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之前,真的会派出大将单挑吗?有,但不是你想象的那
发布时间: 2023-07-11

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双方军队对峙的时候,一言不合就先派出大将进行单挑,胜利的一方随即带着士兵进行冲锋。乍一看,这个单挑其实就像给热身一样,先给双方士兵打打气,赢的一方自然士气高涨,输的一方则士气低落。

那么在真实历史上,真的会出现单挑这种情况吗?你别说,还真的有,古代大将单挑不是普遍现象,但也不是说完全就没有。比如《三国志·孙策传》、东汉文人王粲所著的《英雄记》以及《宋史·太祖本纪》中就分别记载了孙策与太史慈,吕布与郭汜,赵匡胤与皇甫晖,单挑的故事。

孙策单挑太史慈

(太史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吕布单挑郭汜吕布杀董卓后,李傕、郭汜攻打长安城,吕布看见西凉军来了,就让手下们先撤,他在城门口单挑郭汜。等到吕、郭对垒时,吕布一矛刺中郭汜,差点要了他的命。幸亏郭汜的保镖拼死营救,郭汜才捡了条命。

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英雄记》

赵匡胤单挑皇甫晖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春天,赵匡胤奉周世宗柴荣命令攻打南唐的清流关。南唐军不敌后周军,南唐军大将皇甫晖便于阵前对赵匡胤说:“我们各为其主,希望你给个机会,等我把阵型摆开了再一决胜负。”赵匡胤笑笑答应了他。待皇甫晖整队出城后,赵匡胤单人单骑抱着马脖子径直上前,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他活捉。

展开全文

除了以上单挑外,其它的典籍中,也有一些关于武将阵前单挑的记载。比如宋朝人周南撰所著的《山房集》中,就详细描述了一场宋军武将与金军武将单挑的故事。

一日,敌(金军)出骁将,垂青丝鞯,握马槊,策马戟手詈玠,求独斗,麾下两将辈出皆歼焉。诟益甚,曰:“此犬彘何以辱我?”,玠未以对。有曹武者,位甚下,未尝以勇闻,请行。玠难之曰:“两将犹不当,子毋重辱我。”武曰:“得公所常自乘马,则无不济矣!”问其故,曰:“敌诚骁果,然吾视其马于回挽间微疵,此成擒易尓."玠解以付之,武骑而出,与之两道驱驰,若无意于格斗者。忽跃身赴之,敌马力猛骤前,急回不能如人意,迟一二步,为武所碎,持其首以归,三军大噪,敌怅解而出。——《山房集》

公元1131年,宋军与金军于陕西宝鸡的和尚原对峙。由于当时宋军仗着易守难攻的地形死守关隘,令金军的多次攻击都没效果,金军统帅就急眼了,派出了一位铠甲鲜明的将领到关口向宋军挑战,说你们躲在关内算什么本事?是大丈夫就出来单挑!

吴玠认为对手太厉害,曹武名不见经传,恐怕难以取胜,就不让他去。不过曹武的一席分析让吴阶改变了心意。他说敌将虽然很勇猛,但是那家伙的马在转弯有点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缺点,如果吴大帅能给自己一匹好马,他有很大把握能砍了对方!吴阶认为曹武说的对,便让曹武骑着自己的好马出战。

待双方开打之后,金将直冲曹武而来,曹武依计划行事,不做应战,转身就往回跑,金将以为曹武怕了,就催马加速急追,曹武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当金将与曹武并身驱驰,贴得很近的时候,曹武抓住机会,突然一个转身,绕到了金将侧翼,而金将的马因为有转身不灵的缺点,没来的及转身,果然就被曹武抓到机会,一榔头敲到了脑袋,将其临阵打死。

金将的死给双方士气带来了很大影响,宋军士气大振,而金军则士气低迷。和尚原之战最终也以宋军胜利告终。前面说了四个例子,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古代确实存在“斗将”,古人在进行战争时,也确实有阵前单挑的现象。单挑这个行为“其来有自”,而并非全是文艺工作者的凭空虚构。

古代军队中,职业官兵比较少,像世袭武将和老兵油子虽然是古代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和中坚力量,但他们数量太少。当时真正在军队中占绝对数量的其实就是临时投军,或者临时通过拉壮丁的方式,吸纳到部队的非职业军人。

这类人因为都是临时拉来凑人数的,没有所谓的军人荣誉,也几乎没有战斗力。如果大部队打了胜仗,这类人能添砖加瓦,如果大部队打了败仗,这类人肯定是逃之夭夭,扰乱军心。所以,古代小规模作战时,武将很有必要在阵来一场单挑。因为一旦挑赢了,会极大的动摇对方非职业军人信心,鼓舞本方非职业军人的士气。这是非常有效果,也很有效率的一种战术。

不过前文也说了,单挑仅限于小打小闹,真的大规模团战时,单挑还是很稀罕的。

其实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也是如此。比如著名的《三国演义》中,军阀们前期之间小打小闹时,武将单挑的描写很多。但后来魏蜀吴三足鼎立,大家都开始玩大战役后,单挑的描写就很少了。像“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是靠的智商取胜,而不是像早期章节那样靠武将单挑就能分胜负。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