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弟云松事状(半身不遂最多能活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半身不遂最多能活多少年

我爸半生不遂活了8年,糖尿病并发症,肝肾功能衰竭,走的那天静悄悄的,我妈出门买菜回家才发现我爸已经走了。

我爸生病的时候我才十几岁,他四十多岁才生的我,他退休,我才初中毕业。他自己也是主治医师,但是常年抑郁不得志,所以退休以后就可劲儿地作,天天打牌熬夜,喝酒抽烟,有一天,他去茶馆打麻将,打着打着就一下子倒在了地上,把牌友吓坏了,赶忙叫了个车把他送到医院。

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医生说我爸虽然恢复得不错,但是中风后遗症有可能会导致半身不遂和偏瘫,果不其然,两年多以后,他的手就控制不住地发抖,医生说这属于帕金森氏综合症,再后来,血糖又高,餐前已经十几点了,没办法就送进医院,血糖降是下来了,但是偏瘫这病却让人无能为力,于是又给他买了一个轮椅,我妈推着他偶尔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我爸一辈子刚愎自用,哪怕已经不良于行,依然倔脾气,动不动就任性。

我妈照顾他很吃力,就找了一个保姆,但是保姆嫌我爸身上有异味,没干几天就不辞而别,后来又找了一个男的,男的更没有耐心,半天功夫不到,又走了,折腾了一阵子,还是我妈照顾,如果我爸脾气好一点,说不定活的时间会长一点,很多病都是情绪和生活习惯不好带来的。

我妈是远嫁,两个人结识于医院,我妈是护士,年轻漂亮,追求她的人多,不知道怎么回事,最终她选择了我爸,不顾我外婆和大舅的强烈反对,义无反顾的远走他乡。反正我爸生病期间把我妈折腾得够呛,年纪大了,精力是有限的,虽然我们也时不时的帮忙,但是都有事情,要生存。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妈在照顾。

昨天我在他碑前伫立了好久好久,因为疫情严重,墓园就连纸钱也不准烧,飘也不准挂,我把三炷香点上以后,想到以前那些屎尿屁的破事儿,忍不住泪眼婆娑,如果他听大家一句劝,好好的保养,说不定现在也是身体硬朗的一老头,而不是长眠于此。

其实半身不遂也不是那么可怕,有活几十年的,也有经过治疗痊愈的,这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有关。

农村人为去世的老人开祭是怎么回事祭礼有哪些内容有没有意义

在本地,农村人家里老人去世了,基本上其子女都要为老人举办一场祭礼。不但农村老人去世,其子女要为老人举办这样的祭礼,城镇上不少人家也都要为逝去的老人举办一场祭礼。现代祭礼的内容简单讲就是悼念死者,为死者歌功颂德,真的并不是迷信。

一、祭礼的历史渊源

祭礼的历史很早,最早可见于商朝。到了周朝已发展得,较完善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今天的祭礼已不是迷信的做作,而是追悼、歌颂死者,教育新人敬老、尊老了。

二、祭礼的内容

祭礼的内容很复杂,根据上祭者与亡人生前的关系不同,也有区别。

孝子是举祭者的重心,内容和形式最复杂。也是所有祭的首祭,其他关系祭的内容和形式,在孝子这一祭中都有形式相同、内容有别的表述。下面就以孝子这一祭来概述祭礼的整个过程

【一】祭前的准备工作

1.、祭文、挽联、服状

在开前几写好祭文、挽联、服状。挽联和服状都要张贴好

2.香案

在灵堂内和室外准备的放祭品的桌子,室内一张,室外三张。室内桌子为礼生坐和呈放祭品用,室外桌子是摆放好祭品和祭亭、遗像等。

3.准备祭品

室外:猪、羊、金山、银山、寿星、宝塔、俎豆、安顿好祭所、祭位

一般祭品包括香、茗、酌、箸、馔、羮、腐、果、鲜、鸡、馐、丝面、糕点、帛、松、柏、竹、梅、兰、菊等等

一般有降神(这里的神并真有神,只是人们的精神寄托)、迎神、妥神、送神几处位,奏乐、成服、司樽、盥洗、声炮、鸣金几处所等。

4.编炮

编炮不一定非要火药编炮不可,为了环境卫生,可用电子炮代替。

【二】正式开祭

1.发擂

鸣三次/个短炮,表示祭礼将要开始了。

礼生(从事祭礼的专职人员)分别读:灵輀将驾,祭礼先行,孝堂肃静,执行就位。

以此让帮忙和参加祭礼的人就位。

2.孝子侍立帏内,倾听礼生宣读《就位词》: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韵其音,敬其所亲,爱其所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这里的其是指亡人,道明祭礼的宗旨。

3.就位词读毕,陈设各项

4.升炮、擂鼓、呜金、奏乐

5.礼生宣读《开幕词》

6.礼生宣读《开幕赞》

7.引孝子出帷行省视礼

省视,就是孝子查看一下所陈设的情况怎么样了,省视的时候是要回报的。如堂上叫省牲,那室外带孝子省视的视生就回答给堂上的礼生:博硕肥脂

并赞云:博硕肥腯祭奠呈,爹娘不敬敬何人,生前菽水承欢少,此刻猪羊难报恩。

8.省毕升堂入帷

9.分别至盥洗所、奏乐所、司樽所、声炮所、金鼓所行礼

每到一所,都读赞一首,如到奏乐所,赞云:玉笛幽幽哀乐鸣,孝堂寂寂动哀情。洞箫悲咽增伤痛,鹤唳三更不忍闻。

10.双亲皆亡,先行成服礼

孝子分别穿孝衣、披白巾、披麻、戴冠、扎带、穿草鞋、执杖

这里没有迷信色彩,穿草鞋是以前农村人都穿草鞋,现在不忘那时之苦。孝子每披戴一样东西都要赞诗一首。“赞”是古时的一种文体,以赞美为主。如赞孝衣,赞云:

麻衣不比一般衣,穿在儿身分外凄。今日绵绵思罔极,泪花并作落花飞。

11.单亲殁先行降神礼

亡人已经作古,在炎黄子孙的心里,逝者己经成为见不着的仙神了。明知人死如灯灭,但心里难舍,美其名曰成仙成佛,开祭日祈愿父或母有灵,只为心里自我安慰也。

如其中一首降神赞云:父(娘)亲今日往何方,踪迹寻来竟杳茫。堂上今朝呈祭奠,思亲难禁泪千行。

这就是明知无神而只求心里平衡,并不迷信也。

12.行迎神礼

既然心中希望父或母成为“神仙”,今天是为父或母举行祭礼,当然就要把父或母当“神仙”一样的迎接了。但深知死了死了,哪有什么神,只是心肠罢了。如其中一道迎神赞云:

此日迎神神应通,为何不见我亲容。魂飞万里儿心痛,此后相逢只梦中。

降神礼也好,迎神礼也好,都是要敬香、茗、酌的。但大家都知这只是一种形式,是没有真作用的,只是心肠表达而已。如迎神礼其中有一首赞云:

一杯淡酒敬亭前,跪在亭前泪泣然。今日纵将千杯献,可怜茶酒总空传。

迎神时,都要赞一赞松柏竹梅兰菊的,以此来赞扬亡人在生的高贵品格。如一首赞竹云:

冬春破土夏排云,劲节虚心伴友邻。立地顶天腰杆直,舍身奉献受人钦。

13.升堂升初献礼

【1】在前往灵堂内的路途中,读升堂词:“诣盥洗所勺水浸巾盥洗,司樽所司樽者举杯酌酒,致祭于显考(妣)某公(母)讳某某老大(夫)人之灵柩前鞠躬跪”。

【2】分别敬献香、茗、酌、箸、馔、羹、腐、果、鱼、鸡、馐、丝面、糕点、帛等祭品。

进每样祭品时,都要读一首赞诗。

谁都知道,进献这些祭品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只是孝子对父或母的一片心而已。如赞豆腐云:

灵前献腐表哀衷,死后方知万事空。莲粉有心心独苦,阴阳迥隔路难通。

【3】读祭文

我们这里祭父母的祭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