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最敬爱的老师,是什么让你敬爱他(她)的?说说你们最敬佩的老师或最难忘的老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说说你最敬爱的老师,是什么让你敬爱他(她)的

由于文革时期读书没能很好读书,国家所造成的。但老师对我们很好,很负责任。可惜没有报答老师,现在可以说对得起老师对我的教育,因过去学得知识大部分没有丢掉,有少部分通过补课,把10年浪费,又通过10年读书把过去知识全部完成,要感谢我的老师先生,记得在班上小声叫了女班主任是先生,后同学们都看着我,我说看什么看,是先生吗!后来看了古代书籍老师都叫先生。

说说你们最敬佩的老师或最难忘的老师

河南大学“口碑教授”常萍曾经教我古代文学

一.常先生有多火?

常萍,1960年出生,1983年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2002年转入新闻学院执教,2015年10月退休。32年来,先生一直为本科生讲授古代文学方面的课程。

在河南大学,她被学生们称为“常先生”,也有在校的90后直呼“常奶奶”。

其实,她的河大女神形象绵亘了30多年。常先生的第一届学生、河南大学教授郭奇说:“常老师是我一生敬爱的老师,她的高风亮节我只能高山仰止。”

拥挤在她课堂上的听众,除了年轻的学子,还常有不是学生模样的人,笔者曾见过一个40多岁的妇女,每周五下午都要请假从50多公里外赶来听她的课,坚持3年有余。

教古代文学的常萍,讲课堂堂爆满,没有人逃她的课,甚至外系的学生也挤破头来听;因为课讲得好,央视金牌栏目《百家讲坛》曾两次向她发出邀请,但她都拒绝了。

  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广受学生欢迎的常萍,至今仍是讲师身份,原因是她不愿写“为职称而职称”的论文。

其实郭奇老师也是方哥的老师,教我文学理论。

二.讲台“乱飞”,有激情,满嘴古诗词

1997年秋季开始常萍老师教我古代文学课,内容是唐宋文学段。

教我先秦文学的老师是华锋老师,教我魏晋文学的是马玉倩老师,教我元明清文学的张进德老师,教我近代文学的是我们中文系的书记,水平也相当高。

常萍老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看不出她的年龄,也从来没有人问她的年龄,更没有人关心她的职称。当时觉得常老师是一个美丽的年轻老师,可能比我大不了多少,从现在来看,应该大11岁左右。

常萍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个子不大,有劲头,按现在的说法是上课有激情。一般大学老师,好像是学者,都不是身体多么好,说话没有底气,上课打不起精神,甚至有点病病歪歪的。常萍老师可是满讲台飞,说话冲。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课熟,能够脱稿,满堂背诵古诗词。这点让我大感意外,这得下多大功夫啊。

在《百家讲坛》上课的王立群老师,原来在历史系上课,后来才在我们中文系上课。但我没有在河南大学校园里见过,那个时候名气还不十分大。

三.三无老师(从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

从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的河南大学“口碑教授”常萍,在32年的教学生涯中,职称一直都只是讲师。而她退休3个月后,却因为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引发社会关注。

“我只希望回归到本然,在无论断的状态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不喜欢自己无法掌控的局面,不喜欢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常萍婉拒所有媒体的采访,希望一直能过诗意生活。2月27日上午,在她返聘后的第一节课(返聘后,她在周末教授校内选修课--《诗词鉴赏》),记者不忍心打扰她的正常生活,于是“化身”学生去聆听她的课,近距离感受平常教学生活中真实的她。

四.学生抢课听

“想来听常老师的课,至少要提前半小时去,不然占不到座。”听闻记者要去听常萍老师的课,河南大学有过蹭课经验的大二学生陈思睿叮嘱道。

校内选修课,还是周六的上午前两节,会有那么多人早起前来蹭课?记者有点儿不以为然,但还是在7:20前来到教室。没想到教室已来了不少人,很多座位已经被占,可容纳五六十人的教室,空余座位已所剩无几。学生陆陆续续前来,7:40不到,教室已经爆满,不少后来的同学不得不站在教室后边等待,火爆程度让记者惊叹不已。

五.上“回炉”课

“因为听了好多常萍老师的‘传说’,所以来‘膜拜’一下。”“常老师的课精彩且有诗意,跌宕起伏,回味悠远。我毕业三年了,还想来听听。”……记者与旁边同学攀谈,有慕名前来的,有听了还想再听的,无不传递出对常萍老师的推崇和仰慕。

7:40,常萍老师来到了教室。她身材微胖、头发略显稀疏,穿着深色外套、灰色宽大条绒裤。很难想象如此简朴的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看到教室里挤满了学生,她十分意外。为了满足前来听课的学生,她立即协调学校有关部门,将课调整到一间可容纳120人的大教室。

上课伊始,没有寒暄,亦没有个人介绍,她直接在黑板上写下:“人生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是与宇宙对话的一种方式”作为开课的序言。字体苍劲潇洒,透着随性和不羁。

六.点燃学生激情

“诗具有音乐性和抒情性”“人生不只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更是要做心中的自己”……课堂上,常萍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把对人生的感受、想法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中,不只是教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人生感悟,让听课者的精神不由得跟随她一起遨游在诗词的世界。记者发现,常萍上课精力充沛,用自己忘我的投入点燃了每一个学生的激情。她的投入还表现在声音上--声高时磅礴如飞瀑直下,雷霆万钧,惊涛拍岸;声弱时细柔如溪流潺潺,云淡风轻,浅吟低唱。

“常老师的嗓音很特别,像是开了混响,整个教室里回荡着她的‘立体声’。我和同学都觉得她跟歌星韩红有点像。”2014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高顺欢这样形容。

当2个小时的课程结束时,常萍把手中的粉笔头掷下、环顾四周颔首微笑时,大家也终于从她那纵横捭阖的诗海中遨游回来,恍惚之后突然就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或许,这样的场景,在过去30多年来屡屡上演。

说说你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老师

我的小学老师肖老师,教我们数学,虽然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在我的记忆里回荡,那个时候的老师,甘于清贫,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全心全意为学生,由于我的成绩好,老师格外对我好,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肖老师主动提出为我的学习开小灶,让我住到他家里,免费吃住,在他家里学习,这一切都是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不要一丝报酬,每每想起此事,都让我无比感动,他还鼓励我不要自满,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给我的父母说,要好好培养孩子,保证能够考上大学,要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真的是独木桥,录取率很低的,在肖老师的培育和鼓励下,我从小就立志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幸运的是,经过自己的拼搏努力,终于金榜题名,考上大学,这个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肖老师,他也为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自豪。

虽然大学毕业后到了外地工作,但和老师的情谊一直没有变,每到节假日回家时,都会去看望老师。如今肖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但我还是时常怀念他,感谢肖老师的培育之恩,愿他老人家在天堂一切安好!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