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才女,发誓:无潘安之貌不嫁,嫁给一个帅哥后,一年就死
发布时间: 2023-07-06

导读:一个人的外貌很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都是通过外貌来获得的,正如《战国策》中所写:“睹貌而相悦,人之情也!”不过过于注重外貌,而忽略其他,也是错误的,正如孔子所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在古代,因为过于注重外貌而导致悲剧的事情,时有发生,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两则,发生在明朝时期的真实故事。

女子千里寻才子,见到之后却投水自尽

明朝大才子汤显祖,才高八斗,著作等身,他的代表作《牡丹亭》脍炙人口,被人们广为传颂,汤显祖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了很多文学少女心中的偶像。当时在内江(今四川省内江市)有一个年轻女子,她才貌双全,心高气傲,一直想找一个大才子嫁了,因此对于普通人的提亲,她置之不理。

这个女子在阅读了《牡丹亭》之后,彻底被作者汤显祖的才华所吸引,认为能写出如此精妙文章,浪漫爱情的汤显祖,一定是一个玉树临风,年轻有为的“翩翩浊世佳公子”。自己嫁给这样的男人才不枉此生,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想要的幸福。

当时汤显祖在杭州西湖附近居住,这个内江的女子,为了见偶像汤显祖一面,居然不远千里来到了西湖汤显祖的家中。女子本来打算见到汤显祖之后,就留下来不走了,哪怕不能嫁给汤显祖,在汤显祖家里做个铺床叠被,端茶倒水的丫鬟都行。

可是当她亲眼看见汤显祖之后,她的所有憧憬和梦想,在这一刻彻底破灭 。因为她发现汤显祖不是心目中风流倜傥的年轻才子,而是一个老态龙钟,满脸皱纹,弯腰拄着拐杖走路的老头子。

女子见状万念俱灰,她哭着说:“汤显祖是我这一生最倾慕的才子,我本来打算嫁给他,和他白头偕老,为他生儿育女,谁知他居然如此衰老丑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说完,女子跳入西湖自尽身亡。

才女遇渣男,一见帅哥误终身!

无独有偶,在万历年间,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东部地区)有一个叫做张红桥的才女,她出身书香门第,聪颖美丽,诗词书画俱佳。张红桥成年之后,当地的豪门巨族争相来她家提亲,但是都被张红桥拒绝。

张红桥对父母说:“我要嫁的人,不用家财万贯,只要有李谪仙(李白)的才华,潘安的容貌就行了。”当时福清县(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县)有一才子,名叫林鸿道,此人貌若潘安,才华横溢,风流成性。林鸿道因为有事路过闽县,正好在张红桥家东边住了下来,林鸿道在楼上看见张红桥美如天仙,顿时心猿意马。于是马上写了一首情诗,请一个老太太送给了张红桥。

张红桥听了老太太的介绍,知道写诗的人就在对面楼上,她抬头一望,看见一个英俊的书生在楼上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心里就有了几分欢喜。张红桥看了诗歌后,觉得林鸿道的情诗虽然写得很肉麻,但是引经据典,才气纵横,低声说道:“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如意郎君吗?”张红桥马上回诗一首,写完又让老太太送给了林鸿道。

二人就这样通过诗歌传递情愫,一个月后,两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林鸿道当时已经有了妻室,但是他贪图张红桥的美色,就隐瞒了自己已婚的经历,做了张家的上门女婿。婚后夫妻二人吟诗作赋,对弈品茗,可说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张红桥对林鸿道爱得很深,觉得两人会一生厮守,永不分离。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风流惯了的林鸿道对张红桥感到厌倦了,于是找了个借口,说是要到金陵(南京)去游学,过半年就回来,然后就一去不复返了。林鸿道走后再无音讯,痴情的张红桥对林鸿道思念不已,却始终不见林鸿道回来,不久后抑郁而死。由此看来,以貌取人,真的要不得啊!

参考资料:《暇老斋杂记》 《哤语》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