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论文(西方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西方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哲学是唯一的。

不管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哲学的本质都是唯一的,基础的客观的自然物质与意识原理的基础意义上的提升,概念的形成于物质的相。这些都是自然物质本质的体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合一。

哲学的内涵是物质的显相,哲学的外延是科学。

人是哲学形成概念物质的元素。

人性的矛盾,是物质集中的原理。

没有唯美的哲学,它是抽象的实践。

……

学习西方哲学和学习中国哲学,有哪些区别

说说我个人学习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吧。

年轻的时候,桌案上放的基本上是西方哲学的书,《西方哲学史》、《古希腊哲学》、《逻辑学》等等,每天工作之余就是看书和写读书笔记,并按论文的格式写了不少文章。

这一段学习西方哲学的经历,给我的感受有两个:

一个是纯粹的思辨,任何事物、事情都不自觉地指向本原,都试图从现象去看到本质,整个人的大脑总是活跃的,可以说,任何清醒的时候都在思考,思维逻辑很强。

另一个是怀疑精神,对于西方先哲,虽然尊敬,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意识很强烈,对于任何权威都敢于怀疑甚至反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学习之后,机缘巧合,自己放弃了西方哲学的学习,转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也有一些感受。

其一,学习传统文化不用思辨和怀疑,多数是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应当怎样改正,就如同“见贤思齐“一样,尽可能地向古圣先贤靠拢。其二,学习实际上是修身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做最好的自己。

总的说来,西方哲学的学习是“用脑“,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用心“,一个是智,一个是心,不构成矛盾冲突,可以并存。

如何看懂《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这本书

谢邀。对于,“如何看懂《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一书”感想如下。

首先,我们会思考哲学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它,一般人认为,哲学就是异想天开说费话,没有科学对创富那么务实有效。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哲学是从不同视角对问题进行严肃的逻辑推想,得都疏路同归的实象认识,可以让我们生活作息有指南针做向导,不迷茫有自信。并且能够懂得人生的全部意义和终极使命。另外学好哲学,就是掌握啦打开所有方便之门的金钥匙。

哲学是人类对所有存在认知的最净练的好方法,这个认知史程也是分阶段的,最早可称为哲学开始学习讨论的是在古希腊,这应做为哲学的源头看待,所以叫古典哲学,而从整个罗马时代来说,这时的哲学在神学的荫蔽下,称为第二阶段,哲学的第三阶段是从文艺复兴至今。而《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是汇编啦从19世纪末以来的西方哲学大家的部分哲学学说文本,其中的论著不乏非常精彩之处,让人顿开茅塞,受益菲浅。我们看的时候,应该不偏不倚的去领会,不同的哲学家,其实是在说一件事,就是哲学,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最后,我们要感谢那些如《西游记》里取经译经的唐僧那样,辛勤翻译西方哲学论著的大师们,使我等不需跋山涉水就能看到智慧的光茫,真是三生有幸。另外,对哲学不必深究看看就行,因为我们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为何西方哲学是关注真理,而亚洲哲学是研究关系网

西方哲学关注真理???否!西方哲学关注的是森林法则,强者生存,弱者灭亡。关注的是既黑即白,只有我是你非,我白你黑,我对你错。西方更注重研究关糸,它是通过西方价值观,诱导你思想上认从。西方不研究关糸那来的八国联軍进北京?那来的联合国軍侵略朝鲜?不研究关系学,那来的北约?那来的五眼联盟?不研究关糸那来的七国集团,?又那来的美英法德加澳一起围堵中国????鬼才相信西方不研究关糸学!而中国哲学恰恰缺少这些,我们研究的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研究的是中庸之道,就是没有注重研究真正的关糸学。

哲学是什么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是什么

《中华智慧学与西方哲学的内核沟通与应用》

中华有(智)慧学,西方有哲学。这两种方法他都需要关注我们人本身,关注人与天地宇宙万物的关系。我们选择一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一下中国的智慧学与西方哲学他们的同异。

我们选择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这一对关系来进行讨论一下。

现在人很喜欢说创造力,中国人对于创造力的有自己的奥妙方法。

创造力,一个是保持人的本来先天状态,另一个就是后天知识的学习。保持先天的状态,这叫圆照法界,这样会让你突破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

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他能突破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他也能够连通法界,具有这种智慧的人,西方人是无法了解的。

当我们的心能够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真心,有回光返照的作用,这种作用它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我们普通的人,也有这种现象,但是,老百姓天天用,但不知道这个奥妙,比如我们的回忆、记忆,这会让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在我们心里能够时光倒流,这是我们本性的一种妙明作用。没有经过智慧的训练,无法把握这种妙德妙智现象。

佛法中的理性思维更是不可思议,他直接就叫理法界,能够做到理与事无碍。佛法中的直觉,能够对身心世界能够现量了解,所以又叫如实知,不但如实了解自己的身心,而且能够了解无量无边的世界,有形世界,无形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够了解。

对于创造力的这种了解,西方人他会归于感性的认知,但是西方人对于感性的认识没法真正把握。西方人他们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是不是对立的。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对立吗?

就人的感性思维来说,具有现量境,这种现量境有限度吗?现量不加思维的了别,在中华文化中又叫圆照,这种现量境无有限制的。

他可以现前的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国度,也可以是一个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大千世界。大部分人不了解这种真空立体的感性妙明作用,只能在朦朦胧胧中感觉到这种存在。

对于这个感性之真空性体,把握了这个体,与没有觉悟这个体,他们的用法有相当的差别。西方人不了解这种奥妙。不错,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看起来相对,但它们不是对立的。在中华的智慧中,才能解决这种相对性,能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建立智慧的观照。

如何来显现扩大感性认识无限性?

西方的文化中没有这种理法与技术。西方的哲学中也无法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事实上,理性是基于感性的表象进行抽象思维的结果,我们在观察心灵的内容的时候,能够既让感性增上而更加灵敏,又让理性即肯定又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吗?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佛法叫:即空即假即中。每一次空(否定),都会让感性显现一次,感性的显现,就是真性的显现,同时,也会对感知的对象知性,进行否定。处在这种空灵的状态,对事物就能重新照了,就能产性再肯定。如此来观察观照训练自己的思维,这里面就有奥妙。

有什么奥妙呢?西方的哲学中无法对这种奥妙进行究竟的认知。因为这种空灵状态的真性能无限显现,到了一个临界点,他就会产生质变,古人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说:圆湛虚凝道体也,这就是说,对于这种空灵的心体,能够产生正确的整体的把握。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有很多层次。用自己的心体来照了事物,否定肯定,再肯定再否定,所认识的事物就会真性熏习 ,具有不生灭性,思维就会产生质变,对于这种过程,在哲学中无法认识到这种真性存在的妙用,顶多叫辩证法,所以到他们的这种思维方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