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杰伦而言,始终作为周杰伦自己,很重
发布时间: 2023-07-11

周杰伦上了春晚,唱了《告白气球》。

让我欣慰的,倒不是他又上春晚了,而是……隔了这么多年,他还是以“周杰伦”的姿态上春晚的。

解释一下。

谈论起周杰伦,各人说法不同。

青春记忆。说唱。中国风。“很屌哦”。双J时代的八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于我而言,周杰伦最神奇的一点,大概就是:姿态。

本世纪初,周杰伦有多火呢?

火到他每张专辑刚出来时,都先被排山倒海地批评江郎才尽——然后销量继续爆炸。

火到“唱歌是不是应该口齿清楚”,在当时居然成了一个社会话题。

火到各种相声或早期段子,都拿他说梗,“周杰伦的双节棍”、“周结棍的双杰伦”这类梗,到《双节棍》出来后十年,还有人说——因为其他歌手,没有他这么家喻户晓的知名度。

遍地都在说苹果江郎才尽马上要完,怀念乔布斯。

但还是说,姿态。

周杰伦早期音乐,有极强的画面感。

《爱在西元前》。《忍者》。《上海一九四三》。《伊斯坦堡》。《爷爷泡的茶》。《最后的战役》。《东风破》。《七里香》。《龙拳》。《双节棍》。《牛仔很忙》。

自然有方文山歌词的功劳。但周杰伦自己的作曲与编配,给他的歌提供了质感。《忍者》,那就是日系风。《东风破》,那就是琵琶哀怨语。既华丽多变,又带自己的风格。

感觉就像,周杰伦,一面保持着《晴天》那样的青涩少年,一面“很屌哦”,一面又在穿越各色时空,将自己的面容嵌在每一段历史里。以个人风格穿插向前,并塑造出斑斓明丽的画面感。

展开全文

上一个给我类似感觉的艺人是——听来有点奇怪——周星驰。

他俩,同样是“因为有这个人演绎,所以一切画风都不会让人太奇怪”的存在。

上春晚的歌手,多多少少,都要做点牺牲。大拼盘,大杂烩,唱的多半是经典老歌,或是春晚用的一次性拜年歌。所以上了春晚,大多数人都面目模糊。

但周杰伦,每次都还能唱自己的歌,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虽然偶尔也有穿插,比如当年《本草纲目》配《辣妹子》,但依然是自己。

即,连春晚也知道,周杰伦这种自行其是的姿态,很重要。一定要保持周星驰是周星驰,而不是某个拼盘歌手,唱几首大家过年好呀过年好的歌算数。

——就像周星驰在1992-1995的电影里,都可以,也需要,演出个人的风格来。像王晶在《千王之王》里让他演黄狮虎,立刻就失了周星驰的本味。

——所以周杰伦始终能作为周杰伦出现,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姿态,本身是个icon。

周杰伦,一个歌手,跟巩俐、周润发这种帝王级人物搭戏,拍《满城尽带黄金甲》,刘烨当时已有影帝在身,依然给他作配。

众所周知,张艺谋的电影里,任是哪个大牌,都还得为角色服务。梁朝伟张曼玉这等人物,在《英雄》里依然是残剑飞雪。刘烨在《黄金甲》里演的角色叫元祥。

但周杰伦演的角色,叫元杰。大家都叫他“杰王子”。

电影院里这个称呼刚出来时,许多人都会会心地笑。

看过的都知道,《黄金甲》里那个热血中二孝母的杰王子,是为周杰伦定做的一个角色。甚至连名字都特意保留了他原有的一个招牌符号。而他身周围,围绕的是巩俐、周润发和张艺谋。

仔细看看周围的咖位。再仔细想想:所有人都得为电影服务,只有他可以保留自己原有的风骨和姿态,演一出半自传电影。

而且他不是景甜,他只是个歌手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