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一生都不重用赵云?赵云的军事才能是不是很差为何刘备没有重用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为何刘备一生都不重用赵云

刘备跟赵云一见如故,两人虽没有结拜为异姓兄弟,但是赵云的地位仅仅在诸葛亮、关羽、张飞之下。赵云一身本领不在关张二将之下,但是功劳没有关张大,也没有成为镇守一方的诸侯,因此有人认为刘备没有重用赵云。事实上,刘备需要一个坐镇后方,常伴帝驾的猛将,而这个猛将非赵云莫属。革命事业不分内外,都去干外面的活了,里面的活谁干呢?

赵云不争名夺利,义当刘备“保镖”,长坂坡救幼主,夷陵之役救先主刘备,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实不下关羽、张飞。公元261年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大将军姜维等议,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谥赵云曰顺平侯。赵云死后获得“顺平”谥号,可以说是蜀汉国上下对他的全面肯定!关羽的谥号为“壮缪侯”,其中缪字的含义是“武而不遂,名与实爽”,足见刘禅还是不满意关羽这位叔叔的。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可以说赵云一生战功赫赫,毫无瑕疵。

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当阳,抛妻弃子一路南逃,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此战赵云七进七出曹操大战,斩杀曹营大将五十余员,威震华夏,刘备升赵云为牙门将军。孙夫人携刘禅渡江归吴,赵云与张飞领兵截住,救回刘禅,放归孙夫人。公元213年,西川之战,赵云率兵攻克江州,与刘备合兵一处,攻取成都。

公元219年,汉中之战,赵云一军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重创曹军。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夷陵,赵云大军救驾有功,惊退吴军。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失了街亭,蜀军全面后撤,诸军皆有损伤,唯赵云全军毫发无伤而退。

赵云的军事才能是不是很差为何刘备没有重用他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赵云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和演义中公孙瓒兵败身亡以后赵云才跟随刘备不同,正史上刘备刚依附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为了加强他的实力,就把赵云调拨给了刘备。刘备对于赵云也是非常喜欢,任命他为主骑,管理军中的骑兵。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军中最主要的突击力量。刘备一向有识人之名,手下还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却把骑兵交给赵云,可见赵云的能力并不差。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刘备实力较弱,赵云没有什么单独领兵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直到益州之战时,赵云和张飞一起跟着诸葛亮入川增援刘备,并奉命去夺取江阳,这才有了表现的机会。而赵云任务也完成的很圆满,顺利夺取了江阳,和诸葛亮在成都会师。

不过赵云更精彩的表现还在后面。汉中之战时,赵云和黄忠一起奉命袭取曹军在北山囤积的粮草。黄忠率军先去,结果逾期不回。赵云带数十人前去接应,途中遇到曹军大队。赵云虽然兵少,却并不惊慌,主动出击先击破了曹军的前锋,然后撤回营中,大开营门,偃旗息鼓,以疑兵之计让曹军不敢进逼。

而在曹军后撤时,赵云趁势追击,曹军惊慌中自相践踏,落入汉水中死者极多。

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又和邓芝一起率偏师出斜谷道,将魏军主力牵制在箕谷一带,为诸葛亮出祁山攻打陇右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曹真率优势兵力发起猛攻时,赵云又“敛众固守”,成功率军撤退。

从赵云这几次领兵经历来看,他有勇有谋,做事稳重,军事能力至少也是在良好以上。

其次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表述并不准确,刘备对于赵云其实是非常重用的。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提到过,在赵云刚到刘备手下时,就被任命为主骑。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刘备对赵云的重视。

在夺取荆州以后,赵云又因为长坂坡救阿斗的功劳被任命为牙门将军,成为刘备军中仅次于关羽、张飞的第三人。刘备去益州时,赵云又被任命为留营司马,掌管内务,也是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赵云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升迁,在翊军将军的位子上一呆就是多年。单从职务来说,反而被黄忠、魏延等人反超,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刘备不重用赵云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刘备临终时任命他为征南将军、中护军,执掌中军,拱卫刘禅看,刘备对他还是极为信任和重用的,其信任程度仅次于诸葛亮而已。所以此前刘备不升赵云的官,应该只是平衡各方势力的需要,不是真的不重用赵云。

赵云那么厉害,为何却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

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从一只弱小的队伍,最终称霸西南,三分天下,称王汉中,建立蜀国。其优势就是在于用人和外交上。刘备识人之准,用人之恰当,那是一个“高”字。这一点上,刘备的确有过人之处。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何用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关羽之勇,张飞之猛,诸葛亮之智,法正之诡,赵云之忠都被他用到了极致。

大家都有个错觉,感觉赵云一直没被重用。这是个错误的看法。

赵云,作为一个元老,在公孙瓒营中就跟随刘备,是仅次于关羽、张飞的元老级人物。但是,却几乎很少看见赵云单独领兵打仗。除了长坂坡那一仗,杀进曹军中救出阿斗,夺了曹操的青釭剑,如入无人之境,让曹操刮目相看外,几乎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

这是因为,赵云有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刘备的贴身卫队长。他的使命是保卫家眷,保卫刘备。即使刘备入川,也是留赵云在荆州保卫家眷。庞统阵亡后,赵云随着诸葛亮入川。 赵云的正直和忠诚,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反对刘备分封成都的豪宅土地,反对刘备称王,反对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等等,都可以看出他的刚正和大局观。正因为这样,刘备很信任他,将家眷和后主的安危,都交给赵云和陈到。

虽然刘备在称汉中王后,加封将军中,赵云并没有给予很高的地位和加封。但这是局势的需要,并不代表赵云在刘备心目中地位不高。恰恰相反,他知道赵云想要什么,看淡什么。

对于魏延,这是从荆州时期跟随刘备的。随刘备入川,取西川、夺汉中。魏延的特点是有勇有谋,是个全才。即可领兵打仗,也可治理一方。刘备之所以选魏延为汉中太守,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汉中太守肩负着三个使命:1、守住这个入川的大门。2、将汉中建设成军事基地。3、随时准备北上出击。是个攻、守、治的综合功能。

这一点,张飞不行,赵云也不行,只有魏延是最合适的人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魏延在汉中太守这个职位上做得相当出色。

知人善任,是刘备的特点。什么人该怎么用,他拿捏的非常准。魏延和赵云,以及其他人,都是这样,只是位置的恰当,而不是重与不重。

另外要说一个人,马超。马超在投靠刘备后,只是在取成都的时候用了一下,其他时候,虽然给了很高的地位,却一直闲置,没有重用。那是因为,刘备信不过这个人,一个连父亲家人都不在乎的人,会在乎你一个老板?所以,刘备一直没让马超领兵,是信不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