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禁忌是什么,有什么习俗?什么是小年,小年是怎么来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小年禁忌是什么,有什么习俗

民间“小年”大家都知道是“腊月二十三(多为北方)、南方:二十四。”过小年也是民间传统的一种习俗,并且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历史。

一.小年习俗

  1. 用灶糖祭灶王

“灶王爷”(灶神)是民间尊祟的一位大神。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为了送灶神上天,会举行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人们称为“祭灶”。这一活动是小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人们会摆上瓜果、灶糖(麦芽糖),在灶王爷像前点香祭拜。目的是让灶神上天向玉帝多说好话,让来年幸福安康。

2.家里全面打扫卫生

年底之前大扫除,不留死角,打扫得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

卫生打扫完毕后,就要剪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了。表达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

3.洗 澡

小年这天,不管是大人小孩,均要沐浴,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寓意“去旧(垢)迎新”。

4.吃饺子、粽子、年糕等

这一天是为灶神送行,北方过小年“饺子”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食。因饺子形似元宝,吃饺子寓意“留福招吉、财源茂盛”。

而有的地区,会吃年糕或粽子,寓意“年年高(糕)或“年年高中”。

5.备 年 货

小年距新年只有六七天了,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正式备年货。

二.小年禁忌

  1. 蒸出的花馍不送人

因为所蒸的花馍是祭灶神之用的,故不得送人。另一说法是“因蒸的花馍是蒸了之后,体积才会增多”,寓意“财富增(蒸)多”,若将馍送人会影响来年的财运。

2.忌 宰 杀

在湖北某些地方,小年这天是不能杀生的。鸡鸭鹅等若需宰杀,一般会提前或者推后。

3.忌讨债或赊欠

民间人们认为,小年不能讨债,否则就意味着自己一年到头都在讨债的路上忙碌着。

这一天,千万不要赊欠。不然的话,就意味着一年到头均在赊欠账之中。

4.忌 捣 蒜

河南部分地区,忌讳小年捣蒜,传说会将自家“捣穷”。这种说法虽无什么科学依据,但为了获得一个好兆头,这一天不妨注意一下。

5.女人不祭灶

传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法,所以,祭拜灶王爷只能由男人参与,女性不得参加此活动。这里隐藏着的道理是“若女人祭拜灶王爷,会扰乱灶神的心智”,所以,不让女性参与也出于这一点。

什么是小年,小年是怎么来的

二十三,糖瓜粘

传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要向天帝禀报一家人的善恶之事,所以在民间有请灶神、供灶糖、焚轿马灶疏、食糯米饭等习俗。而这一习俗的来源研究是在何时呢?

在西汉宣帝时,一位叫阴子方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早上用灶火做早饭时,袅袅余烟竟然团绕汇聚一起,他再定睛一看,烟雾飘渺间竟然成“赤衣,名髻”的神形,在高空飘忽。

阴子方本是醇厚至孝之人,见状,伏地跪拜,心中又崇敬又惊喜。阴子方家家道贫困,此时家里只有一只活羊,他立马将活羊宰杀,祭奠家里出现的神仙。自此以后,阴子方家越来越好,本是勤奋之人,在加上越来越好的时运,不久便家有余田、财富积累也越来越多,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一代。

《后汉书 阴识传》记载“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

自此以后,人们开始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祭祀这位在灶边出现的神仙,叫祀灶神。随着时间的演变,时代的变迁,这天的祭祀活动也开始多样,但都是对灶神的崇敬,送上甜美的糖果、松软可口的糯米,希望灶神“嘴上留情”。

俗语“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灶王是谁小年到底是哪一天

祭拜灶王爷也有讲究,无论贫富都要记住“1忌3不忘”,是哪些呢?

再有两天就过小年了,离新年越来越近了,北方多地的农民已经农闲了,开始置办过年的一些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借这篇文章再次提醒河南、河北的农民朋友,通过前段时间到小麦田里观察,今年小麦红蜘蛛普遍发生,特别是河南地区的冬麦区特别严重,年后有高发趋势,农民朋友抓紧去自家田间看看,发现症状要抓紧防治,以免造成减产!

发现田间红蜘蛛危害小麦,建议农民朋友每亩选用1.8%阿维·高氯乳油(50~80毫升)+高纯度磷酸二氢钾(100克)+水(20~30公斤),可快速控制住红蜘蛛的蔓延。

回到今天的话题,在农村一到了小年,过年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了,集市上也是非常热闹,很多人都在置办年货。一到小年,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风俗比较统一,就是会在这一天祭灶。

祭灶在民间是有很多传说的,版本很多,据说祭灶最早是出现晋朝的时候,每到年底的时候“灶君爷”就会到天庭跟玉王大帝汇报人间的善恶作为,作为玉皇大帝奖惩人间的参考。这事后来被人间知道了,就想做点什么,让“灶君爷”在天庭上多说些好话。

有些地方的农村会在灶台上面贴上灶神的图片,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去祭拜。当然,一些做过坏事的人也会躲过灶神摆放的位置,不让灶神看见。一般人家会在祭拜的时候做一些好吃的供灶神享用,争取留点好印象。

人们都认为灶神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神仙,一年长时间的待在我们家里,只有年底那几天才会回到天庭述职。

那么你知道传说的灶神是谁吗?传说他是道教中的神祇,名字也很长叫“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君”,我们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资历比较老,会打小报告的神!

那么你知道“灶神”是男是女吗?唐代大文豪李贤注引《杂五行书》中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从文中能够看出来“灶神”是个女的。而在清代的《敬灶全书》中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谁说的对咱也说不准,反正灶神相片上是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至于这两个人谁才是灶神,就留给文化领域的人来回答吧,作为一个农民,我是无法说清楚了!

民间祭拜灶王爷也是有讲究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记住“1忌3不忘”,是哪些呢?我们来看看民间老人的总结。

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这是在过去民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农村也没有这些讲究了。这句话里有两个节日,一个是中秋,一个是小年。意思是说,在中秋祭拜月神的是女子,男子不能祭拜,到了小年祭拜灶神的是男子,不允许女子祭拜。

民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是有点封建迷信的,在古代民间认为男的是一家之主,而灶神也是“一家之主”,所以要男的来祭拜。同理,古代民间认为月神是女子,男女有别,自然要由家里的女子来祭拜。

二、三不忘

1、不能忘记给灶王爷供奉酒水

古代民间认为灶神会记录家里一年所做善恶的事,上天庭之后会汇报给玉皇大帝作为奖惩的参考。所以,每家祭拜的时候都会做一些丰盛的美食和烈酒供灶王爷享用,留下点好印象,这样灶神喝得高兴了,就不会打小报告了。

2、不要忘记给灶王爷的嘴上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