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虞舜夏禹,他们是氏族社会为何会出现禅让?黄帝之后的四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真的都是黄帝的后代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尧虞舜夏禹,他们是氏族社会为何会出现禅让

??唐尧虞舜夏禹,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都是我们共同的祖先,禅让,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德仁兼备。

唐尧,公元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诞生在唐地伊祁山,母亲帝喾次妃陈安锋氏女庆都。祁姓,名放勋,号陶唐,隘曰尧。

尧生于丹陵,养在母亲家一一伊侯之国,后迁于祁地,所以也称尧为伊祁氏,尧以祁为姓,十三岁辅助佐挚,十五岁在唐县受封为唐侯,成为陶唐氏首领。二十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尧的品质和才智俱是非凡绝伦,其仁如天,共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首先使族人团结,因而天下安宁,协和万邦。唐尧在位七十年,九十岁禅让于舜,一百一十八岁时去世。

尧禅位于舜的传说,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尧在七十岁时,感觉到有必要选择继任者,他早就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因此请四岳推荐人选,四岳推荐了舜,舜是经过尧三年的各种各样考察后,尧才决定将辛位禅让于舜的。尧死后,舜在政治上大兴改革,注理水患,凿山通泽,疏导河流,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夏禹,不避前嫌为舜治水,因其父鲧九年治水不力,被尧处死,临死嘱咐禹说,一定要把水治好,为此禹不计前嫌,接替了父亲,他的事迹,三过家门而不入,克己奉公的精神在后世传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千古佳话。???

黄帝之后的四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真的都是黄帝的后代吗

《史记·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确实记载四帝和夏商周都出自黄帝。

黄帝有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昌意的儿子即是五帝之二的颛顼;颛顼的孙子就是夏禹;颛顼的六世孙是五帝之五的帝舜。玄嚣的曾孙即是五帝之三的帝喾,帝喾的儿子有五帝之四的帝尧、商祖契、周祖后稷。秦祖大业的母亲女修也是颛顼的孙女。在另外一些史料中,则认为秦祖少昊即是玄嚣,那么连秦的父系也出自黄帝了。

对于这样的说法,可信度如何呢?实际上,在早期史料中,这些大神很可能都是没关系的。比如《诗经》的《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写的商祖契、周祖后稷都是母亲感应上帝所生,并不出自同一个帝喾。而且商是东方民族、周是西方民族,很可能在商朝中后期之前都没有交集。而随着周灭商,大家的祖先神也到了一块。

这正是顾颉刚先生所谓的“帝系代表的是种族的偶像”。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大国吞并了小国,之后秦汉又进行了大一统。所以为了加强民族融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祖先神从“横的系统”改成“纵的系统”;而最上面的黄帝,则是出自五行神的中央天帝。这样一来五帝的世系终于建成,而其反映的是不过是战国秦汉的民族融合。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大禹是四川人吗他与四川有什么关系

我是头条作者古史微,以先秦史研究为主。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是不请自来。看了已有的十八个回答,还没有作者能提供详细的资料。因此,我决定来回答一下,希望能对题主以及关心这个问题的朋友有所帮助。

题主问题:大禹是四川人吗?他与四川有什么关系?

我的答案:大禹确实为四川人,这是有大量史料支撑的。

一、有关于大禹出生地的史料

夏代的研究,首先要搞清楚夏人的祖源。先秦史料《国语》说:“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这里明确指出夏人以大禹为宗。因此,研究夏的祖源问题,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大禹的出身问题。关于大禹的出生地,最早做出明确记载的是陆贾的《新语·术事》:

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世殊而地绝,法合而度同。

陆贾是西汉初年人,曾追随刘邦。李学勤先生指出:“《新语》作于汉高祖时,《挟书令》尚未解除,所以‘大禹出于西羌’之说一定始于先秦。”(见《走出疑古时代》1993年辽宁大学版,第225页)此后,司马迁亦有类似记载。如《史记》卷15《六国年表》:

禹兴于西羌。(《正义》云:“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駹国,皆西羌。”)

又西汉史家扬雄《蜀王本纪》:

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禹母吞珠,孕禹坼副而生于县。

汉代的广柔县在今四川汶川县的西北。到了东汉时期,大量文献仍然肯定大禹出生在蜀地,如赵晔《吴越春秋·赵王无余外传》说:

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

宋徐天祐注:“(石纽)在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2004年,三峡考古队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发现了一通刻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年)的石碑——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碑铭说:“先人伯杼,匪志慷慨。述禹石纽,汶川之会。”同样肯定禹生石纽之说。

此后,皇甫谧《帝王世纪》、郦道元《水经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都有同样的记载,不须具引。由此可见,从先秦到两汉再到晋唐时期,从古代的巴蜀到吴越再到中原地区,各种古代文献均承认大禹出生于蜀地,这没有疑问。

二、从古代传说来看大禹的出生地问题

由于大禹问题涉及夏族的起源问题,在近年来的夏研究中,有人怀疑四川的大禹传说是后起的。比如有学者说:“如果禹是从四川兴起来到中原为王的话,那么,四川早应该与中原相当密切了。但事实上,四川直到战国时代的秦国灭了蜀国之后,才与北方真正发生密切的联系。……而且中原地区时代最近一些的二里头文化,至今尚未见四川地区有这样发现的报道。“

图为四川羌族举行的大禹祭祀活动

针对这种质疑,李学勤先生从五帝传说的研究入手,指出:

昌意到颛顼这一系出于今四川,并不是蜀人独有的说法,而是古代公认的传说。禹生石纽之说放在这样的背景里,便不是独立的了。

李先生又说:

禹生石纽的传说是很重要的,它反映着古代的历史实际。……我们探讨已为人们淡忘的古史,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材料,吸取各种学科的成果。简单地用荒昧无稽之类语句去否定古史传说,是不能揭示历史真相的。田野考古业已证明,长久以来被认为与中原不通的蜀地,实际同中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图为汶川大禹雕像

三、杜宇:蜀地传说中的大禹形象变形

在蜀地文献中,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记载的古蜀传说与和中原地区流传下来的传说具有强烈的对应性。比如,童书业就认为,古蜀传说中的杜宇就是大禹;鳖灵就是鲧(《古史辨》第七册《自序二》)。历史学家丁山先生就此曾做出更详细的研究,并得到类似的看法。他说:

  所谓开明者,名同于启;所谓杜主者,即社主之字别,而杜宇之宇,音复同于禹。余谓禹生石纽神话,即由“望帝以汶山为牲畜”故事演成,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亦演自止雨神话。故开明,《海内南经》又谓之夏后启。……杜宇教民务农,而《论语》亦称禹尝躬稼;禹凿龙门,而《水经注》亦传杜宇凿巫峡(《江水》);杜宇禅位开明而《史》传禹传位子启。杜宇与禹,开明与启,名义既同,事迹所传,又复一致,是则杜宇历史不得谓非禹所分化,巴蜀遗民亦不得谓非夏后子孙。(见《禹平水土事考》)

由此可见,中原传说与蜀地传说的对应性,再次证明大禹出生在古代蜀地的说法是渊源有自,具有可靠性的。特别是三星堆二个祭祀坑被发现之后,张伦敦先生甚至认为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一尊铜像(三星堆青铜人头像K2:83)可能就是大禹的形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