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必须有好的意境吗?有哪些你偶然看到的古诗让你惊为天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诗必须有好的意境吗

答,

谢谢邀请。

好诗的意境,

应像诗画一样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回味,余音绕梁之感,

诗要有魂,有诗眼,有境界,要大气,有

正能量,有如沐春风之感。

拙作,请尊师斧正,赐教。

原创,

诗画,

回文诗,《美酒当歌》

有哪些你偶然看到的古诗让你惊为天人

记得上高中时读课外书,读过一首明朝唐寅的诗,名字叫做《把酒对月歌》,那首诗里句句有李白,当时就惊为天人,心里想怎么还有这般才华的人?整首诗通俗易懂,并不难理解,让人佩服的是作者的洒脱不羁和超然世外的人生态度。我们先欣赏一下整首诗:

把酒对月歌

明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梅花 一作:桃花)

这首诗的作者唐寅(1470—1523),字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他科场失意,落拓半生,却玩世不恭,才华横溢,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公元1507年在苏州城内桃花坞筑桃花庵,日日与好友在此饮酒,这首诗就是这时候创作的。

这首诗前六句为第一小节,我们都知道李白一生爱月,写过许多咏月的诗:如我们熟知的《把酒问月》,《月下独酌》等。这一小节就是赞美李白善于写明月,明月自古就有,却只有李白能写出明月的神韵。虽然李白早已仙逝,但是他吟诵明月的诗篇流传至今。中间四句为第二小节,表达了自己要向李白学习的愿望,希望成仙的李白和明月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愿,自己不但要学习李白善于写明月的诗篇,还要学习李白善于饮酒的狂放性格。最后六句是第三小节,写自己虽然没有李白那样的才情,但一定要像李白那样有傲骨,不巴结权贵,不追求功名,在姑苏城外的茅屋里,自娱自乐,逍遥自在,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这首诗借歌咏李白和明月,表达了作者蔑视权贵,倜傥不群、豪放飘逸的性格和精神。作者羡慕李白,却不知自己这首诗的风格已经直逼李白,颇有诗仙遗风,令后来人赞叹不已。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