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个人资料(这八年,郎平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这八年,郎平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郎平二次执教中国女排前后八年,如今离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这八年,郎平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一,留下了足够辉煌的战绩。

1,2014年世锦赛亚军。

2,2015年世界杯冠军。

3,2016年奥运会冠军。

4,2017年大冠军杯冠军。

5,2018年亚运会冠军。

6,2018年世锦赛季军。

7,2018~2021两次世联赛季军,一次第五名。

8,2019年世界杯冠军。

9,2020年东京奥运会第九名。

二,把中国女排带上了世界一流行列。

郎平二次执教初始,中国女排陷入动荡与低谷,人心不稳,困难重重,郎平硬是励精图治,全身心投入,靠自己的担当、责任、奉献和人格魅力,把中国女排带上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开创了属于中国女排的新的时代。自己也成为既是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四连冠球员,又是世界杯、奥运会冠军教练,世锦赛亚军教练的世界排坛第一人。

三,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励志奋斗,在祖国需要时,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精神,并继承、传承、丰富和发扬了中国女排精神。

2,开阔的国际视野, 先进的执教理念和团队的管理经验,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打造复合型团队和大国家队的赛训方式,培养出了朱婷、袁心玥、 张常宁、龚翔宇、李盈莹等一批优秀球员,捍卫了中国女排的荣誉。

3,郎平虽离任主教练一职,但却给中国女排留下了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正当打之年的队伍,为中国女排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分可贵。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郎平二次执教中国女排结尾虽不完美,但整个过程却足够辉煌,概总用功勋卓著,彪炳史册来定论毫不为过。我们可以质疑东京奥运会这个赛事中国女排失利的败因(作为主教练郎平也公开表示要承担主要责任),但这一切应有度,有范围,只能在东京奥运会范围内探讨,而不能任意扩大外延,或割断历史,不能抹杀郎平执教八年给中国女排做出的贡献,创造的辉煌业绩。

因此,对郎导二次执教这八年,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全面而又完整的,不割裂历史事实,去实事求是的予以评论评价,就事论事,以建设性的分析发现讨论问题为主,既不能完美无瑕,也不能全盘否定。否则,极端评价法对中国女排精神和中国女排历史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这不利于中国女排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也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初衷。

郎平简介

郎平,女,汉族,1960年12月10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前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奥运冠军,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排球学院院长、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1973年4月,郎平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1976年,郎平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978年,郎平入选国家集训队。1981年,郎平随中国女排夺得第3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1982年,郎平随中国队获得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 。1984年,郎平随中国队获得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协助中国女排实现三连冠。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

1995年,郎平被聘为中国女排主教练。1996年,郎平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练“ 。2002年10月,郎平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13年4月25日,郎平被任命为新一届女排国家队主教练。2015年2月1日,郎平获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2016年2月14日,郎平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3月25日,郎平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8月21日,郎平以主教练的身份带领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10月,郎平成为中国“火星大使“。12月,郎平当选2016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教练。12月15日,获得2016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教练奖。2017年2月8日,被评为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郎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1月,任中国奥委会委员。

郎平在排球界的地位怎么样

如果说世界排球的发展是一片灿烂的星空,那郎平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如果说中国排球的发展是一条奔腾的长河,那郎平就是那朵最璀璨的浪花。

现在郎平还战斗在排球事业的第一线,远未到给她下结论的时候,但这两句话,依然没有错。


郎平既是成功的运动员,也是成功的教练员,所以我把她的这两个身份分开来说。

运动员篇

提到中国女排,郎平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名字;提到世界女排,一定会有一个篇章是属于郎平的位置。

据公开资料可查,郎平生于1960年12月10日,1973年4月开始练排球,1978年进了国家队。从排球小白到可以代表国家征战赛场,郎平用了5年时间。

有很多排球运动员,很刻苦、很努力,不缺理想,不乏坚强的意志,汗水流得不比别人少,浑身伤病比谁都多、都重,但终其一生却未入过国家队大门。

差距只在两个字:天赋。

这好像有点宿命论的意思,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国家队的职责是要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展现自己国家的精神风貌、组织指挥能力,展现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技术水准、战术素养等等全方位的综合实力。国家队的人员名额又有限,不可能雨露均沾,当然要优先选择天赋突出的运动员。

郎平是天赋突出的运动员。

身高1米85,摸高可达3.17米,扣球力量达到70公斤。现在看这些数据可能很普通,但这在八十年代的女排队员中,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放在当时的国际上,也是凤毛麟角。

从78年进入国家队,到81年随队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郎平用3年的时间,在天赋的基础上,把技术、意志、精神融入自身,所以郎平能在运动员时代位列世界三大主攻手行列,有“铁榔头”的美誉。

国家第一个三大球世界冠军,给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中国人也能站在最高的舞台上,我们不比任何人差。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做为中国女排这个光荣集体中最重要的一员,郎平和队友们一手创建了“女排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这是做为运动员的郎平给国家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相比起取得几个世界冠军,几连冠,“女排精神”是更宝贵的财富。

1986年,郎平退出现役,但是,人们再提起女排,依然会脱口而出“郎平”这个名字,郎平几乎成了女排的代名词。

从1973年进入排球届,到1986年离开第一线,郎平用13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个传奇。在民众心中形成一个观念:郎平就是女排,女排就是郎平。时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如此。

如果大家觉得国内普通民众、球迷的认知可能会以偏概全,那我们来看看来自国际、来自专业人士的说法。

国际奥委会官微对郎平的评价:“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年受万众顶礼膜拜。只有郎平做到了。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