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艾草的意义(艾草什么时间收割最好端午节“挂艾草”有什么讲究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艾草什么时间收割最好端午节“挂艾草”有什么讲究

艾草又名艾蒿、艾叶,这种植物在我国农村很常见,其全草入药,在农村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再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说的就是三年以上的陈艾功效最好。

艾草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老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的端午节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上几株艾草,人们利用它特殊的香味来防蚊、驱病、辟邪。虽然现在距离端午节还早,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收割艾叶最好吗?端午节“挂艾草”有什么讲究?早看早知道!

艾草什么时间收割最好?农村老人收割艾草时讲究“前三后四”,是何意?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果是用来做“青团”,那么我们可以在清明前后趁嫩收割。

艾草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以用来驱蚊辟邪,如果是用来驱蚊辟邪那么什么时候收割最好?农村老人常说收割艾草时讲究“前三后四”,说的就是端午节前三天一直到端午节后四天,这8天是收割艾草的最佳时间,那么有何依据呢?

艾草一年可以收割多茬,第一茬为6月初,第二茬为7月中旬,第三茬为下霜前后。第一茬艾草正处于生长旺期,含有的“艾油”最多,因此第一茬艾草(6月初收割的艾草)功效最好,可以说艾草收割时讲究“前三后四”是非常有道理的。

收割艾草时虽然讲究“前三后四”,但是在这8天的时间中以端午节收割的艾草最佳。端午阳气旺盛,这天是草木药性在一年中最强的一天,因此人们往往会在端午节采集艾草来入药或者驱毒辟邪。在端午节这天,有经验的老农都会在赶早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早早把艾草收割回来,此时收割的艾草品质最好。

注意:在生活中很多人会把艾草制成“干草”长期存放,但是艾草是阴干好还是晒干好?艾草阴干时艾草的状态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其功效可以完美保存,但是如果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艾草就有发霉变质的风险;艾草晒干可以快速地脱水,但是容易出现焦枯状(一碰即碎)。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收割来的艾草剔除烂叶后,放在太阳下晾晒,当艾草萎蔫后(半干),再把艾草捆成小把贴墙竖放(竖着通风透气好,不容易坏)阴干。如果艾草的量比较少,那么艾草可以不用晒,直接悬挂起来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这样可以完美保存艾草的功效。

端午节挂艾草的主要目的是“驱病辟邪”,那么挂艾草有什么讲究?

一、长势柔弱的艾草不能采

长势柔弱的艾草生长发育不良,其气味不浓烈,且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低,驱虫的效果会比较差,且寓意也不好。

二、干枯或者萎蔫的艾草不能采

端午节人们在门上挂艾草的主要目的是“驱病辟邪”,因此人们要采摘阳气正盛的艾草。而干枯或者萎蔫的艾草对应的阳气弱,不能起到镇压邪气的功效。

三、艾草不要正着挂

很多人在门上挂艾草时会“正着挂”,这种挂艾草的方式是错误的。艾草要和“福”字一样要倒着挂,这样有“招福辟邪”的寓意;其次,艾草倒着挂更加有利于香气挥发,驱蚊辟邪的功效更加好。

四、挂在门上的艾草要用红色的线捆绑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把艾草用绳子捆绑起来挂在门上,那么用什么颜色的绳子捆绑呢?白色的绳子挂在门上不吉利,因此一定不要用白色的绳子捆绑艾草,捆绑艾草的绳子最好用红色的,红色喜庆,更加吉利。

五、挂在门上的艾草忌“三长两短”

挂在门上的艾草最好长短一致,同时最好成双成对,忌挂1根、3根、5根、7根,这样显得更加吉利。

温馨提示:端午节期间挂在门上的艾草自然阴干后,我们可不要随便丢弃,老话说“家里常存艾,蚊虫不再来”,我们可以在蚊虫多的时候,把门上阴干的艾草点燃,点燃的艾草产生的烟气对蚊虫具有很强的驱赶效果;其次,我们可以把干艾草磨碎后用来喂禽类,可以有效地防止禽类产生瘟病;此外,有经验的农民会把干艾草放在贮藏粮食的地方,艾草产生的气味可以驱赶咬食粮食的害虫,粮食不容易遭受虫蛀。

总结,端午节挂艾草是传统的习俗,艾草收割的时间最好在端午节前三天至端午节后四天,这段时间采摘的艾草功效最好。我们在门上挂艾草时要倒着挂,艾草最好用红绳捆绑,同时不要挂干枯或者萎蔫的艾草,挂在门上的艾草长度越长寓意越好。

关于‘’端午节门前挂艾草‘’的民间传说,你知道吗

 很多人即便不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在门口挂艾草,但是在节日当天,也会在门口将新鲜的艾草挂上。其实它的意思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就是驱邪化煞,希望能够让这一年家里面的运气变得越来越好,邪祟之物不敢进屋,家庭成员可以享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二个就是艾草本身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所以将其挂在门口的话,也是希望全家人能够身体健康,不会遭受意料之外疾病的侵袭,日子可以幸福又快乐。以前人们端午节门口挂艾草的话,都会自己去采摘,不过现如今城镇化发达了,所以有些地方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但是当天也会在马路上或者是菜市场里面,看到有新鲜的艾草售卖,这个时候买回去直接挂在家门口就可以了,效果和自己采摘的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必要担心。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