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归纳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学生需要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总结了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习语文。

常见多音多义字

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6.疟:发疟(yā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7.看:看(kā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8.行: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 情。

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

1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1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

12.荷:荷(hé)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è)枪实弹的战士。

13.涨:我说她涨(zhǎng)了工资,她就涨(zhàng)红着脸摇头否认。

14.奇:数学中奇(jī)数是最奇(qí)妙的。

15.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成语易错类型

1.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本身就是成语,意思是不了解词语真正的意思,光从字面意思去推测,做出不正确的解释。如:七月流火,本义指天气慢慢转凉,而考生如果不知道这个成语,单从字面上理解,就容易认为是指天气很热。

2.褒贬误用,有些词汇自带情感色彩,表扬或批评,如:他每次和妈妈争执时,总是慷慨激昂。在这里,句子想表达的是贬义,而慷慨激昂是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3.出现重复,成语里包含的意思和句子已有成分重复。如: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本身就是指忍不住笑了,和句子里“笑了”重复,使用不正确。

4.适用对象错误,部分成语使用范围有规定,如:“举案齐眉”只适用于夫妻之间,“不耻下问”专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求教。学生向老师发问,则不适合用。

一词两义的成语

1.息事宁人: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平安相处。

2.细水长流:原比喻力量虽小而坚持不懈必能成功;后以“细水长流”比喻精细安排,长远打算。

3.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也指歪曲法律条文。

4.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或批评,作贬义词;也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

5.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见识广博,应付自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6.战战兢兢:指因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指小心谨慎的样子。

7.眉来眼去:一般指用眉眼传情,多指不正当的勾搭;最初,是用来比喻观赏景色,无贬义。

8.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的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9.隔靴搔痒:原指隔着靴子挠痒;现一般比喻说话做事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10.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初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我整理了一些初中语文常考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用知识点总结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初中语文学习重点

重点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

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

初中语文八种句式作用

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以上就是一些语文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材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