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流泪的样子(7岁的儿子了解到人类地球太阳等都是有限的生命会流泪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7岁的儿子了解到人类地球太阳等都是有限的生命会流泪怎么办

你好,孩子感受到生命有限会流泪,这本质上是孩子对逝去、对死亡感到遗憾,感到难过。

这就牵扯出了一个话题:死亡教育。这时,也是家长进行死亡教育的好时机。

我们中国人很忌讳谈死亡,且不说对孩子,即便我们成年人之间也很忌讳这个话题。而欧美国家很重视死亡教育,在幼儿园就有相应的课程。还有许多探讨死亡的绘本和专业书籍,给幼儿和成年人阅读。

有本书叫《温暖消逝》,是学者迈克尔·雷明和乔治·迪金森写的。两人研究死亡相关问题40多年。他们在书中表达了一个观念: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死亡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生命的过程。没有死亡,生命也不完整。

人这一生终会面对死亡,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非常有必要。

那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死亡就是死亡,不要粉饰,科学诚实

成年人往往觉得让孩子过早知道死亡的真相太过残酷。于是就编故事。

比如我家:

有一次在图书馆读到绘本《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这本书讲两个外婆从互相照顾到最后离开的故事。

孩子听后大哭,说怕自己的外婆也死掉,就再也见不到了。孩儿她爸立马把书拿走,不让读了。还告诉孩子,一个人死亡,只是去到了另一个世界生活,比如天堂。

自此,孩子就不停地问:另一个世界啥样?都有啥?那段时间还特别喜欢鬼怪故事,虽然害怕,但她抑制不住自己对“另一个世界”的好奇。总想了解更多。

而在幼儿园,老师有次说:人死了会变成星星。孩子回来后大哭:天上那么多星星,将来我的亲人死了,又怎么知道哪颗是亲人?我该咋办?

这些解释把孩子都搞乱了。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大人编的故事、或模棱两可的回答,会让孩子产生联想,继而产生更多的恐惧和疑虑。

所以,《温暖消逝》这本书说:死亡教育要诚实、坦诚。

不用抽象词语,也不用比喻,就实实在在地告诉孩子,死亡就是心脏停止跳动,身体不再能用了。

还可以利用一些绘本和科普书籍、视频等,来告诉孩子生命的过程。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

这些书让孩子明白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过多的恐惧,相信什么鬼啊,灵魂类的;也不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沉寂其中出不来。

我们不要小瞧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要觉得事实残酷。其实事实是一切中最可靠的,虚幻的东西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反而让孩子更苦恼。

最终,当孩子了解这一切,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他会更珍惜拥有、更热爱生命。

2 如何疏解孩子感受到的痛苦

死亡虽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死亡确实会给人带来痛苦,无论对于逝者还是他身边的亲人。

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谢利·卡根有本书叫《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这本书里说人之所以回避、害怕死亡,是因为“死亡剥夺理论”:

人死之后,就不能再享受世间美好,而活着的人也因逝者的离开损失了一些东西。这样看来,死亡剥夺了人的快乐。

孩子感受到生命终将逝去,会为逝去的生命难过,也为自己自己难过。

为了不让孩子难过,很多家长会粉饰死亡。我们前面说过,这不可取。

我觉得可以在以下这两方面引导。

  • 我们无能为力,生命中总有我们无能为力的事,你得接受。

动画片《布鲁伊:模仿》这一集中,布鲁伊和爸爸散步,在树下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布鲁伊把它带到动物诊所,医生却没能救得了小鸟。

爸爸对布鲁伊说,很遗憾,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束手无策。

布鲁伊很伤心,然后回家后,他开始不停地模仿、重复这个情节。

最后,经过这不完美的一天后,妈妈问他:这不是你要的结果对吗?

他说:没关系。我知道,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束手无策。

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也通过游戏的方式排解了无能为力带来的感觉。

死亡就是这样一件我们令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孩子需要接受并且会排解这种感觉。

7岁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小宝宝的假装游戏,他可能不玩儿了。但可以给孩子看一些书。

比如《夏洛特的网》,虽然蜘蛛夏洛特厉害到可以救下小猪,但它还是要面临死亡。而其他动物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生命也在延续。我们只能接受死亡,继续前进。

多读书,让这样的场景在孩子心中预演,次数多了,孩子便能理解、接受。

其实无论布鲁伊的模仿游戏,还是读书,都是在行为上或大脑中,逐渐接近一件让自己感觉不那么好的事。在安全的范围内,得以反复体验这种情绪,最终直到自己能够驾驭。这也是疗愈的一种方式。这在《3-5岁幼儿为何问个不停》这本儿童心理书籍书中反复提及。

如果孩子在六岁以下,可以学学欧美国家的幼儿园。

在这些幼儿园教师会让孩子们玩假装游戏,假装死亡,假装亲人死亡,假装宠物死亡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这种情绪,在大脑中预演场景。将来真的有这一刻,他们就更能接受。

  • 我们得继续生活,如果我们带着逝去之人给过的美好,那么他们真的在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这跟我们第一点说的并不冲突。

当我们提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是在指一个特定的形体,也在指在这个形体中蕴藏的思想。

此人的身体、经历过的事情、读过的书、创造的东西等,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人本身。当身体逝去,他在这个世界的痕迹并不曾被抹去。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提出“模因”的概念。它不同于基因,用非遗传的方式传递和繁衍社会文化。

我们作为人,当我们产生了思想,传递了文化概念,就产生了模因。好的模因被四处传播。一个人产生的模因越高质、越多,此人在世间就越有生命里。哪怕将来他死去,那么他也在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所以,现在很多文化学者、心理学家、甚至脑科学家都认同这一观点:如果一个人留下的思想、观点,频频被人提起,那么他便在这世上活得生机勃勃。

迪士尼动画《寻梦环游记》里描述了两种死亡:一种是身体的,一种是被人遗忘。

当身体死亡,灵魂会来到亡灵世界。但等这个人不再被活着的人记起,他便彻底消亡了。这个设定一部分参照了古老传说,一部分参照上面的观点。

儿童绘本《獾的礼物》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獾死后,动物朋友们很伤心,但他们想起了獾留给自己的东西,便不再难过了。因为这些记忆会温暖他们今后的时光,就像獾陪在身边一样。

这种说法也教孩子:勇敢地继续生活。

在世间留下自己的模因,携带着逝者的模因,激励自己、温暖自己。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结起来就是:

  • 孩子对生命短暂感到伤心,家长可以趁机进行死亡教育;
  • 对死亡不要粉饰,要科学、客观地表述。这样反而会帮助孩子;
  • 死亡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帮孩子纾解痛苦,可以往接受生命中的无能为力和携带者逝者的模因,活出生命意义,两个方面引导。

说点儿自己的碎碎念:

上年我跟我爸说,你好辛苦呀天天劳作,咱家也不需要你挣钱了,你歇着吧。他说:总歇着,不开心。人都得劳动几天,歇几天。有辛苦才显得休息可贵。

这话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