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内侍卫武功这么厉害,为什么没人刺杀皇帝?明朝的大内侍卫怕锦衣卫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古代大内侍卫武功这么厉害,为什么没人刺杀皇帝

大内侍卫是清朝才有的,而在之前明朝有锦衣卫、元朝有宿卫军、宋朝有禁军、隋唐有十二卫、汉朝有南北军等等,是专门负责皇宫安全的军队,由于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相较于武功是否高强,皇帝其实更为看重他们是否忠心。那么又如何确保他们的忠心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拔极为严谨

由于天子近军直接负责皇帝安全,因此对于这支军队来说,武功是否高低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乃是他们的忠诚度。

△曹丕从虎豹骑中选拔精锐组成“武卫军”

开国皇帝一般会从自己曾经的嫡系部队中,选拔出最为精锐的将士组成一军,再由他们负责自己的安全。例如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便是在“虎豹骑”中选编精锐组成“武卫军”;唐高祖李渊则是从随自己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三万禁军,被称为“元从禁军”。由于这支军队本就为皇帝亲率,忠诚度本就比较高,而从中选拔出来的将士,忠诚度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其他人想要成为禁军,则需要经过重重筛选,不仅要求武功高强,而且对于出身也要进行严格调查。我们以明朝和清朝为例,明朝时期锦衣卫规模比较大,但担任宿卫职责的锦衣卫各级军官,却全部来自于勋贵之后,这群人与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一亡具亡、一损俱损。而清朝的大内侍卫,尤其是内廷侍卫,则全部以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充任。

△锦衣卫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可以说,严格的筛查可以最大限度确保这支军队的忠诚度,他们大多与王朝休戚与共。

管理极为严格

如果说严谨的选拔是基础,那么严格的管理便是根本,只有建立一套健全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才不会使得这支军队最终谋害自己。

△太子刘据持符节也未能调动护北军

通常情况下,负责皇宫安全的军队,其将领全部都是身经百战,且忠心耿耿之人,而最终的兵权,则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也就是说,要调动这支军队,必须拿到皇帝的信物,且必须由执掌军队的将领亲自调动,否则根本调动不了。例如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中,即使太子出面,且拿着调动军队的符节,但仍然无法调动护北军。

此外,为了防止将领作乱,一般情况下皇帝还会采取相互牵制的措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宿卫京城安全的军队划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员执掌,例如隋唐时期的十二卫(唐朝后改为十六卫),便分别由不同人员执掌。二是军队高层分别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人员担任,例如明朝的十团营,由总兵官统领,另以内臣、兵部尚书或都御史各一人为提督。

在这种完备的制度之下,大家相互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没有皇帝的命令,仅凭个人想要调动禁军,极为困难。

待遇极为优厚

毕竟是直接负责皇宫和皇帝安全的军队,为了避免发生动乱,禁军的待遇通常是所有军队中最好的,这样便可以极大避免因底层士兵不满而滋生叛乱。

我们以清朝为例,清朝的宫廷侍卫中,有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内侍卫等,其中距离皇宫和皇帝越近,待遇就越高。按照清朝制度,这些侍卫不仅生活待遇极为优厚,且除了本身俸禄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和恩赏,例如帝后寿诞或扈从出行的话,便通常有相当多的赏赐。

同时,由于御前侍卫更为靠近皇帝,升迁也通常更为容易。在清朝,由侍卫出身而最终得享高官厚禄的便比比皆是,例如索尼、明珠、索额图、隆科多、和珅、肃顺等等。

△和珅便是侍卫出身

优厚的待遇和相对清闲的职能,再加上升迁的便利,这些侍卫岂肯轻易造反?

防卫极为森严

我们一提到皇宫的防卫,总能想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或许略显夸张,但也与实际相距不远。

△皇宫防卫极为严密

而且,皇宫中可不是能够随意走动的,每支军队都有其相应的宿卫地点,是根本不允许轻易越雷池一步的。比如你只是负责守卫宫门的,结果你跑去内廷晃荡,轻者被拿下问罪,重者估计当场就被革杀了。毕竟影视剧中那种飞檐走壁、高来高去的功夫,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在这种严密的防卫下,想要仅凭几人,乃至几十人上百人刺杀皇帝,无异于自寻死路。

造反代价太大

在古代,“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被称为“十恶”。如果一旦行刺皇帝,那可就是“谋反+大逆+谋叛+不道+大不敬”的重罪。

△刺杀皇帝可以诛九族的大罪

对于这些大内侍卫来说,一旦走上造反的“不归路”,牵连的可不止你一人的性命,而是举族都要遭受牵连,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又有多少人会冒着这种风险,去干一件几乎不可能成功之事呢?就算成功刺杀了皇帝,也根本无法获得相对应的好处,


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那是无比尊贵的,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皇帝可谓下足了功夫。有以上这些原因存在,历朝历代根本没有发生过侍卫刺杀皇帝的事情。而就算发生叛乱,也要么是军中高级将领率领军队大规模叛变,例如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或是少部分军官直接倒戈,例如唐朝的神龙政变和唐隆政变等。

明朝的大内侍卫怕锦衣卫么

用现在的话来说,工作性质不同而已。大内侍卫是负责皇上,皇宫,后宫,以及皇权直系王府的安全,用“权利通天”来形容大内侍卫一点也不为过。而对于和工作性质特殊的锦衣卫之间,我想应该没有谁怕谁之说。再说锦衣卫吧,从字面意思来看“锦衣”指精美华丽的衣服,或者显贵者的服装。事实上锦衣卫的前身都尉府“仪鸾司”也是如此,可以说最早的“仪鸾司”锦衣卫相当于当今的“礼宾司”仪仗队。洪武十五年朱氏王朝为了强化统治,裁撤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史上最强特工组织,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可以说鼎盛期的锦衣卫相当于当今的摩萨德,克格勃,CIA,以及国民党的“军统”。最后比较一下,在文字记载里大内侍卫中的武术名家还真不少,如清肃王府的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和太极名家杨露禅,而锦衣卫中却没有听说过哪怕有点名气的高手。说到这里老漁觉得,如果没有朝廷赋予的特殊权利,锦衣卫还真的不是大内侍卫的对手。

(图片来自百度)

大内总管到底都在管着什么


​所谓「大内总管」,正名当作「内务府总管大臣」,在清代属正二品的品级(乾隆十四年前为从二品),无员限,从满洲大臣中选任,管理的事情很多,大抵是宫廷的供奉和文职的铨选、章奏的传递。
现在提到「大内总管」多想到明代的监司,实际内务府这个机构是清代才出现的。清人入关前就设了这一机构,里面的人全用满洲人,入关后明宫内有三十二个卫人投附清廷,府内才加入了汉人,但是康熙年后又将内务府内的的汉人除去,以满洲上三旗的包衣填任。
明代无内务府,自然无「内务府总管大臣」,但类似的职务确实归入宦官,称「二十四衙门」。「二十四衙门」往下分,可以分出「十二监」、「四司」、「八局」。十二监如下,
司礼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禄供应等事;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硃;掌六司;记奏章及诸出纳号簿。
内官监: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窨诸事。
御用监:凡御前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皆造办之;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
司设监:掌卤簿、仪仗、帷幕诸事。
御马监:掌御马、腾骧四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