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空中爆炸,我没被炸死,降落时抓住一块飞机碎片,等到快落到地面的时候脚蹬碎片,是不是不会被摔死?一方水土一世情深,岁月老去你能讲讲从前你生活的老城镇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7

飞机在空中爆炸,我没被炸死,降落时抓住一块飞机碎片,等到快落到地面的时候脚蹬碎片,是不是不会被摔死

打个比方飞机在10000米高空爆炸,然后你抱着残块下落,按照自由落体算的话,你落地的时候速度为442米/秒。当然,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大,哪怕我就算是50米/秒吧。这个速度差不多就是180公里/小时,落体妥死。、

然后题主谈到了脚蹬碎片,我先就不说这碎片其实算不上是个着力点...因为一蹬之后,碎片会以更快速度下降,而人本身并不会发生什么本质改变...除非这碎片足够大,足够重,这样才能借力(牛顿第二定律)

那就假设碎片足够大吧,正常人垂直起跳的速度峰值大概是2.5m/s,运动员或许能达到4m/s。然后50米/秒去减掉4,很好。你落地的时候速度是46米/秒,还是妥死

一方水土一世情深,岁月老去你能讲讲从前你生活的老城镇的故事吗

讲生活过老城镇的故事,也就是故乡的故事,我想起当年居住在老城镇消防的故事。

我居住的老城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之前,消防设备非常简陋,但是,人们的消防意识却非常强,先说一下消防设备。

当时县城有一个消防队,人员有十五人左右,消防设备有两台手推式灭火车,当然还有一些像梯子、水桶、铁锹、二齿子等破坏工具。

另外,在县城的较为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大约十五米高的木制瞭望塔,塔的顶端上方,挂有一个大铁钟,旁边还有一台手摇式警报器。

每当值班人员发现城里哪个方位发生火情,先用手摇报警器发出信号,然后,根据发生火警的方位敲钟,钟声是按照方位确定的点数。具体是,东三、西四、南五、北六。如果人们听到大铁钟每四下一组的敲响,那么,就能判断出县城的西边失火了。这时,城内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义务消防队,就会马上组织人员,带着水桶,铁锹和梯子等灭火工具,迅速地赶往失火地点,协助消防队开展灭火工作。

当时人们的消防意识非常强,一旦发生火情,不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组织纷纷赶到失火现场,就连街道的闲散人员及失火现场附近的成年人,也都拿着水桶,或者提着水赶往事发地,帮助救火。

当然,像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小孩子们,跑着赶到火场,主要是看热闹。那时,孩子们最爱看的是,消防队手压喷水车。只见四个消防队员,每两个人一组,用手握住水车的杠杆,用力地往下压,这时,只见水迅速地从帆布水管冲了出来,向着烈火喷去。

还有一些救火人员,有的冲进屋里帮助往出抢东西,有的往水车里加水,还有的上房将把杉房草扒下来,以防止火势蔓延。

尽管失火的事情过去了,人们茶余饭后,还是议论着,某某家这次失火烧了几床被子,邻居家受到了多少牵连等等。因为,那时人们居家过日子,最大的家当就是被子,如果全部烧掉了,那是最大的损失。

2022.6.5上午

东航MU5735事件后,会给当地人民生活带去什么困扰

搜救人员搜索至后期时,现场都安排了一些心理医生辅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搜救人员需要心理医生开导情绪,当地人虽然不在场,但他们的后续心理变化也是存在的,这就是影响之一。

搜救结束后,这件事可能会给当地人带来两个主要影响,一个是精神上的,另外一个则是物质上的,事故之初我们祈祷奇迹出现,但是……!

当公布机组人员与乘客全部遇难的那一刻,我们知道这件事已经是不会有奇迹了,遇难地点情况复杂,飞机大部残骸基本上已经深埋地下二十米,而且还是在狭窄的山坳里,二十米你知道有多高吗?

以三米一层计算,足足有7层楼高,虽然现在后续搜救工作仍然在继续,但想要把飞机残骸与遇难者遗体全部都挖掘出来,似乎已然是有些不大可能。

由于现场情况复杂,搜救到后期时已然是一个让人哽咽难言的话题,搜救队员们内心跟着一份沉重,也夹杂着一份难受,甚至后期也安排心理医生等医护人员跟随。

随着搜救进度到末期,搜救队员们穿起了防护服,这个情况相信不用我解释了吧?广西梧县天气变化多端,且天气逐渐炎热,现场必须注意防护措施,以消毒到位,这也是为搜救队员们负责。

这件事总要过去,当搜救队全部撤走时,这件事对当地人,尤其是事发地附近的几个村子,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物质上的影响

事发地并非都是荒野林地,附近有农户种植了桔子树(主要是沙糖桔)与一些香蕉树。

飞机发生意外时,附近山林起火,这一片果树林地肯定是受到了影响的,事故中心位置显然不能继续耕种(大概率不能、不会)。

我看到有人提过建议,说既然没办法全部挖掘,那事故中心位置可以修建一个“公墓”,亦或者种上树苗修建一个纪念场所,以供给遇难家属集体悼念。

这个想法我以为是可行的,但我们也要从当地村民们的角度出发,如果修建“公墓”或者悼念场所,势必会占用一定的土地,虽然我相信当地村民会理解,但该有的物质影响还是存在的。

树苗与农作物的损失都是看得见的,这也是物质的影响。

事故发生处附近的搜寻面积很广,我们不知道这些地方是属于一个农户还是多家农户。

但不论怎么说,事故发生后当地肯定会给予农户一些补助,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个影响并非主要的,心里的影响才是重要的。

二、当地人的后续心理变化

经历了最初的不相信、祈祷奇迹发生,努力为搜救队提供各种便利,大家都行动起来,争取那一份希望,到最后坦然接受事实,搜救队离开后,后续情绪的凸显。

这都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

事故中心位置想要全部挖掘出来已然不太可能,想要把飞机残骸与遇难者遗体都带走也不可能,现在只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以DNA的方式确定了遇难者的身份信息。

如果你没在现场或者附近,这种感觉你是没办法感受到的,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这段时间当地人虽然没有进入到核心区,但各种消息他们是知道的,也看到了记者们的文章。

这件事发生后,在当地村民们心理的变化短时间之内是没办法完全消散的。

虽然说我们都是“无神论者”,只相信“马 克思”,只相信“唯物主义思想”。

但说实话,人都是有感情的,这么多人一下子没了,而且还在自己附近,这种感觉是难以诉说的,肯定会伤心难过。

这种情绪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也是为什么搜救队员在后期搜救时,会有心理医生来开导情绪了,就怕有部分队员看到这些场景,心理出现各种情绪化的落差,亦或者心情低落。

(注:当然!也有其他因素,这里就不明说了,以现场出现的冲击,相信各位也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个网友说的一句话直接让我给破防了,为什么我们一直找不到人?因为飞机残骸都在地底下)。

事发地在搜救结束后,这里肯定会封闭一段时间,除了悲伤的情绪之外,我们也不能否定当地人会出现“恐 惧”的情绪,毕竟人也有七情六欲,肯定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会单独靠近的,亦或者这片林地也无人来种植。

因为一旦来到这里,肯定会想到在这里失事的人,这种情况也能够理解,毕竟不是谁都能够坦然接受这一切的,毕竟在现场的搜救队员们还需要心理医生的开导呢!

土地林地呢应该会丢荒,最后也会荒废掉,我们不说事故附近适不适合继续种植,哪怕它是合适的,也应该不会有村民去,毕竟这后续的心理变化还是挺大的,当不在有人注视这里,那一下子就会冷清起来。

搜救队走后,这里能来的就是遇难家属来悼念了。

三、环境的影响

除了以上两个主要的影响之外,拓展一下,我们还发现,环境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飞机失事在一个山坳里,核心区距离最近的村子不过几公里,这势必会出现两种情况!

1:飞机燃油浸入地下,土质含油量增加,给当地的地下水、土地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飞机燃油是一种特别的“煤油”,与普通煤油有很大区别,虽然也不溶于水,但也不易挥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燃油会对事故中心的土质,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逐渐消失。

2: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事故搜救到后期搜救队员为什么要穿防护服?又为什么要消毒?

这主要是天气逐渐炎热了,遇难者遗体开始腐化的结果,如果不及时消毒处理,是有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这个就不多细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情况,哪怕是搜救队离开之后,那个地方一时半会也不会有村民去的,除了有悲伤的心情,也还有被感染的风险。

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当地人也会组织人员看守,不随便让人进去,哪怕是来悼念的家属也是一样,现在的悼念活动都是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举行,并没有深入到核心区。

家属的悼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