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这个姓氏是从哪里来的?老人说2022年是“甲田十分,十马运粮,八人分两饼”是好是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田这个姓氏是从哪里来的

田姓源远流长,简言之,其来源主要有二:一为出自妫姓,系妫满之后,由陈氏而改。相传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居住在妫纳河边,其后世子孙便有以地为姓的,称妫姓。周武王灭商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帝舜的后裔妫满,并把女儿嫁给妫满,封他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至胡公满十世孙妫完,陈国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王位的斗争,妫完怕株连,便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掌管制造器械的官)。因妫完食邑于田,其后世遂以食邑地为氏,改姓田。所以,田完是田氏的受姓始祖。田氏后人在齐国的发展相当顺利,逐渐成为齐国最有权势的公族。到田和当政后,自立为君。三传至齐威王时,国力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二为由黄姓所改。明朝初年有辅佐惠帝的黄子澄,因削诸藩之权,而引起了靖难之祸,黄子澄被俘获,不屈而死,他的儿子为避祸而更名换姓为田终,迁居今湖北咸宁一带,后子孙也以田为姓。田姓郡望主要有北平郡(今天津、河北遵化一带)、雁门郡(今山西代县附近)、京兆郡(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平凉郡(今甘肃平凉附近)、太原郡(今山西太原及附近)、河南郡(今河南洛阳附近)、天水郡(今甘肃天水一带)等。田姓的堂号为“北平”、“雁门”、“紫荆”等。田氏的最初发源地是在今山东省境内,而且、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其地位非常显赫。自秦吞并齐国以后,田姓最初开始向西、北之地迁移。汉初,田氏贵族,曾先后裂地称王,但不久均被消灭。汉高祖为了进一步消除各地反叛势力,维护汉朝统治,采纳娄敬之建议,强迁关东豪族于关中的阳陵(今陕西高陵西南),田氏贵族也被迫迁入此地,后成为“京兆”一带望族。再后,田氏族人又有迁徙至北平(今河北、天津一带),故以“北平”为堂号,并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唐代宗时,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其后子孙以地为其堂号。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这段时间里,田姓的郡望又有信都(今河北冀县)、范阳(今河北定兴县南固镇)、颍川(今河南许昌)、汝阻(今安徽阜阳)、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易州(今河北易县)、汾州(今山西隰县)、兖州(今山东兖州)等地。由此可见,汉至隋唐之际,田姓已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宋时,田氏南迁于福建、广东等地。明、清之际,田姓便播及大江南北广大区域。参考文献:《百家姓探源》

老人说2022年是“甲田十分,十马运粮,八人分两饼”是好是坏

甲田十分,十马运粮,八人分两饼,有意思。

2022年,“甲田十分,十马运粮”,从这八个字就可以知道,正月初十是甲午日。甲上是田,马是午,都与十相关,就是初十甲午日。

田越多越好,马也是越多越好,2022年田多马多,就是干活的人少了,分饼的人多了。

八人分两饼,说的是初八逢壬,初二逢丙。壬者人也,丙者饼也。其实2022年可不止两饼,有14个饼,14个饼8个人分,都吃的饱饱的。

农历看这些都看前十二天,十二生肖走一圈。初二丙十二也是丙,加一块十四个饼,初八壬,八个人吃十四饼,绰绰有余嘛!

十分田只有八个人干,说明种田的人少了,好在十分田还有十匹马运粮,加上机械化,干活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田姓的起源是什么田姓祖先是谁

田姓始祖:田完(陈完)

田姓源出有:

1.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田仆上士十有二人。”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

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姚姓与妫姓, 舜帝有虞氏后裔,此为汉族田姓的大源流。

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国官吏妫完(田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舜帝以姚为姓,其后子孙即以父姓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姚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

4.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

在许田之管理吏员、仆役中,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称许田氏,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许氏等,该支田氏古音读作diàn(ㄉㄧㄢˋ),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妫陈之田无任何关联。

5.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桑田,是西周时期虢国之邑,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其地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有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虢地。”

虢国灭亡后,其地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桑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6.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熊弃疾(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的支庶孙,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7.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史籍《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晋迁于新田。”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世代相传至今。

8.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辅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黄湜,因他提出了废削诸藩之权,引发了靖难之祸。黄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

黄湜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田》字笔画、笔顺、笔划 - 田字怎么写

一、田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竖、横。

二、田的拼音:tián

三、田的释义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棉~。

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盐~。

3.同“佃(tián)”。

4.同“畋”。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田园 种田 田里 水田 田野 心田 油田 梯田 田地 稻田 田埂 田塍 气田 坝田

1、油田

指可供开采的石油层分布地区。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

2、稻田

生长水稻的水田。

3、田埂

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并蓄水。

4、田塍

田埂。

5、坝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