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功盖天地,为什么没有被皇帝猜忌,能善始善终?有人说“做事善始善终的人,是当老板的料”,你认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郭子仪功盖天地,为什么没有被皇帝猜忌,能善始善终

我觉得用大行德广来比喻郭子仪的人格魅力和后世的影响是很恰当的。

郭子仪处在安史之乱的困局之中,他出神入化般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让气息奄奄的大唐有了一点精气神。在唐肃宗李亨和天下百姓看来,他真的立下了“再造大唐”的不朽功勋。

而胜败乃兵家常事。郭子仪兵败相州之后被削去了统兵权力,他并没有因此幽怨愤恨,依旧忠于大唐皇权。在镇守河东期间,郭子仪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呈现了威武之师的大气、霸气、雄气。肃宗李亨是一个一心希望恢复祖宗元气的皇帝,可是天不遂人愿,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很是有限。在弥留之际,他交代郭子仪,“河东安慰就拜托给你了。”

在唐代宗当上皇帝之后,郭子仪屡遭谗言而忠心不改,虽然负责建设肃宗李亨的建陵,但一心秉公的初衷感动了代宗。在吐蕃侵入长安后,郭子仪担当光复长安,抵御吐蕃的重任,让大唐稍稍喘了口气。

郭子仪在肃宗、代宗时代的十字路口往往以大局为重,立下神功。但他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虽然人生起起伏伏,但始终因为德行高远而为人们仰望。

康熙皇帝曾经评价郭子仪:纵观汉唐以来的功臣,功名最大、福祚最全的没有人能够和郭子仪相比。他不以功业自居,能够把握住自己。他的谦逊卓识比别人强了很多。

在乾隆皇帝看来,“自古大臣出将入相,为国安危者,必有忠诚之德,经世之才,有以扶危安邦定国;然后立非常之功,万世之业,汉之孔明,唐之子仪,信其人也。”

有人说“做事善始善终的人,是当老板的料”,你认为呢

这个问题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做事善始善终是成功人士的重要品质之一。不仅仅是做老板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品质,同时,具备这种品质的人不一定就是做老板的料。

为何有人做事总是不能善始善终呢?

有的人习惯于知难而退,做事总是虎头蛇尾。这种人不仅很难取得成绩,更谈不上成功,也从来享受不到酣畅淋漓做一件事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的人缺乏行动力定力,不断变换选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个万花筒,我们所在的职场同样处处有机会,处处有利益,处处有诱惑。所以,有的人到退休也没能把自己职业定位清晰,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也没能做一件像样的事情,很难想象他会成功,甚是悲哀。比如,看别人创业自己也去创业,结果刚呛了一口水就赶紧上了岸,有的看别人做职业经理人做管理也不错,结果嫌晋升太慢又放弃。有的人对于单位的选择更是三心二意,今天入职明天辞职,动不动美其名曰“炒老板”。总之,这种人一生都在不停的选择中,绝不会有成就。

有的人习惯性浅尝则止,浮于表面。比如,问题思考一半一半就觉得懂了,做事情走过场常常草草收场。所以有的人觉得学什么干什么都很容易,一看就会,一看就懂。而他一直没能弄懂的就是,看着会做和实际会操作是两回事,会做和做好又是两回事,做好与做精又有很大差别,做精一件事与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很多事又是两个概念。所以这种人常常停留在事物表面,不能很好的发现事物本真,同样也错过一个个发展机遇。

我们不难看出,做事善始善终只是优秀职场人士的优秀品质之一,当然也是做老板的宝贵品质。但是,如果成功创业做老板,仅仅有善始善终的品质还远远不够。做好一个老板,还需要有战略选择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超乎常人的冒险精神,勇于创新不走寻常路的精神……

“善始善终”的下一句是什么

不是下一句,而是上句。 原句是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出自:《庄子・大宗师》意思: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典 故: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他能应付各种情况并能善始善终。造句: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善始善终,这种精神很可贵。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兵。做事情不能有头无尾,因为只有善始善终了,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任何工作都要善始善终,决不能虎头蛇尾。办任何一件事都要善始善终,切不可龙头蛇尾,有始无终。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