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规曹随,是因为曹参无能吗?刘邦和萧何曹参等人谁更依赖对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萧规曹随,是因为曹参无能吗

并非曹参的能力不如萧何,而是曹参有真正的大智慧。曹参的能力并不逊色于萧何,否则萧何也不会在自己临终的时候举荐曹参为丞相。

之所以“萧规曹随”,因为萧何的各种法令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两人最开始的政治主张就是一样的,并没有冲突。更何况,如果曹参因为与萧何之间的个人恩怨而随便朝令夕改,才是真正的愚蠢无能。

曹参与萧何,都是当年跟随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有功之臣。当时的萧何作为丞相坐镇关中,而曹参尝尝挂帅出征,与高祖一起杀伐四方。不过天下安定以后,身经百战负伤累累的曹参,却位居萧何地位之下,心中未免不快,最终将相失和。

不过有人也认为,当时曹参萧何“将相失和”是怕高祖刘邦疑心,毕竟天下已定,皇帝也不希望将相之间关系太好。

经过多年楚汉争霸,天下荒废,萧何主张清静无为,而这与曹参心中坚持也是一样的,两人在沛县的时候就都主张黄老思想。萧何死后,曹参继承丞相之位也就没有必要违心去更改萧何的法令。

而清静无为就是不能够过多去干涉,如果曹参去随便更改萧何的法令,朝令夕改就是对于无为而治的最大破坏,这对于整个汉朝初期的民力恢复,都是非常不力的。

萧何临终举荐曹参,而曹参拜相恪守萧相旧例,三年里安静守护汉朝江山,留下了“萧规曹随”的美名。

刘邦和萧何曹参等人谁更依赖对方

先说结论:没有萧何曹参等人,刘邦依然能夺取天下。但没有刘邦,萧何曹参等人很难拜相封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刘邦曾言:“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这段话是刘邦用来夸赞功臣的。内容也并没有太夸张。但是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刘邦本身没啥能力,能夺取天下全靠了手下人才厉害,我上我也行。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下刘邦起家的沛县班底最初是个什么水平?主吏掾萧何,屠夫樊哙,狱掾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没有上帝视角的话,你能想象这些人未来能封侯拜相?如果刘邦没有在沛县,这些人未必会全部沉沦。尤其是萧何曹参在乱世中必然是能有一番作为的。但是没有刘邦这个一开始起家就能对他们委以重任的带头大哥。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能有多大?一个人的成就不仅跟自身的智力才华有关,还与经历和机会密不可分。如果没有跟着刘邦的打天下的这段经历,很难讲萧何曹参等人是否还能成长到后来的高度。

但是没有萧何曹参的刘邦大概率还是能混的很好。带出一套新的功臣班底问题不大。为什么?萧何曹参等人只是有专长的人才,而刘邦则是一个在哪都能混的风生水起的创业大佬。刘邦争天下的雄心格局,发掘人才的慧眼,招揽人才的情商,知人善用的判断力和虚心纳谏的决断力,以及驾驭人才的领导力等素质决定了刘邦即使没有出生在沛县,没有一开始就认识萧何曹参等人,他依然有能力建立争夺天下的新班底。也许一开始这个班底的素质比不过萧何曹参。但是有刘邦这个好的带头大哥给机会,未必不能历练出来。而且刘邦招揽人才的能力也可以让他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兴许萧何曹参届时依然会被他招揽,但是因为不是从龙之臣,功劳和地位会低上几个档次。萧何也许只能当郡县级官员,而曹参可能会是吕马童的角色。

曹操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代吗,曹参有什么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名臣,曹参是汉初大将,二人究竟有无血缘关系呢?

谢邀。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曹操,东汉末年人物,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但曹操的祖先到底是谁,司马光和陈寿都没搞清楚,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

袁绍讨曹时曾说“父嵩乞丐携养”,从而点出曹嵩的出身非常卑微,现在普遍认为曹操是夏侯氏的后人。此非无稽之谈,这是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的:“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敦之叔父。”,因此曹操不是曹参后代。而有一知名大学称检测DNA结果出来,曹操与曹参没有关系。

曹操剧照


说完曹操,我们再来说说曹参。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这是曹参的基本情况,到现在可以说是县级干部。和刘邦是很早便认识的。

当初刘邦起兵时,本来推选的是曹参和萧何,但他们两个人不敢做,所以刘邦就当上了沛公。下面有一段对曹参战功的记载:

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①。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②,击之。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击秦司马军砀东,破之,取砀、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章邯车骑。攻爰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③。北救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南救雍丘,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其后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追北①,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秦将杨熊军於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迁为执珪。从攻阳武,下辕、缑氏,绝河津,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从南攻畤,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陷陈②,取宛,虏,尽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
参将兵守景陵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於宁秦①。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於废丘。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脩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
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於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赐食邑平阳。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於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於邬城中②。戚将军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敖仓汉王之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葘。还定济北郡,攻著、漯阴、平原、鬲、卢。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於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

曹参的军人生涯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跟随刘邦灭秦,第二部分是与韩信北上灭诸侯。在这两部分中,曹参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有利于促进统一,为统一北方和灭秦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便开始了他生命的第二部分。

长乐宫中,萧何的死讯传来,人们都惊慌失措,有人欢喜有人愁,萧何治国安天下,萧何死了,这个丞相谁来当呢?曹参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由将入相,汉惠帝大喜过望,曹参便成为了相国。

后来萧规曹随的故事虽然不出名,但也是一个经典。曹参的儿子曹窋(zhuó,琢)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

从中也能看出来曹参的聪明之处,年迈的他其实已经没有了热血,他清楚汉朝初期需要什么,同时又知道自己应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