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章邯究竟是怎么死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秦将章邯的实力究竟如何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历史上章邯究竟是怎么死的,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朝末年,秦二世昏庸无能,赵高把持朝政,为非作歹,民不聊生,致使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这其中,陈胜、项羽和刘邦的起义军几乎是这些乌合之众中的佼佼者,一路直奔咸阳城,威胁着秦朝的统治。在赵高的把持之下,秦朝已无大将,唯一能抵御起义军的,就剩章邯了。可以说,章邯是秦朝的军事支柱,也是整个秦朝的最后一员能够上阵杀敌的大将。

章邯,秦朝末年著名将领。尽管秦二世昏庸,但是身为武将,他时刻牢记这自己的使命,保家卫国。章邯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打败了陈胜的起义军和其他的地方武装势力。但是,和刘邦项羽率领的汉军对阵的时候,屡次失利。

章邯是怎么死的?章邯死的原因

楚王项羽打败秦国后,就将秦国土地三分,章邯得到其一,号为雍王。建都废丘,并实行政策,使得废丘得以在战后,迅速恢复生产力,在楚汉争霸中拥有一战之力。

而当楚汉争霸后期,刘邦自蜀地开始休养生息,并且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经过连年征战,多年休养,汉军实力比之从前突飞猛进。在公元206年,也就是刘邦建国前夕,章邯与刘邦率领的汉军在陈仓作战。

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保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章邯于废丘。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被刘邦大将韩信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

英雄末路,章邯没有死在战场之上,而是死在了自己的剑下。城破之后,不能够忍受当俘虏的苦楚,所以,章邯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死在自己手中,或许,这对章邯来说,是一种体面吧。

秦将章邯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巨鹿一战项羽虽然取得大胜,但确实没有给章邯部队造成巨大损失,也不至于让章邯毫无还手之力,因为这个时候章邯手里依然还有20万的部队,章邯足以和项羽抵抗一段时间,因为当时项羽击败的是王离的部队,既然章邯没有受到什么损失,那么在尚有力量的情况下,章邯为何却投降了项羽呢?

  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

  实际上当时“巨鹿之战”章邯虽然损失二十余万秦军,但是在他手里还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如此庞大的军队完全足以和项羽继续对抗(这一点后面阐述)。真正促成章邯投降项羽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

  显而易见,这就是“宦官干政”带来的政治恶果。巨鹿之战失败以后,章邯受到秦二世的责罚,这个时候秦国政治上也发生了巨变,丞相李斯已经被赵高冤杀,指鹿为马以后的赵高俨然成为凌驾于秦二世之上的“太上皇”。

  当时巨鹿之战失败以后,章邯因为受到秦二世的责骂,连忙派遣自己的长史司马欣前往咸阳,司马欣带着一个什么使命呢?就是通过赵高希望得到秦二世的宽恕。但是到了咸阳以后司马欣面对的却是赵高的闭门不见。

  赵高这个人,你说他不聪明,他也不能爬到这个位置上。但你说他聪明,但是面对秦国即将分崩离析的局面,他依然大玩权术,最终导致引火自焚。他当时的心思很奇怪,不仅不见司马欣,还派人去追杀司马欣,实在没有看懂他这是什么操作,倘若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也大可不必这样做,总之这一昏招彻底逼反了章邯。

  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

  逃回去以后的司马欣于是劝说章邯投降项羽。

  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史记·项羽本纪》

  同时间,陈余也给章邯送来一封书信劝说他投降项羽:

  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史记·项羽本纪》

  正由于来自于赵高的政治迫害,最终促成了章邯决定投降项羽以自保。而章邯的倒戈震动秦国朝野,加快了秦国垮台的速度,直接促成秦国政治上的巨变。当时章邯倒戈的消息传回咸阳后,赵高连忙将这件事压了下去,不让秦二世知道,又怕这件事连累到自己,于是称病不朝。

  高前数言“关东盗毋能为也”,及项羽虏秦将王离等钜鹿下而前,章邯等军数却,上书请益助,燕、赵、齐、楚、韩、魏皆立为王,自关以东,大氐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但这件事最终还是被秦二世知道,于是秦二世派人去责备赵高,“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这让神经过敏的赵高决定发动政变,最终杀死秦二世。可以说,章邯的投降标志着秦朝的彻底终结。

  巨鹿之战后的章邯实力

  即便是巨鹿之战以后,章邯依然还有实力和项羽一争高下,在巨鹿之战前,秦军总兵力拥有40万,分别由王离和章邯率领。当时的布防情况是:

  王离率领二十万边防军从北方南下进攻赵国,并包围了巨鹿,按照历史记载,当时进攻赵国的主力是王离部队(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

  而章邯刚刚在南方击败了楚军将领项梁,于是北上和王离一起夹攻赵国,形成南北合围之势(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於钜鹿)。

章邯作为秦朝最后的猛将,最终是败在了哪个人的手里

公元前230年,秦国消灭韩国,正式开始了秦灭六国之战。在10年时间内,秦国陆续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六国,从而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秦朝建立的过程中,王翦、王贲、李信、蒙恬等名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秦朝建立后,王翦和王贲逐渐退隐,蒙恬则在公元前210年,也即秦始皇嬴政去世后被秦二世胡亥赐死。在此基础上,秦朝末年也出现了武将匮乏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章邯临危受命,逐渐成为秦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章邯受命率骊山刑徒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又陆续攻灭起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如果让章邯继续胜利下去的话,秦朝很可能不会在公元前207年走向灭亡。对于章邯来说,最终在巨鹿之战中败给了项羽,又在秦朝灭亡后败给了刘邦。那么,问题来了,章邯作为秦王朝最后的名将,最终是什么结局呢?

首先,在秦始皇嬴政在位时,章邯的官职是少府,这主要负责皇宫内部的事务。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章邯原本不是一位武将,更没有像王离、蒙恬一样出自武将家族。但是,章邯最后的表现,却无愧于一位名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突然病逝。在其去世后,赵高和李斯合谋,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军,扶持秦二世胡亥即位。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杀戮大臣,假借罪名互相株连。而这,自然导致秦朝人才匮乏和凋零,从而无力平叛之后风起云涌的起义。众所周知,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而山东六国的后人,更是纷纷起兵,以此响应陈胜。武臣赵歇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刘邦在沛县起义,项梁(项羽的叔父)在会稽起兵。各路人马以讨伐秦朝为名,相互联合起来向秦朝朝廷进军。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陈胜派遣的周文等将领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大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秦二世胡亥非常惊慌。虽然秦朝兵力众多,但是,秦朝的主力还是在边境地区,比如在上郡等地,蒙恬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