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的故事?夏桀王和商纣王为什么会成为昏君的代名
发布时间: 2023-07-06

纣王的故事

说起“商纣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就是一位十足的暴君,荒淫残暴,屠戮忠良。在位期间,不闻朝政,整日沉迷于酒池肉林中,甚至还在妲己的蛊惑下,残害了很多忠臣良将。而他的荒淫残暴,终于导致其国破家亡,身首异处的悲剧。当然了,如果熟悉商朝历史的人,应该都不会这样认为,因为历史上的商纣王并非都是如此,相反,他跟秦始皇一样,都是有着雄才大略,且想统一古代中国的伟大帝王。征服东夷,拓土渤海就是最好的说明。只不过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使得他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一宏伟愿望!可问题是,如果商纣王真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君王,那么为何其下场会如此悲惨呢?商纣王的一生,从权力巅峰到家破人亡,死后还被人为的扭曲,充满了悲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呢?笔者大致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尖锐的社会矛盾我们知道,商朝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王朝,对于奴隶主阶层来说,他们不需要劳动就能获得食物,因为他们的奴隶会为他们工作,保障他们的衣食。因此在奴隶主眼里,奴隶不过只是会说话的牛马牲畜而已。而对于奴隶来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无权无势,乃至是对自己的生命都没有支配权。他们每天不但要承担起繁重的生产工作,还时刻面临着被殉葬和祭祀的危险。因此,他们总是在默默地与奴隶主们较量着,只等待某个时机爆发出来!而为了稳定社会形势,巩固统治秩序,统治者们又发明了例如“炮烙”这样残酷的刑罚,其目的也就是要震慑人民,从而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此外,在商代,“神权”有着很高的地位,尽管这在我们看来是愚昧无知的表现,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的认知水平很低,总是将未知的事物跟神联系在一起,而统治者们便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将“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而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充当着“神与人”之间的“中介人”角色的僧侣贵族集团们便逐渐壮大了起来。他们通过所谓的“神权”来篡夺国家权力,甚至成为了国家的实际掌权者。而这对于有着很强政治手腕的商纣王来说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于是他便发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反对神权,改革旧俗”。商纣王反对神权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公开抵制祭祀活动,虽然此举遭到了那些僧侣贵族和宗室贵族中守旧派的严厉指责,但却很好地保护了奴隶们免受其害,从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稳固自己的王权。但这个时候,商朝尖锐的社会矛盾便被滋生出来了,从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到王权和神权之间的矛盾。等到这些矛盾被激化之后,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动荡。加之商朝本身与周边的部落和小国的冲突不断,纣王在位时虽然发兵征讨,并获得成功。但接连的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最致命的是,原本答应臣服于商朝的周边小国、部落也纷纷趁机叛离,并与周结成同盟,给商朝来了一个回马枪。

夏桀王和商纣王为什么会成为昏君的代名词

心中没有百姓的人,都是要亡国的。那百姓当蝼蚁的人,注定是昏君。但是纣王等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昏君,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钉死在了昏君的耻辱柱上了。

我最近看纣王的平反,表示他并不是昏君,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人们说道昏君,那么纣王是肯定要当选的。不管是酒池肉林还是挖比干的心之类的,都已经彻底的让纣王成为了昏君之首。既然无法彻底洗白,那么我就谈谈我心中的昏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把。

就像纣王和夏桀王一样,两个人的共同点就是,人民的命如草芥,每天荒淫无度,忠臣枉死,佞臣逍遥。国家民不聊生,不听忠言,只喜欢谗言。最后活生生的把前人打下的基业败光,然后自己逍遥自在的不是自刎而死就是自焚而亡。

其实后世的昏君真的也不少,从胡亥说起,封建制度之下的帝王大概有五百位,明君绝地不超过五分之一,至于昏君,也差不多五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才能平平,没什么大作为的皇帝。而昏君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就是国家比较动荡的时候,一般国家不稳,没什么才能的皇帝都会打入昏君之流。

夏桀王和商纣王的年代非常的早,比秦朝还要早,甚至有学者怀疑这两个朝代根本就不存在,是前人瞎编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就假设他是真的存在的。那么作为最早的帝王,作为最早的昏庸的,亡国之君,这两个人不成为代名词以警醒后人,还有更合适的吗?没有了吧,总不能说尧舜禹吧?

所以,没办法了,比他们昏庸的帝王多了去了,杀人如麻的多了去了,可惜,谁让你年代最早呢?那么没办法了,作为领头羊,夏桀王和商纣王就永远的在昏君的耻辱柱上呆着警醒后人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