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鉴宝行业一落千丈?马未都:和这两个“专家”有很大关
发布时间: 2023-07-11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养藏者富。——收藏界名言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每逢国泰民安的时候,都是各种收藏品屡创新高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人们的需求已经从保护资产和安全,转向了满足兴趣和爱好的需求。

对于古玩市场来说,自古以来就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说法,鉴宝和造假同出一门,很多事情难以辨别。

随着古玩行业的兴起,制假和造假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的古董贩子从走私真古董起家,逐渐步入了贩卖假古董的道路。

更可怕的是,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专业手法的精深,很多不法行当的人也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将造假当成手艺来经营,市面上因而出现了很多以假乱真的古董,不仅骗过很多消费者,连专家都有看走眼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局面就是部分专业人士也参与到这种灰色经营中来,给古玩行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业内黑料恶名出圈

原本关于古玩鉴宝行当里的种种隐秘,往往都只在一个小范围里秘而不宣,然而鉴宝专家蔡国声却将这个黑幕直接撕开,赤条条地展露在大众面前。

展开全文

已年过八旬的蔡国声是位书法家,也是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在鉴宝节目最红火的2009年,他也接到一个栏目的邀请。

当他来到节目的录制现场这才发现,节目组请来的大部分所谓专家不但没有名气,水平还一言难尽。现场只有一个叫黄董宁的人还有点知名度。

蔡老本想自己安分录节目,谁知才来的第一天,他就忍无可忍了。当天有个前来鉴宝的群众拿着一个青石雕刻的释迦摩尼像赶来鉴定,蔡老一眼看出这就是个赝品。结果负责鉴定这件藏品的人刚好是黄董宁,他却说这是一件明朝的古物。

蔡国声为了节目效果没有当场点破,然而他既然德高望重,自然爱惜羽毛。当天中午他趁着午休时间找到了黄董宁,语重心长地想向他求证一下这件事。

然而黄董宁一言不发,却也没有直接反驳蔡国声。等到了下午重新开始录制节目,又来了一个自称手中持有宋朝官窑瓷器花瓶的人,然而这件东西又是交由黄董宁负责鉴定的,他只粗略地看了下瓶底,上面印有年号,就直接说这就是宋朝的东西。

此时,旁边的另一位专家也看不下去了,瓷器瓶底的年号是永乐宣和,都是现代机器雕刻的工艺。永乐宣和都是明代的皇帝年号,这专家连宋明年号都没搞清楚,跑来鉴定那不是胡闹吗?

然而黄董死不悔改百般狡辩,蔡国声愤而离席不与同谋,事后义愤填膺曝光业内各种黑料,这让外人终于窥见了这一行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腌臜之处。

二、鉴真为假低价入货

曾经2009年曾经是古玩行业的一个高峰时段,在这期间国内各个电视台都涌现出了很多鉴宝类的节目,而大量珍贵收藏也自民间重现于世。

应该说,鉴宝类节目推动了古玩行业向大众推广的过程,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以专家身份公然行骗的案例。

曾经有一位所谓的专家对古代书画藏品颇有研究。因而被邀请到节目中作为嘉宾,他就是名噪一时的刘岩。

当时郑州有个市民带来了一件家传画作,据说这是乾隆皇帝亲笔绘制的《嵩阳汉柏图》。刘岩看了画之后便说,这是一幅仿品,不是乾隆的真迹,并且当场给出价格大约在几万元左右。

朱云当然大失所望,然而刘岩让他等录完节目后,私下带着画再来。当晚,朱云带着另外一个朋友和这幅画一起来了刘岩的房间,刘岩在灯下看了一阵说,尽管不是真迹,但是自己还挺喜欢,出价三万问朱云卖不卖。

朱云显出不舍之意,这时刘岩又问,自己在古玩行当里人脉很广,如果朱云愿意可以帮忙找找买家。

朱云答应了。没过多久,刘岩就找到一个愿意出价十七万来买画的人,由于之前有了对比,朱云一听这个价格比三万高了四倍多,马上就卖了。

结果等到2010年年底,一副一模一样的《嵩阳汉柏图》在保利拍卖行拍出了8700万的天价,朱云这才明白自己上了大当。

于是他搜集诸多证据来起诉刘岩,然而,朱云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这在古玩界根本无解,想要胜诉太难了,私下成交无论是取证还是论证都很困难。

所以尽管这件事的事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朱云依然败诉了。

三、真专家背书天价赝品

如果说前面几个都是李鬼,那么其实在如今这种现状下,李逵也“下海”的也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在现代,无论购买什么大宗消费品,除了商品本身以外,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质量证书,古玩和珠宝一类的价值密集型商品更是如此,鉴定书价值万金,这也是专家权威的原因所在。

如果专家不能为这些东西“掌眼”,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谁来买藏品都是为了真货,不是为了他们一通瞎侃听个故事的。然而在这件事之后,整个古玩鉴定界因为他们,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事情的根子出在一个名叫谢根荣的暴发户身上,他靠着在中俄边境倒卖各类纺织品和服装攒下第一桶金。

之后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兴旺,也发现了银行贷款的漏洞,靠着伪造按揭放贷的方式从银行骗贷6.6个亿。

但这还不算完,之后他又看上了古玩行业,因此建造了一个根荣陈列馆,在这个馆里摆放着赝品金缕玉衣。据说这件金缕玉衣的制造成本只有两万,但谢根荣的一番操作,让它直接升值了10多万倍。

谢根荣先是找了几个货真价实的专家,连当时鉴宝专家杨博达都被他招揽了来。按理说这样的专家团队是绝对的权威了,当他们来到根荣陈列馆,当场就给造假的金缕玉衣估价24亿。

可问题来了,当今世界上根本没有过金缕玉衣的成交价,怎么可能就此估价呢?拿到鉴定书后的谢根荣反手就重走诈骗老路,拿着赝品证书去银行骗贷了。

马未都说,“金缕玉衣”案被揭穿之后,直接导致鉴宝专家地位一落千丈,而谢根荣被判无期徒刑。

其实类似的骗局还有很多,我的家乡曾经有个突然因为矿产生意暴富的老板在自己的企业中建立了一个青铜器展览馆。

据说里面陈列的都是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而且有相关专家前来鉴定过,估值都是千万以上。结果我抽空看了一眼,所有青铜器的款识居然都是简体字,于是当场笑了场。

结语

可以说,古玩行当的水太深,很多正直的专家都劝谏过大众,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千万不要涉足,因为几乎所有在这行玩票的都有走眼的时候,更不要说没有基础和学习途径的普通人了。

然而,这一行暴富神话又太多,人们出于贪婪,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如果真的喜爱这一行,不妨认真学习多多观摩,但是切忌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以免得不偿失。另外就是这一行必须得有自己的思维,决不能人云亦云,不要迷信权威,相信常识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