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点?出联(1423)上联:家乡山水美如画,如何对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来谈谈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点

如无意外,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无论美丑,毕竟是养育我的地方。曾经小时候因为家乡的落后和贫穷而暗自发誓绝不会再回家乡。在外漂泊了多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到处跑,越来越觉得,还是家乡好。可以说我对家乡的特色非常了解:

1.文物古迹多:作为北魏帝都一百年,辽金陪都200年,留下丰富的历史遗存,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辽金寺院【善化寺】,有全国现存最大的三座佛殿之一、辽代最美雕塑【华严寺】,有全国现存最大的九龙壁,有城墙、代王府、法华寺、关帝庙、府文庙、纯阳宫等市内古建;周边县区还有边墙五堡、悬空寺、云林寺、慈云寺圆觉寺、觉山寺等古迹。

2.大同美食美名扬:有山西最具特色的大同刀削面,有小南街削面王、东关削面王、七中削面王三个流派,现在有诸如东方削面、老柴削面等连锁削面店。

小吃有大同兔头、羊拐弯、豆腐粉、浑源凉粉、粉皮、羊杂等。

大同铜火锅也特点鲜明,著名品牌有昆仑火锅、外婆桥、凯鸽火锅等等。

特色美食店有凤临阁、永和红旗美食城、弘雅饭店等。

特色菜有很多,需要去近距离接触。

3.风景优美:大同作为塞外边城,有北岳恒山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大同火山群、阴山山脉、六棱山火山风景区等优美景色。

4.资源丰富:大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动力煤占了全国的额三分之一,出口也占三分之一,现在虽然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但是因为光照好、风大,现在太阳能和风能新能源发展迅速。

5.大同出美女:历史上出国26个皇后、9个妃子,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之乡”。

以上就是我家乡的部分特色,还有很多,需要全国各地的朋友亲自去体验,去发现大同的美。

出联(1423)上联:家乡山水美如画,如何对下联

上联:家乡山水美如画,

下联:故土风景暖人心。

如何介绍你的家乡

我的家乡长在一个安静的小山村,一年四季苍松翠柏,小溪叮咚。特别是秋天别有一番景象。

离开家乡很久了,想家乡的感觉阻挡不了我的脚步。

悄悄到来的秋阳只是在短暂的几天里,偶尔露面张望笑了笑就走了。眼前这青翠树叶、爽朗的空气犹如春季。

自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心里一直惦记着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匆匆的走在家乡的路上,那只是一条山间小道,崎岖而又蜿蜒。乱石泥土上的凿痕早已在岁月的风雨里消失殆尽,而那清秀山岭一颗颗的梧桐是那样的亲切。

家乡,美丽的小山村,不知祖先们何时从何地迁来,也不知他们在此到底生活了几百年?只知道山还是那着山,井还是那口井,再追溯也无从考证了。祖辈们耕种劳作、连通外界全凭这一天条不平坦的小路。

熟悉的小路,有我童年的脚印。近十年里,路反复修整了几次,泥路变成沥青路,后来又变成水泥路,以后也许还会变。

高高的山峦,连峰陡立。麦田里的小麦还是那么惹眼。依山而下的梯田,湾湾流淌的小溪,这些常在我的梦里似近似远,难也忘怀!

经过两个小时的徒步,看到了我曾经读书的小学,我儿时的母校,也是村里唯一的学校。学校近山脚,斑驳的土墙房,窗子是一个四方的洞,不见踪影。现在成了一栋小楼,听说是希望工程捐资修盖的。周围还有成排绿化的樟树。有我记忆里的那棵芳香的桂花树,还是那样的青枝翠绿,枝叶茂密。孩子们在上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就如从!

到家了。坐落在森林里的家,一个很小的苗族村庄,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

村庄的周围全是大山。大山里的生活很平静,几条常年守着主人的狗,见客人来,摇着尾会主动上前迎接。

山里的村庄很干净,没有城市的繁华。山里的人很单纯,没有城市人的奸诈与圆滑。简单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想法,造就了简单的日子,就连看家的狗甘愿守着这片淡泊。

儿时的草屋没了。呈现眼前的是全新的面貌。如今每一户人家是瓷砖白屋,屋子里很整洁。山脚下的人们重复着年复一年一年的生活。大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却挡不住人们爬出大山的动力,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举家搬迁,留下鬓发苍白的老人和幼童。

老人们习惯穿戴着传统服饰,姑娘们农闲时聚在一起刺绣,每一件漂亮的衣服都出自他们灵巧的双手。那银闪闪的帽,用纯铜雕啄,穿戴身上就是深山里一道耀眼的风景。

每当正月十五踩秧歌,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们吹着芦笙,大家载歌载舞,唱响爱情,寻觅幸福。

山凹里的田,从就没干旱过,小时候跟随大人们一起到水田里,脚下是悬空的。平常是没有人会到这样的水田里,只有种植秧苗和收割的季节才下田。下田的时候要踩在扎实的木棍上,顺着木棍进行收割。听老人们说,从前就因一个苗族的老人没带木棍,下到田里后没多久,就看见她的身子慢慢的坠入泥潭面,再也没有走出来。泥潭其实就今天人们说的沼泽地。

凤山永远是一片青幽,苍树成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片带刺的野草莓,酸中含甜,铺满黄土的白梅,白满了一半的山,也香了一片的山。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溢香久远。

南边的岩山,一半是蜜甜的樱桃,一半是挂满树梢的杨梅,樱桃成熟的季节,红透那边天。杨梅挂果红透的时候,让人驻足垂涎。

龙岩山绊有香满枝头的茉莉,花开的时候,蜜蜂成群在山上飞追。东坡上幸存着很多宝贵的兰花,隐开在山脉之巅,兰花比以前少了,似如珍品!

阳山满坡的青竹,鸟儿四季在竹林里着唱恋歌,布谷鸟也在丛间吟唱爱情,只有调皮的松鼠在竹空跳来舞去,戏耍它们的生活。牛羊总是很胆怯,怏然的踏着步伐穿梭在林间。衬托阳山的还有月季和杜鹃开遍山野。

丰富的矿石、煤炭因为交通闭塞,一直沉眠地下。没人知道它长眠了多少世纪。

到处都有一些能治疗疾病的药材,老人们总会在身体不适的时候踩一些来洗身子,驱风除湿,熬水吞服防寒。刚出生的婴儿用来擦洗不易感冒。

大山有个溶洞,传说从前有一条犀牛就从那洞口出现过,后来那洞里就有了很多怪怪的声音,底谷有湍流声。人们一直好奇,数次欲想进去,都因为它的阴森而退缩。

五年前一群胆大的孩童徒步走进去了。他们带着手电来回走来六个多小时,出来后告诉了大人们,里面很多的奇异现象。大人们也相继进去看了。感叹里面的奇观美景。里面有很多怪石,荧光样的石柱垂帘落布。还有深潭。更为壮观的就是几处观影菩萨模样的石乳,看似像和尚模样的石柱在菩萨周围埋头念佛。当地的人把它作为祷告和祭奠,祈求保佑。

甘醇的老井,听说也是三百年多年了。水很清凉,水质很醇。养育了村里的无数代人。

父亲亲手种的橘子树、香梨,在草丛里失去了生机。母亲辛苦修建的篱木围墙,青藤还在不断的在围墙上蜿蜒盘旋延。家门口的小土园杂草丛生。家的那老屋已经在风雨沧桑的巨变中,显得不堪一击。

如今我们的家早已人去屋空,成了风中残壁。那青砖碧瓦,红木楼柱,已看不清雕刻的花纹和图案了。屋子里还挂着我年少时带的拿一顶银帽子,上面已沾满灰尘。暮然回首,犹如千年!

家乡虽然小,令我动情,已刺穿在我最初的诗行和文字里。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依恋情结。无论我飘泊到哪里,游走在何处,我的根始终属于这个小山村。

家乡,是温热我心口的一首歌,它定格在我的记忆,永远不会改变,改变的是家乡现在的生活和我对家乡的视角。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会用这支笨拙笔尽情地宣传,讴歌生我养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