还自己感觉自己是高素质的

人非圣贤,骂人也很正常,但经常骂人就不正常。不要骂完人之后,还高高在上,洋洋得意,还感觉自己素质特别高,其实骂人本身素质就不高,品质就不好。

不要说骂人是为了别人好,话是用来说的,不是骂的,没有能力,不会说话,是你的无能,是你的愚蠢,不要找借口,好好说话很重要。

喜欢骂人者的特征:文化偏低,素质偏低,能力偏低,智商偏低。

在文化低,素质低的人群中,这样的人很多,但不是全部。有一少部分人,他们文化低,但学习能力强,素质很高。文化低,不学习,素质低的人,往往说话带刺,或者带尾巴,很惹人讨厌,让人生气,无形中污染着语言环境,伤害着他人的心灵。

如果骂完人之后还感觉到自己是高素质,那你就是情商低,思维狭隘。




鲁迅是如何怼人的

与天怼,其乐无穷;与地怼,其乐无穷;与人怼,其乐无穷。

他的生活基本上是抽烟,喝酒,烫头...... 等等,那是于大爷。

其实他的生活是看书、写作,外加怼人。

怼流氓文人,怼无耻政客,怼麻木民众;

怼封建制度,怼奴化思想,怼落后文化,怼独裁政府。

所以,怼人的鲁迅是这样的:

NO1。怼领导


NO2。怼客户


NO3。怼脑残粉


NO4。怼熊孩子


NO5。怼朋友


NO6。怼劝人大度


NO7。怼“合群”


NO8。怼生二胎


NO9。怼“无脑吹”


NO10。怼“杠精”


NO11。怼亲情绑架


NO12。怼虚伪


NO13。怼八卦精


NO14。怼和老婆逛街


所以,该骂的人鲁迅早就帮我们骂了,该怼的人鲁迅早就帮我们怼了,怼人的鲁迅其实也很可爱。

时至今日,我们仍需要这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那个如此可爱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涉侵秒删)

文人是如何优雅的骂人的

文人骂人有时候真的很文艺。

1、 鲁迅VS郭沫若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胆魄与气度,有着“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的灼灼傲骨。他的箴言慧语往往犀利夺目。而小他11岁的郭沫若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与历史学家。两人可以说性情相投并都还带着古时文人那种自洁自傲的人设。对于令其不爽的人、事不留任何情面。互相之间更是如此。

第一回合:郭沫若化名杜荃攻击和谩骂鲁迅是“封建余孽“,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

鲁迅闻此,同样不甘示弱,他因为郭沫若抛弃了自己旧式婚姻里的结发之妻而另娶一名日本女子成家立业,最终却又抛弃他们只身回国还专门感谢自己的第一位妻子的事情为导火索,专门发文痛批。

第二回合:郭沫若闻知此事大怒,也亲自发文骂鲁迅是个“衣冠禽兽“。

鲁迅这次虽然只回了十四个字却令郭沫若气绝:“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鲁迅文笔犀利、幽默却又凶狠。

不过,两人的恩恩怨怨也随着鲁迅先生的去世戛然而止了。在鲁迅先生死后,郭沫若反而对鲁迅心中的崇敬之情更加浓烈。晚年更是投入到把地标型建筑化为以“鲁迅“更名的事业中。

2、 纪晓岚VS N多众人

当年的那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红遍大江南北,让一个如此伶牙俐齿鲜明的纪晓岚形象活脱脱呈现于观众眼前。纪晓岚本名纪昀,是清代煊赫一时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身兼数职。其敏捷的思维更是助他终其一生怼人无数。

第一回合:比如有一年,过年啦,一位尚书和一位御史去纪晓岚家拜年。纪晓岚家中,养了一条狗,见门外进来两人,也不认识,于是“汪汪汪“直叫唤。要说这位尚书也是个人才,平时老被纪晓岚捉弄,今天我也把你纪晓岚捉弄捉弄。于是呢,指着叫唤的狗对跑来的纪晓岚说:“是狼(侍郎)是狗?“当时,纪晓岚官拜侍郎,纪晓岚一听,“嘿,这是骂我呢!“眼睛滴溜一转,便有了答案,对答道:“我有两种发放可以辨别这到底什么,第一种方法呢,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哈,他又给骂回去了。旁边御史听了,也来凑热闹了:“什么是狼(侍郎)是狗的问题,原来上竖(尚书)是狗。“纪晓岚接着又说:“还有第二种方法那就看它吃什么。遇肉吃肉的是狼、遇屎(御史)吃屎的是狗!“这一楼棒子又打回来了。

第二回合:另有一次,一个老太监,久闻纪晓岚文采非凡,十分仰慕,专程前来拜望。可是纪晓岚这家伙,文人那股子酸气十足,手执纸扇,端坐着不着实这老太监。老太监一看,你这人呢,好生没有礼貌,于是出一上联请教纪晓岚,只见上联写道:“小翰林,穿冬衣,拿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这联可厉害了,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写的是纪晓岚本人,问其能把《春秋》读下来吗?这应时应景,而且够损。要说这纪晓岚呐,确实是腹有诗书万卷,素有急智,立即答道:“老太监,生南方,来北方,那个东西还在吗?“。这纪晓岚可够狠,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他可倒好,专门照着人脸上扇。

凡事都要讲求代价,对于聪颖过人的纪晓岚讲同样如此,他因为爱挖苦、爱摆弄小聪明的习惯,纵有千般学识,却不得乾隆的重用。

3、 老舍VS梁实秋

第一回合:老舍先生与梁实秋先生都是我们所敬重的文学大师。1934年,老舍受邀前去山东大学做做学术报告。当老舍谈到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时,他坦言坏人形象一般都是脑满肠肥、满脸横肉的大胖子。然而在第二期学术报告里,走上讲台的却真是一个西装革履、举止稳重的大白胖子。不错,就是山大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他振振有词的讲“据我所知,中外作品中坏人都是瘦子,脖子跟猴一样细的瘦子。“在我看来,老舍先生本是无心之谈,梁实秋先生不免有点多心多疑、黛玉情节了。

怎么用古文骂人(带意思)

题主的问题很有意思,骂人是不好的,但有时骂人也是必要的,不骂不行呀。古人骂人的经典话语不可数计,野狐和你分享一些。

一《诗经》里骂人的话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国风 鄘风 相鼠》

老鼠都有一张皮,都知道羞耻,一个人不懂得礼仪,那还不如死了算了。用于骂那些不知礼义廉耻的人。

二 孔圣人也骂人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一个用陶俑、木偶来殉葬的人,会断子绝孙的。

孔子反对人殉,用像人形的陶俑、木偶也不行。

少而不学,壮而不为,老而不教,不死何为。——年轻时不学习、不上进;壮年时不积极有为地做事情;老了不知道教育晚辈后生;那活着干嘛,不如早早的死了算了。

巧言令色,鲜矣仁矣——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