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赏析(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发布时间: 2023-07-06

白居易为什么写《长恨歌》

作为一代圣君,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传奇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相信我们大部分的印象都来自于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长诗给我们描绘了唐玄宗和杨玉环至死不休爱情故事,也由于这个故事的发生距离白居易写这首诗歌仅仅五十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唐玄宗和杨玉环这一生的旷世奇恋。

唐肃宗(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大家都知道,杨贵妃的衣冠冢就在那里,他们谈起上皇和贵妃的事情都感叹不已,王质夫是皇亲国戚,认为这样大的事情如果不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的被人们忘了,他认为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意思是白居易擅长写情诗,你就试着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吧。白居易欣然允诺,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读到的《长恨歌》。他们三人都是当时的大才子,陈鸿也有一篇《长恨歌传》是以小说的形式描写了他们的故事。

白居易的《长恨歌》重点不是评价唐玄宗的是非功过和杨玉环是不是红颜祸国,而是形象的描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这样的起点一下拔高了这首诗歌的主题,不落俗套。他经过艺术再加工,创造了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只是受困于一个是帝王身份,一个只是帝王身边的一个女人,宠爱太多有失帝王的责任,太少,感情得不到满足。就算他们有着这样至高无上的身份却一样的不得自由,到最后还要背上祸国,误国的罪名,也是令人唏嘘不已。白居易却用自己的感情和想象丰富了这个故事使这个爱情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在叙事上采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着重描写了两人生前死后的依依相恋之情,从“三千宠爱在一身”到“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这生前的深情延续到死别后,“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上天入地也要重温往日的恩情。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出来的的这一艺术形象早就超越了历史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歌中体现的“长恨”成功的使大家产生了对这一爱情悲剧的认同。

白居易不愧是写情诗的高手,这篇《长恨歌》和《琵琶行》感情浓烈,情景交融,句式骈散结合,音节和谐,是古典诗歌中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典范。


《长恨歌》是一篇爱情故事吗你如何理解

长恨是一篇爱情故事,但我不认为它是歌颂李杨爱情的。

长恨是这首叙事诗的主题。是诗人同友人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故事而写的。诗人只是借历史的那一点影子,根据民间传说.街坊歌唱诗化了这个故事。“春宫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这是在讲爱情故事吗?注意“可怜“二字,何等的讽刺,何等的批驳。接下来的安史之乱.马嵬悲剧不就是必然的结果了吗?

从临邛道士起,又何等的荒诞。现实的悲剧,寻找于梦中,寻找于仙境中,岂不搞笑?诗人特地使用了“虚无缥缈间”.“霓裳羽衣舞“等字样,其用意是明显的,深刻的。从乐到悲再到弄玄,诗人反复地渲染,正是诗人深邃的艺术手法,字里行间刻画的都是唐玄宗的自作自受。

从极乐到极悲再到极荒诞,构成了长恨歌的全讽喻过程。

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内容,艺术角度等分析,哪几句感触深

大家好,我是襟亚。老规矩:先回答问题,然后再慢慢解释。

关于《长恨歌》感触深的句子,从内容上我选以下五句:

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3.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5.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从艺术角度上我选下面五句: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我们分别分析这两组选择之前,先从整体上来看一看《长恨歌》这部作品。

《长恨歌》中的许多句子都是我们今天广为熟悉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唐代陈鸿有《长恨歌传》;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升的《长生殿》都是以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的著名作品。

今天,我们在京剧中欣赏的《贵妃醉酒》正是从《长生殿》改编而来的。

《长恨歌》是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大约35岁,文学技法娴熟,叙议结合,语言精炼,佳句迭出。长恨歌》的主题到今天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说表现的是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一说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还有一说是前半部分批评唐玄宗重色误国,后半部分歌颂李杨爱情。

至于到底哪一种才最权威,即便是在学术界至今没有明确观点。我们也只能暂时搁置存疑,接下来看我要说说我个人选这两组句子的原因。

总体来说,从内容上选的句子主要是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意思,让我颇有感触。而从艺术角度上选择的句子,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技巧和韵味上对我造成了良好的心里审美体验。

(一):第一组的五句,从它叙述的内容上引发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李隆基后半生的不作为是令人痛惜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放纵会有招致多么严重的恶果。看到这里我觉得着急,作为后来人,我们知道安史之乱对于中原文明的破坏有多么严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皇帝的懒惰误国而无辜的丢失了宝贵的生命。

2.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军队对于玄宗的不满终于发泄在了杨贵妃的身上,逼急了,没有人还会怜香惜玉。李隆基在政治上的错误行为,终于复出了代价。君王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水中的一叶舟船?

3.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热爱艺术不是李隆基的错,错的是他因此懒政误国。多藏厚亡,甚爱大费,这两句虽然凄惨,也是从辩证角度对李隆基的揭露。

4.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从白居易的笔下来看,杨玉环是非常爱李隆基的。哪怕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听到他的消息还是那么紧张,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女人真挚的爱,还是令人动容的。

5.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这一句充满了女性对于爱情忠贞的单纯认定和向往,或许我也是女子的原因,明知它的不可行而心有戚戚焉。

(二):从对仗、韵律以及情感几个艺术表现方面选择的五句。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夸张和对比手法的使用非常的自然生动,作者写作技巧上的高明令人叹服。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这一句里含着雨霖铃词牌的出处,“伤心”对“肠断”精妙唯美。

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到了中唐,七言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这一句典雅优美的气质已经非同凡响了。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此后,这一句成了忠贞爱情的代名词,说到《长恨歌》中感触深的句子,恐怕少又人会不选上这一句。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末了的这一句,是全文画龙点睛之笔。生而为人孰能无情?有情就会有遗憾不是么?(古汉语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

《长恨歌》的“歌”是一种文体,它歌的是“长恨”,这个“长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情感主旨。李杨的故事被写的婉转动人,但是今天的读者又不能跳出历史独立只看它的爱情价值,所以《长恨歌》带给我们的感受必将是复杂的;而上面所说的对于“长恨”主题的多种理解的产生也是事出有因的。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刚打了几行字不小心按了发送键,接下来免不了手忙脚乱的补救。希望朋友们发文的时候可要小心了,不要出现我今天的这个错误!

(京剧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