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是什么意思(砼怎么读什么意思 砼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砼怎么读什么意思 砼的意思

1、砼,汉语二级字,读作(tóng)。

2、砼是混凝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3、因为砼的发音不是按照汉语来的,是根据外语音译而来。混凝土法文“Béton”,德国“Beton”,俄文“бетон” ,音译过来就是“必痛”,再加上混凝土本来就是个外来,所以自然而然的,中文发音就这样发音了。

砼是什么意思

混凝土。

砼拼音tóng

五笔DWAG,仓颉MROM,郑码GOBI,四角18612

结构左右,电码4279,区位7737

部首石部,部外笔画5画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素砼 

指单纯的混凝土。

2、砼柱 

混凝土。

3、砼梁 

简介砼tóng 混凝土的意思。

4、砼浇筑 

砼浇筑指混凝土浇筑,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

5、防水砼 

俗称防水水泥,又称特种水泥。

砼是什么意思 砼字怎么解释

1、砼,汉语词语,拼音tóng,混凝土的同义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2、砼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创造的。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砼代表什么意思

学工科,特别是学土木工程有关专业的,以及从事土建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预决算的人士,免不了经常要跟“砼”(tong)字打交道。说起这个“砼”字,还真有点说头。
“砼”与“混凝土”同义;它的读音为“tóng”(与“铜”字的读音一样)。“混凝土”通常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和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砼”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国古代并未发明、生产过“水泥”(尽管火山爆发,有可能产生天然水泥),也就谈不上“混凝土”的应用了。因此它的发明只可能属于“近、现代发明”。
“砼”字的发明,可算是一项不小的发明,因为它在许多场合下可替代“混凝土”,起到“一字顶三字”的作用,这就了不得了:
你想,写“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共计30划,改用“砼”字只写10划;这会给听课时需记笔记的学生,日常反复写这个词的大量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工人等,提供多大的便利啊。
在有关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编制中,“混凝土”三个字会频繁地遇到。有个替代字,会让技术人员,以及描图员等辅助人员省下多少事?特别是在那电脑、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未诞生或普及的年代里。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
这个新字创造得很巧妙,也很有道理:把“砼”字拆成三个字,就成为“人、工、石”,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如把它拆成两个字,是“仝石”,而“仝”是“同”的异体字,“仝石”可以理解为,混凝土与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
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在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土木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堤坝、海港、市政卫生、农田水利、人防工程等,因此此事在工程界的影响不小。
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后来,在图纸、技术文件中又流行起“钅仝”字(金字旁,右边一个“仝”字),用于替代“钢筋混凝土”五个字。不过这个字,造字的道理不充分,所以未被正式批准、推广,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砼的意思

“砼”是混凝土的简称。是由人、工、石这三个字组成的,意思就是人工制造的石头,用来形容混凝土硬度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