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对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对吗

父母有特长希望孩子能继承是好事。孩子有不同于父母的兴趣爱好,只要有益父母就应该支持。

孩子可能超过父母,也可能没超过。只要能够健康成长为一个正常人就是父母的福气。

对孩子要求太高,是自寻烦恼。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过高是否是不正确的心理,会害了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过高是不正确的心理,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伤害的。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的原因

1.家长接照自己心里的预设,包办孩子的未来。家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接受外界的信息,以及自己的生活现状,设定自己孩子的未来,延续自己的梦想。由于孩子和自己的血缘关系,孩子的吃穿住行由家长提供,所以使这一行为的实施变为可能。

2.社会竞争给家长带来的压力

现在的社会虽然是多元化的社会,但考入名校,毕业后就业选择面更多,薪金更高。尤其当父母未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状况不佳,或者为了实现代际阶层和财富的成功转移而对孩子寄于过高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的表现

1.为孩子设定无法达到的目标。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潜力没有正确的认识,设定过高的目标,无论孩子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

人的潜质是先天俱备的,后天的努力只是激发潜质。为什么说乌龟不能和兔子在陆地上赛跑一样。

2.盲目攀比。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盲目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自己的孩子如何蠢笨。当孩子的学习或其他方面的表现不能达到自己心中的期望时,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体罚。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的危害

1.严重的自卑和挫败感。当孩子永远也无法达不到家长设定的目标,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严重的自卑和挫败感,不愿和人沟通交流,对可以达到的目标也缺乏自信。

2.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信。家长过多的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干预,使孩子事事处处都要考虑家长的意见,就会缺乏独立意识和进取心,遇事没有主见,不愿尝试新事物,成为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3.冷漠,麻木。当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经常指责,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对人对事冷漠,麻木,莫不关心,没有进取心,对生活丧失热情。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将孩子将来培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家长回家好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我认为孩子首先要做遵纪守法,敬畏规则的好公民,家长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其次孩子要身心健康。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耐心,避免简单粗暴。遇事多沟通交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培养孩孑养成热爱锻炼的良好习惯,为一生的幸福奠基。第三,热爱工作,自食其力。以前叫热爱劳动,现在应该叫热爱工作。根据自己的能力,干适合的工作,不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自食其力,不做“啃老族“,不做无业游民。第四,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让长长的一生不至太过乏味。球类、书法、绘画、朗诵、写作等等,不期望孩子成为某方面的大家,只需让孩子享受生活的乐趣,成为一个能感受到生活幸福的人。第五,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育孩子要多鼓励,一步步战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培养孩子知难而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

2.善于分解目标。将长远目标分解成近期目标,使孩子跳一跳可以够的着的目标,一步步完成较高的长期目标。

结论语: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积极乐观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过高是不正确的心理,是会对孩子造成一定伤害的。

家长对成长中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我对孩子的期望:

第一就是健康。现在的孩子很辛苦,从小就在竞争中成长,所以有个健康的身体特别重要,同时这个健康也包含心理的健康,能正确面对生活的挫折,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伤害别人,与人为善;

第二就是平安。现在事事无常,学生因为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出事,天灾人祸总是突然袭来,生命是如此地脆弱,家里就一个孩子,所以平安地活着最重要。

第三就是乐观。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被一股洪流推着前行,不由自主地加入了各种竞争中,所以有一个良好乐观地心态很重要,胜不骄败不馁。

第四就是学习。我的理想是让孩子受到基本的本科教育,重点最好,实在不行了普通二本也行。如果他不是学习的材料,那进入社会后,我也希望他保持着学习的热情,钻研技术,做一行爱一行。

人生其实很短,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很少,大多数是做基石的,所以哪怕是做基石也要做一块优秀的基石,不怨天尤人,能随遇而安,过好每一天,平平安安一辈子,平凡不是坏事,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作为教师,你对孩子的家长有何期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一生的教育中至关重要,家教好的孩子就“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想与学生家长交流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先与“当官”的家长们说道两句吧: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当干部的子女特别难教育,而且多属习惯差,品德差。

估计领导干部工作忙,对孩子疏于管理。干部身份特殊,出差机会多,平时工作也忙,与子女的交流和对子女的教育都不够。尤其是夫妻都是干部的家庭,情况更为严重。工作忙了,孩子就托付给亲友,亲友碍于情面或出于溺爱,助长了孩子的骄横或让孩子养成了诸多的不良习惯,有好吃懒做的,有不完成作业的,有不按作息时间甚至夜不归宿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报废了。

或有领导干部自身就不严于律己,放纵子女在自己职务的大红伞下承受污染和毒害的。有这么一个干部,每年春节期间,孩子所得的“压岁钱”竟有两三万之多,而且这些钱都经过孩子的手,孩子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试问,这样的孩子不被“报废”者有吗?要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尤其是金钱的满足……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大声疾呼:为官者鉴,莫误了孩子!大至一个民族的事业,一个国家的事业,小至一个家庭的事业,最终都要传给孩子。自己能做官,至少有一点可以说明,这支事业的火把在自己手上是燃着的,如果传到孩子的手里就熄灭了,你那官还有什么做的价值,你那官当得还有什么必要?这也足见教育的重要。

不管你的工作有多忙,为人父母的责任千万不要忘。也许什么都可以替换,但父母是不能替换的,亲情是不能替换的。为官者为了孩子更要严于律己,因为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权力”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是个好东西,它可以给你招来身价地位,金银财宝;同时“权力”也可能是一个毒瘤,为你带来杀身之祸。试想,不用好手中的“权力”,稍有不慎,锒铛入狱,留下的孩子变成了可怜儿,再好的老师也难治愈他那颗受伤的童心!

(图片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