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面可以投机赚钱吗?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你认为这个逻辑正确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在股市里面可以投机赚钱吗

答: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炒股是投资,投资如同开车一样,不能只讲究速度,而不讲安全性。在开车时,安全是第一位,这是一个连新驾驶员都知道的道理,并且国家还规定,未满一年驾龄的,不能上高速。这不仅是对新驾驶员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保护。 即便如此,每年依然有很多司机出事:酒驾、醉驾、危险驾驶一直屡禁不止。是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司机朋友们真的不知道不能开快车、不能酒驾、不能醉驾吗?不然,他们都知道。原因就在于,刺激感和侥幸心理。明明知道喝了酒不能开车,叫个代驾就可以,却仍然酒驾上路,不是没有代驾的钱,而是侥幸心理在作怪,总想着没事,这个时候交警不会出来,就算出来也不会抓住自己,一脚油门就到家的事,结果就是那么寸,一上路就被抓。 在高速上超速行驶,那就是为了寻刺激,为了寻找在公路上体验开飞机的感觉,有的人开着跑车,旁边副驾驶坐着美女,想在美女面前显示自己能够把汽车开成飞机的素质,于是把油门踩到底,加速,冲刺,往往在超车时掌控不了,车毁人亡。 不能图快的理论在股市里同样适合,很多散户喜欢赚快钱,喜欢做短线,觉得短线刺激,搞好了能打个板,当然搞不好会吃个跌停,但是刺激,每天动一动手,有交易快感,如果哪天不动动手,就觉得少赚了一个亿似的。自己算个账,我们就以注册制来计算,一个涨停板赚20个点,一个跌停板亏20个点。10万本金,亏20个点余8万,从8万再赚20个点,才是9.6万。也就是说跌停一次,你如果再涨停,也回不到原来的本金,一次亏4000,你觉得你的10万本金够你多少次亏的? 还有人说,我就买涨势好的,因为涨得好,我追进去还能涨,一卖就赚了。那如果一追进去,第二天就跌呢?你是卖还是不卖?你卖了第三天继续涨,你不卖第三天继续跌,你能不能做到每次都做对,你能不能在涨的时候进入,跌的时候正好卖出?如果真的能象你说的这样,我想就没有90%以上的散户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了。 想法可以很美好,但因为是错误的理念,实际操作就是亏损累累,长此以往,不仅消耗了精力、体力、财力,有的严重的,还会因为股票亏损,导致感情破裂、家破人亡。 炒股是种投资行为,巴菲特能够做到持续53年资产复利增长,并且成为过世界首富,就是因为秉承了投资理念,几十年来坚持价值投资。如果想在股市生存,就一定要抛弃赚快钱的思想,抛弃短线思维,树立投资理念,拥抱价值投资,才能实现稳定盈利。

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你认为这个逻辑正确吗

这个逻辑出现有一定原因,但是整体有比较大的缺陷。

选择投机的出发点是为了博取短期的高收益

从收益率角度看,同样获取10%的收益在不同量级资金的情况下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1亿资金的10%是1000万,够很多人全家几十年的开支了。

100万的10%是10万,对二三线城市很多人来说是一年的收入。

而1000元的10%只有100元,也就1-2天的饭钱。

虽然都是10%,但是不同资金量能带来的绝对值上的收入却天差地别。

对于个人的消费来说,如果只是吃喝拉撒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再奢侈,一年能花掉个1-2百万已经很多了。所以单纯从日常消费角度,如果一年能有个百来万的收入基本上就能获得极致的体验。

也就是说,不管对于什么资金量的人来说,抛开买房跟其他投资,只是从个人消费角度,只要年收入超过百来万,钱再多并不能改善生活。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资产上亿的人只要做到2-3%的收益率即可,但是前提不能亏钱。资产千万的人得做到10%,而资产10万的人得做到1000%。

显然,资金越小的人需要的收益率越高,而获得超高收益只能投机。从这个角度看,资金越大越要稳,资金越大越要投机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投机有喜感,投机赚得钱很难留住!

投机的习惯养成后很难改

对于一个习惯每年资产翻倍的人来说,突然安安稳稳过日子,每年只求3%的收益率很难。

因为在不断资产翻倍的过程中,他已经形成了一些路径依赖。他会不自觉地用以前投机的方法去继续赚钱。

说得直白一点,就像赌钱,赢了还想赢,输了想扳回来。投机几次成功后再想安稳投资会很难,尽管确实有这样的神人能随意切换。

也就是说,投机确实有可能帮助你在短期内获得资产翻倍的情况,但是副作用很大,会破坏你老老实实赚钱的心,未来也可能会因为投机而亏出去,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大致如此。

喜欢请点赞,更多财经问答欢迎关注金融笔记的头条号!

投机取巧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释义:利用时机,获取利益。※语或本《庄子.天地》。(成语词典版)

词语来源:

投机取巧,就是利用时机,获取利益。这里的「投」是投合、迎合的意思。「机」是时机、机会的意思。这句成语具负面语义,经常用来批评一个人机谋巧诈,用取巧的方法谋利。

如果从这个语义去推究它的典源,可能是从典籍中的「机巧」一语蜕变出来。

《庄子.天地》说了一段故事:

有一天,子贡由南方楚地北返晋地,经过汉阴。他看到有一位老丈正在菜园里工作。老丈从井里舀水,一瓮一瓮地灌溉着,花了很大力气,但是功效有限。

于是子贡跟老丈说:“有一种机器,一天可以灌溉百畦,用力少而功效大,您为什么不用呢?”老丈问说:“你说的是什么?”子贡说:“那是一种叫槔的器具,凿木制成,后重前轻,取水像抽水,滚滚而来。”

老丈一听,先是有点生气,然后笑着说:“我听说,使用机械的人,必定要了解相关的事,人的心中一有了这些事,就会存有机心。心神一复杂,离道的境界就远了。你以为我不知道槔这种器具吗?我是觉得用这种机械来做事,实在羞耻!”

子贡听到老丈这么说,觉得很惭愧。后来他的学生问起这件事,子贡说:“一个人若是去追求功利机巧,就会忘掉他受于自然的本心。”庄子所使用的「功利机巧」说法,可能就是后来「投机取巧」的典源。

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到底该不该投机取巧、弄虚做假

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怎么对待你。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第一人称都是自己,选择投机取巧和虚情假意最终受到伤害的也只会是自己,甚至会让更多的人远离你,从而被孤立。

三点建议1.先摆正自己的信念和观念,选择错误了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不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