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天新增社会面1+2-飞外
发布时间: 2023-07-06
7月11日17:00,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疫情最新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浦东新区副区长宴波、长宁区副区长陈颖、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 上海新增本土社会面1例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 今天,我市新增社会面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市、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立即响应,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采样检测和防控管理,落实相关场所及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这3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感染者1:女,40岁,居住于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延安西路1558弄,被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该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感染者2:男,59岁,居住于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南码头路451弄,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该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感染者3:男,55岁,居住于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浦三路111弄,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该人员已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截至7月11日16时,共排查到这3例阳性感染者在沪密切接触者104人,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47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累计排查到密接的密接194人,已落实隔离管控,其中191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累计筛查相关人员497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460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本市目前疫情形势和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相关规定,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延安西路1558弄1—4号,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浦三路111弄5号楼和颐酒店(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世博园店),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南码头路451弄、浦三路12弄3号、5号、7号、9-16号、21-32号列为高风险区,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的其他地区列为低风险区。 长宁区新增阳性感染者有关情况 长宁区报告1例社会面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我们立即启动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环境采样检测、隔离管控、落实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防疫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刚刚介绍的阳性感染者1,女性,40岁,居住于新华路街道延安西路1558弄。在社区核酸筛(spc是什么意思?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查中发现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名阳性感染者此前14天内,除居住地外,主要轨迹为长宁区威宁路375号招商银行虹桥支行,普陀区云岭东路235号3号楼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大渡河路196号皮爷咖啡(长风大悦城店)、云岭西路688号广汽丰田(美兰沪西店),闵行区北翟路1800号上海一汽沪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该名阳性感染者的居住地小区,目前有住户159户,总人数314人。我们将按照高风险区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组织社区工作者、卫生防疫人员、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竭力做好居民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落实封闭管控。严格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组建工作小组,开展专人值守、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和巡逻检查等工作。二是做好生活保障。通过无接触配送等方式,做好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尽力保障居民的生活需求。同时,落实好居民日常配药和就医等服务。三是关爱特殊人群。小区内有11名独居老人、4名重病病患、11名残障人士和31户纯老家庭62名老人,对以上需要关心关爱的特殊人群,我们将提供个性化服务。四是做好赴考保障。小区内有2名中考生和1名三校生,教育部门已会同相关单位做好赴考保障。 浦东新区报告2例社会面阳性感染者 今天,浦东新区报告2例社会面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我们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机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风险人员排查、采样检测、隔离管控等相关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刚刚介绍的阳性感染者2,男性,59岁,居住于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南码头路451弄临沂二村。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该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阳性感染者此前14天活动轨迹除居住地外,主要涉及浦东新区东三里桥路27号大桥菜市场,黄浦区宁海东路160号延福公园、延安东路588号大米先生。 阳性感染者3,男性,55岁,居住于工作地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浦三路111弄5号楼和颐酒店(世博园店)。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异常,经疾控部门复核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该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医学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阳性感染者此前14天活动轨迹除工作的居住地外,主要涉及浦东新区浦三路21弄31号一楼上海好邻居富民大药房。 现已对上述阳性感染者所涉及人员落实管控,对相关风险区域和场所已实施封闭管理、环境终末消毒等防控措施。 阳性感染者2居住的临沂二村,包括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南码头路451弄、浦三路12弄3号、5号、7号、9-16号、21-32号,共有56栋住宅楼,1154户、2306人。小区封闭管理期间,我们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最新版防控方案,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措施。安排4人专业消杀队,定时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毒。 二是加强生活服务保障。由居委书记牵头,建立由社工、物业和在职党员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发动65名志愿者,组建4支楼道志愿者队伍,提供生活保障、应急维修等各项服务。协调保供企业和商超平台,保障居民生活物资需求。 三是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对小区内9名初三学龄段学生,按市级组考防疫工作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和相关人员送考工作,确保“应考尽考、不漏一人”。安排全科医生入驻小区,对小区内10名高龄独居老人、4名孕产妇、3名血透病人等人员落实点对点服务,关注其医疗需求并做好日常物资保障。 同时,已对阳性感染者3工作和居住的和颐酒店落实封控管理,酒店中的工作人员和住客均已作为密接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酒店其他相关访客已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解放日报:有一个问题想问市民政局,今早发布的一例入境人员是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核酸检测异常,请问针对入境人员居家健康监测,上海怎么进一步加强防疫管理? 曾群:谢谢您的提问。上海始终高度重视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工作,对上海口岸入境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防疫政策落实闭环转运和隔离管控措施。目前,按照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本市对入境人员实施“7+3”隔离管控措施。即对入境目的地为本市,有固定的居所且满足居家健康监测条件的,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我们要求各区从严从紧落实入境人员居家健康监测。一是加强审核把关。由相关区和街镇,对入境人员在本市的固定居所从严审核,如不符合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等条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居家健康监测,继续实施3天集中隔离。二是落实闭环转运。对符合条件的,由集中隔离点所在区安排专用车辆将其闭环转送至居住地,与社区“三人小组”(社区工作者、社区医生和社区民警)做好交接,严格落实3天居家健康监测。三是规范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由社区安排采样人员上门或专车闭环转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落实核酸检测。四是严格外出管理。入境人员居家健康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由属地居村委发放《居家健康监测告知书》,告知居家健康监测相关要求并登记造册。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每日早晚两次定期询问和收集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体温、症状等信息,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按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界面财联社:今天上海发布了立案查处一批违规开放的文娱场所,其中也有长宁。请介绍一下接下来长宁将采取哪方面的措施加强对这类场所的管理? 陈颖:谢谢您的提问。近期,长宁区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包括文娱场所在内的文旅行业开展了集中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是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由区文旅局、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组成的区联合检查组,各街镇、园区组建专项检查组,对全区开展全覆盖、地毯式大排查。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通过制定行业防控指引,发布工作提示,宣传警示案例等各类途径,加强对文旅行业疫情防控要求传达,引导场所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针对市民投诉举报和联合巡查中发现的线索,对擅自开业的场所依法依规顶格处置,对擅自营业的场所法人代表纳入失信人员名单。 四是强化条块联动。依托区文化市场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各街镇网格化管理手段,就是否落实“错峰、预约、限流”,入馆入园“验码、测温、登记”,以及人员规范管理,场所应急预案制定等各项防疫措施开展抽查巡查,坚决堵塞防控漏洞。 五是加强联合督办。区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线索移送和联合执法机制,及时通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联合办案,从快从严抓好问题整改。 下一步长宁区将进一步压实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强化巡查监督,强化联合执法,强化问题整改,切实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21世纪经济报道:关注到有康复阳性感染者在求职过程中因被歧视找不到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