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正在蔓延,父母毫无察觉,而以为子女很孝顺,怎么看?乐学高考的教师团队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父母毫无察觉,而以为子女很孝顺,怎么看

父亲进城办事在我家住下了,乡下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晚上九点多,我已经休息了,手机忽然响了,号码是母亲的,我立刻接听,母亲说:“赶紧让你爸回来,老马家出事了。”

父亲住在客房里,我过去叫醒了他,把手机递给了他,父亲问:“老马家怎么了?”

母亲说:“一两句话说不清,你赶紧回来就是,我先挂了。”

我站在一旁也听见了手机话筒里,不只有母亲一个人的声音,很嘈杂,母亲应该不是在家里,她周围是有好多人。

父亲一边穿衣服一边说:“我现在就回去,你开车送我。”

我跟妻子打了一声招呼,开着车就往乡下赶去。

用了半个多小时,我开着车进村了,走到老马家附近的时候,看到老马家的大门口站着十几个人,我母亲也在其中,她看到了我的车,就走了过来。

我停好车,和父亲下了车,见到我们,母亲对父亲说:“你快去劝劝老马的媳妇,她非要和老马离婚,我们谁劝她她也不听,非要回娘家,明天就和老马办理离婚手续。”

父亲说:“这么多人站在大门口干嘛?”

母亲说:“有看热闹的,有怕老马媳妇真的回娘家,在大门口等着拦住她的。”

父亲说了一句“老马就是作,过几天好日子就不知天高地厚了,我真后悔给他介绍对象。”

老马的对象叫秦桂玲,是我父亲介绍她和老马认识的。

老马属于晚婚,他31岁那年才与秦桂玲结婚。秦桂玲是外地人,在镇上一家饭店当过服务员,饭店老板与我父亲认识,两个人的关系不错,通过老板我父亲才知道,秦桂玲是离婚的,她丈夫不学好,不但不挣钱,秦桂玲辛苦打工挣来的钱,都被丈夫花天酒地给挥霍了。

离婚后,秦桂玲回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她兄弟媳妇对她不怎么好,有点嫌弃她,秦桂玲就出来打工了,离婚的时候,秦桂玲还没有孩子,一个人无牵无挂,父母也不怎么惦记她,她挺可怜的。

老马是我家邻居,他父母早亡,没有兄弟姐妹,因为老马家境一般,又不善言辞,30多岁了,还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我父亲就通过饭店老板,让老马与秦桂玲认识了。秦桂玲一个人在外面打拼,其中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也希望有个家,与老马认识后不久,两个人就结婚了。

结婚那年,老马31岁,秦桂玲26岁。

婚后第二年,秦桂玲就给老马生了一个儿子。老马高兴地不得了,给儿子起了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马秦。

第四年的时候,秦桂玲又怀孕了,但不知怎么搞得,流产了,以后,秦桂玲再没怀过。

转眼,二十几年过去,老马已经50多了,秦桂玲也步入中年。马秦有出息,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处了个女朋友,半年后就结婚了,婚礼是在乡下举办的。

结婚后,马秦与妻子还没有楼房,在县城租房住。老马去过儿子家,不但距离工作单位远,家里也没有像样的摆设,看着有点寒酸。

回到家,老马问秦桂玲:“媳妇,咱家还有多少存款?”

老马与秦桂玲结婚后,秦桂玲就从饭店辞职了,家里的几亩地主要是秦桂玲打理,老马外出打工,他不去太远的地方,就在镇上和附近县城打零工,也挣不了多少。

秦桂玲说:“还有八九万,你问这干嘛?”

老马说:“我想给儿子买个楼,我在县城看过了,也去过房屋中介所,二手楼房首付十几万就能买一个,咱儿子现在住的地方,我看着心疼孩子。”

秦桂玲也觉得对不起儿媳妇,儿媳妇叫王玉洁,她知道老马家的情况,可以说是一分钱没要就嫁给了马秦。

结婚前,老马问王玉洁:“闺女,你父母想要多少彩礼?”

王玉洁说:“我父母说了,这件事他们不管,我愿意要就要点,要了也归我,不想要他们也没意见,我是看中了马秦这个人,和她结婚不是图钱,彩礼就算了。”

老马十分感动,他准备了五万彩礼钱,王玉洁说一分不要,如果自己真的一点不表示,老马也下不去,他拿出三万给王玉洁,王玉洁只要了一万,买了点结婚的用品。

遇到这样好的儿媳妇,老马和秦桂玲心里面高兴也安慰。

眼见着儿媳跟儿子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家不像个家,他们心里也难受。老马有了要给儿子买楼的打算,秦桂玲没有反对意见,她说:“行,玉洁是个好姑娘,我们不能让这样的好姑娘跟着儿子吃苦。”

第二天,两口子把钱从镇上的银行支出来,就去了县城。

马秦和王玉洁,听说父母要给他们买楼,高兴又感动,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他们也想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有朋友同事想来家里看看,他们都不好意思答应。

下午,一家四口就开始选楼,最终,他们选了一个二手的楼房,80多平,原房主又买了更大的新楼,才要卖掉的。楼房装修得不错,打扫打扫卫生就可以住进来。

原房主要价50万,经过讨价还价,46万成交,可以办理分期,首付要13万。

老马给了八万,王玉洁回娘家借来了一点,马秦和朋友同事借了一点,把首付凑齐了,就办了过户手续。

儿子儿媳妇有了楼房,老马和秦桂玲高兴,马秦和王玉洁高兴,王玉洁的父母也高兴,他们老两口也赶了过来,帮着一起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的时候,老马对儿媳妇有了新认识。

大家都在打扫卫生,只有王玉洁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玩手机,好像这个家与她无关,她是局外人。

秦桂玲看见儿媳妇置身事外,一开始她没有多想,以为儿媳妇是身子不舒服,怕挨凉水,打扫卫生难免要用到自来水。

但过了一会儿,王玉洁玩手机玩够了,她喊马秦:“老公,刚才我在手机上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冷饮店打七折,我们去尝尝,据说味道不错。”

马秦扔下手里的扫帚,洗了洗手,就要跟妻子一起出门。

秦桂玲提醒儿媳妇说:“要是你身子不舒服,可不能吃凉的。”

王玉洁说:“你放心吧妈,我没事的,还有几天才到日子。”

王玉洁和马秦,手拉着手出门了。

看着儿子儿媳妇走了,老马有点不高兴。他去儿子租住房子的时候,看到家里乱糟糟的,还以为是地方狭隘,东西没处放,才显得又脏又乱,现在他有点明白了,是王玉洁不爱打扫卫生。

双方老人不但出钱还出力,为的就是让儿女过得舒服点,可小两口却走了,尤其是王玉洁,一把手没帮,就坐在一旁玩手机,让她父母在亲家面前很没面子。

王玉洁的母亲对老马和秦桂玲说:“你们别笑话,我女儿哪点都好,就是不爱做家务,你们多担待点。”

王玉洁的母亲说,女儿没结婚前,一次她婆婆生病住院了,她去医院伺候了一个星期,吃住都在医院,等她从医院回来,家里乱得像猪窝,脏衣服堆满了洗衣机桶,地板上落了一层灰。

王玉洁除了上班,回到家根本没什么事,可她就是不把家里打扫一下,这一点随她父亲,她父亲在外面挣钱不辞辛苦,回到家却懒得不行。

老马和秦桂玲听亲家母说完,虽然对王玉洁有点失望,但他们也没有多想,毕竟王玉洁年龄还小,刚刚自己挑家过日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后会慢慢改掉一些不好的毛病。

王玉洁和马秦去了一个多小时后回来了,她手里拎着两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冷饮还有面包。

王玉洁把塑料袋打开,拿出冷饮和面包,分给了双方老人,然后,她又坐到凳子上玩手机。她母亲看不下去了,跟女儿说:“你把手机放一放,我们四个老人干活,你年纪轻轻,却坐在一边像个监工的,你好意思?”

王玉洁倒是不生气,她笑呵呵地拿起了抹布,擦了几下电视柜,然后就又坐到一边玩手机去了。

她母亲尴尬地看了看老马和秦桂玲,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管怎么说,王玉洁和马秦有了楼房,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也是了却了双方老人的一桩心事。虽然王玉洁不爱做家务,却也不是啥大毛病,谁没有缺点呢?老马和秦桂玲对王玉洁还是和以前一样,把她当成闺女一样疼。

王玉洁和马秦搬到楼房的第二年,王玉洁生孩子了,秦桂玲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儿子家,伺候儿媳妇月子。

伺候月子期间,秦桂玲对王玉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王玉洁不爱做家务一点没有改变,家里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本来挺不错的楼房,装修得也像回事,但到处都推着杂物,卫生间里,有好大的异味,厨房的橱柜里,碗和筷子没有一个是干干净净的。

秦桂玲打扫了两天,才打扫得差不多了,看起来像个人家。

秦桂玲跟儿子说:“你媳妇怀孕的时候,她不方便行动,你就不能把家里的卫生搞一搞?好好的一个家,霍霍的不成样子,你看得下去?”

儿子说:“没什么呀,我们住着挺好的,没觉得家里有多脏啊,是不是媳妇?”

王玉洁说:“是啊,家是让人放松休息的地方,能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