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成都简谱(赵雷的《成都》为什么会火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赵雷的《成都》为什么会火

成都会火,我觉得是唱到很多人心里吧,让大家产生了共鸣,很多歌,喜欢上因为旋律,或是歌词,但成都这首歌,旋律就很动听,再加上歌词,真正的唱到大家心里,才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出一首歌而出歌,是一种态度,对音乐的态度,对音乐的热爱,让大部分人喜欢,感到共鸣

赵雷是北京人,为什么唱《成都》火遍全国

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听赵雷的歌曲是《南方姑娘》。

很神奇地在这一季的歌手开播前,一直单曲循环赵雷的《成都》。

然后赵雷上《歌手》了,《成都》火了。《成都》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呢,话说真的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一夜之间朋友圈被刷屏了。很多人说,恩,这个小伙子不错,唱的也不错;但同时也有觉得这首民谣实在一般,搞不懂大众传播的口味。

《成都》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赵雷的成都大伙我们不能忽略他个人前期的积累、个人形象的可造性、民谣这块逐渐被重视的肥沃土壤、当然还有我是歌手这个大新舞台。

一、《成都》的大火在于其质朴、简单的歌词、直抒胸臆的表达——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喔哦...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

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配以呢喃式的旋律,给予每一个经历过踟蹰彷徨、或正在经历这种踟蹰彷徨的人情感寄托。

二、成都的大火在于赵雷这个人的符号。

换一个人唱成都会不会火呢?可能成都火了,但是最后火的还是赵雷,一首歌背后要流传总是需要一个故事的。赵雷直到今天才走入大众、被大众的耳朵倾听、认同实在是太不容易,他在音乐道路上经历的,以及为梦想努力的执着代表了当下一票年轻人对于理想的追求,赵雷的成功再一次证实了失败乃是成功他娘,只要努力、坚持、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反正不管怎样,总之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三、民谣正走上正席。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需要多元的文化,但是其实民谣一直是小众的,直到近几年民谣文化才被重视,才逐渐走入大众。(另外,我们虽然经常在音乐节目当中看到爵士乐,但是爵士乐需要流行起来还要经历一段时间)。

和民歌、以及现在的流行音乐相比民谣是不讲究章法、技巧的,它讲究情感的递进、渲染,现场的感染力。我们经常说画面感画面感,其实民谣就是一个画面感很强的东西,不管是从最早的高晓松的《同桌的你》,还是前两年的《南山南》、或者是今天赵雷的《成都》,这些歌都很容易调动听者的思维,我们会不由自由地跟着歌者的吟唱调动制造出一个个唯美或感人的画面,产生场景化的思维。

而培植这种民谣文化的土壤真是因为前期的铺垫让我们足够了解民谣,为大众拓荒了一块肥沃的土地,如老狼、高晓松、朴树这些民谣歌手第一人。而他们早期开垦的土地,如丽江、拉萨、西藏等已经烂熟了,而成都则是后起之秀,她孕育了新一代的文青群体。

德里克·汤普森曾在《流行制造者》里面提到,想要一个东西流行必须要在两方面下功夫,第一是他自身的素质,第二是他的传播渠道。而这个自身素质,一个最重要的大原则就是“熟悉+意外”。你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东西能经常曝光——曝光带来熟悉,熟悉带来流畅,流畅带来喜欢。但是曝光次数太多观众也会反感,这时候就要加入“意外”。

现在大众的耳朵或者说听觉神经早就被越来越精湛的硬件设备养得刁钻,再加上各类专业度做支撑的歌手比赛,普通的改编和炫技已经被厌烦。而赵雷带着原创歌曲《成都》上节目,无疑是一股清流,以接地气的真实情感直抵我们的内心,《成都》剑指江湖,俘虏了大票心房。

最后,就是感谢歌手这个舞台啦。

对比赵雷和谢帝的成都,哪一首写的是你心中的成都呢

如果把赵雷的成都歌词中的地名换一换,你会发现代入任何一个有古老气息的城市都无违和感。他的歌可能不是着重在描写这个城市,而是在这个城市他的所思所感,语句优柔,偏向于抒情。谢帝的歌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歌词中不仅有地道的成都话,还包含许多著名的地点,并且详细描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成都人的共同特点。虽然语言唱出来可能不太优美,但从文本上来说,谢帝的歌确实更能反映出真实的成都。但是就个人而言,赵雷歌曲旋律要好听些,谢帝的话,不是很能欣赏他的这种唱法和风格。

为什么赵雷的一首“成都”会火起来

赵雷:浮华里的一剂良药

我是希望赵雷越来越好的,挣越来越多钱,开越来越多场演唱会,真正把音乐的浪潮掀起来的。

哪怕演唱会真的是贵到一票难求,哪怕他的门槛越来越高、约一个专访都会变得很是艰难,甚至于所有歌都变成付费。

我也希望。

仅仅是因为他。

虽然民谣的发展和现阶段的风潮更像一场被神话的闹剧,一首歌可以捧红一个歌手,民谣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变得浮躁而不自知。

但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当我接触到了更多的独立音乐人,尤其是唱民谣的音乐人,我看到了他们越来越凄迷的境遇:

维权艰难,生活维艰,几个人挤在地下室里吃泡面。稍微好一点的,是四处游走,无家可归,唱歌的地方遍及天涯,但这也只是勉强吃得起饭,一个月零零散散的几个活动,还要几次三番商讨价格。

这些人的基数很大。

赵雷以前是这样,还好他闯出来了。

他越来越红,但他一点没变。

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扛起民谣的大旗去振兴原创音乐,那么我希望是他。

赵雷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就喜爱音乐。

但他理解的音乐,不是泛泛的流行音乐的曲调,他喜欢的向来和大众不同。

99年的《美丽新世界》,他看到了伍佰扮演的流浪歌手,背着吉他在地下道唱歌。

那时赵雷满脑子的画面,都是这个人如此浪荡不羁,自由豪放。

赵雷知道那是他想成为的人,他身上有他想要的自由和对音乐的热忱。

他向往的正是那自由,而他最爱的亦是吉他演奏。

这份希冀和执着,趋使他17岁时带着一把吉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音乐之路。他仿效着伍佰,在人来人往的北京地下通道唱歌。

20岁后,他开始浪荡天涯。

把吉他带上了旅途,走到哪里唱到哪里。

成都,拉萨,丽江……

赵雷的步履横跨了半个中国,真正地成为了一个流浪歌手。

在拉萨,他遇到了大冰。

大冰在后来回忆起这样的一番际遇:

有一天浮游酒吧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就是赵雷。他对自己说:“我想在你这酒吧住两个月,当驻唱行么?”后来又补充着说“:没有人喜欢我唱的歌,他们觉得这不是一条正路,我来拉萨最后唱两个月的歌,然后把琴砸了回北京当兵了。”

大冰让他唱了一首歌。

赵雷弹了那首《画》: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

把我画在那月亮的下面歌唱

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

再画上一张床

大冰听完只觉得他的声音太好听了,便千方百计让他留下了。也给了他一个承诺:你不用走了,现在这个酒吧有你一半了,你现在也是这个酒吧的老板了,唯一一个条件是答应我继续唱下去,不要放弃这条路,因为你的歌我是一辈子也写不出来的。

一方面是文人间的爱才,另一方面是他真的喜欢赵雷的歌声。

而后来那句“赵雷不红,天理难容”的箴言也出自大冰之口。

在西藏的日子是悠长缓慢地,赵雷获得了一段值得铭记于心的记忆。

而在成都的日子则更充满烟火气一些,小酒吧的生活,是赵雷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