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头条,给雷锋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今日,是学雷锋纪念日。

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重温雷锋事迹

我们依然能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传颂60年仍生生不息的雷锋故事——

《永生的战士》,为何署名波阳?

江西鄱阳县的鄱阳楼为何专设雷锋馆和雷锋影院?

我们就去鄱阳楼,学习雷锋好榜样,了解学雷锋活动是怎样兴起的……

3月3日,记者从芝山东麓拾级而上。沿途,翠绿的树枝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仰头望去,高风俊骨的鄱阳楼矗立山巅,飞檐翘角撑起青天。转回廊,绕亭檞,过曲槛,很快来到鄱阳楼下。县文化旅游集团工作人员引导记者来到四楼彭定安学馆,首先映入眼帘就是永生的战士——雷锋馆。年轻的战士在相片中微笑,照片上有毛主席半个多世纪前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墙上是1963年2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通版刊登《永生的战士》,作者是陈广生和波阳。报眼有罗瑞卿的题词。

《永生的战士》作者“波阳”是谁?

1962年末,当时在辽宁日报政教部文艺组做编辑的彭定安准备回家乡鄱阳探亲,他已经15年没有回家乡。但就在临动身前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先进战士雷锋牺牲了,报社决定大宣传,因为雷锋是和平建设时期的英雄。

接受任务后,彭定安便投入紧张的采访活动,深入部队、参观了雷锋事迹展览后,他得到一个直感的想法:“雷锋不死,能当将军。雷锋永生!”而当他整理采访掌握到的整个资料后,系统地认识到:雷锋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助人为乐”,是他的最大特点,因此,他的英雄典范,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伟大出于平凡”,这就是雷锋。雷锋之所以会如此,成为“这一个”,是因为:雷锋在旧社会经受了超乎常人的苦难,对旧社会有超乎常人的恨,因此,对于新社会,对于共产党、毛主席,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爱。出于这种炽烈的爱,他随时随地表现出爱心和助人行动。

就这样,彭定安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作,以“拟传记”的形式,从雷锋出生、痛苦的经历、参军、入党、一直到不幸牺牲,这样一个进程来写。写完之后,他感觉没有直接接触到雷锋,对雷锋声音笑貌不了解,于是又找来原来雷锋团的俱乐部主任,请他谈了一点活着的雷锋的情况。这位同志还提供了一本他写的雷锋事迹材料油印本,所以写完以后彭定安就署了这位同志的名字陈广生。发稿时,报社领导问:“这稿子不是你写的吗?怎么没有你的名字?而是他?”彭答:“不用署名。”领导说:“不用真名,那就用个笔名吧。”这样,《永生的战士》就用陈广生与波阳的署名发表了(鄱阳当时改名为波阳),仅用了5天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永生的战士》如何影响后来?

雷锋牺牲后,辽宁日报总编辑组织了两个专业组,一个负责评论和整理雷锋的笔记、日记,一个写一篇大通讯。彭定安当时在文艺组工作,与军事报道不沾边,又是“摘帽右派”(可编可写不能署名的隐形人)。但因为是报社公认的“快手”,任务紧急,更主要还是业务能力强,于是被总编辑点将来写这篇大通讯,给他一周时间完成。

《永生的战士》1963年1月8日发表在《辽宁日报》上,当天就在辽沈地区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外地老朋友从文笔上看出是彭定安手笔,来电话表示震动很大。彭先生在鄱阳度春节,过了元宵节北返沈阳后,才得知在这半个多月中,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在他写的大通讯发表后,又发表了整版的雷锋日记和笔记,这些文字引起了广大读者对雷锋的更大兴趣,更尊敬和热爱雷锋。

《永生的战士》引起巨大反响后,《中国青年报》于2月5日转载。《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几位同志写信请毛主席题词。秘书本已起草了几个题词,毛主席看了不满意,便自己提笔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全国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场学雷锋活动于是在全国兴起。

鄱阳楼内为何专设彭定安学馆?

关于鄱阳楼的定位,记者采访了鄱阳县文化旅游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汪懋良:“以鄱阳楼为平台,我们将之定位为打造鄱阳的文峰,使鄱阳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打造‘彭定安学馆’,是我们首创发起打造‘名人文化回乡’工程成果之一。彭老为呼应我们的倡议,向我们捐赠了五千多本书籍,还有晚年两集画册手稿。我们希望能以之丰富鄱阳楼的文化内涵,尤其要让广大青少年在游览中对话历史、探索文化、感悟名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积蓄正能量。”

展开全文

3月3日,记者从芝山东麓拾级而上。沿途,翠绿的树枝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仰头望去,高风俊骨的鄱阳楼矗立山巅,飞檐翘角撑起青天。转回廊,绕亭檞,过曲槛,很快来到鄱阳楼下。县文化旅游集团工作人员引导记者来到四楼彭定安学馆,首先映入眼帘就是永生的战士——雷锋馆。年轻的战士在相片中微笑,照片上有毛主席半个多世纪前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墙上是1963年2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通版刊登《永生的战士》,作者是陈广生和波阳。报眼有罗瑞卿的题词。

1962年末,当时在辽宁日报政教部文艺组做编辑的彭定安准备回家乡鄱阳探亲,他已经15年没有回家乡。但就在临动身前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先进战士雷锋牺牲了,报社决定大宣传,因为雷锋是和平建设时期的英雄。

接受任务后,彭定安便投入紧张的采访活动,深入部队、参观了雷锋事迹展览后,他得到一个直感的想法:“雷锋不死,能当将军。雷锋永生!”而当他整理采访掌握到的整个资料后,系统地认识到:雷锋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好事”“助人为乐”,是他的最大特点,因此,他的英雄典范,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伟大出于平凡”,这就是雷锋。雷锋之所以会如此,成为“这一个”,是因为:雷锋在旧社会经受了超乎常人的苦难,对旧社会有超乎常人的恨,因此,对于新社会,对于共产党、毛主席,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爱。出于这种炽烈的爱,他随时随地表现出爱心和助人行动。

就这样,彭定安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作,以“拟传记”的形式,从雷锋出生、痛苦的经历、参军、入党、一直到不幸牺牲,这样一个进程来写。写完之后,他感觉没有直接接触到雷锋,对雷锋声音笑貌不了解,于是又找来原来雷锋团的俱乐部主任,请他谈了一点活着的雷锋的情况。这位同志还提供了一本他写的雷锋事迹材料油印本,所以写完以后彭定安就署了这位同志的名字陈广生。发稿时,报社领导问:“这稿子不是你写的吗?怎么没有你的名字?而是他?”彭答:“不用署名。”领导说:“不用真名,那就用个笔名吧。”这样,《永生的战士》就用陈广生与波阳的署名发表了(鄱阳当时改名为波阳),仅用了5天时间就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雷锋牺牲后,辽宁日报总编辑组织了两个专业组,一个负责评论和整理雷锋的笔记、日记,一个写一篇大通讯。彭定安当时在文艺组工作,与军事报道不沾边,又是“摘帽右派”(可编可写不能署名的隐形人)。但因为是报社公认的“快手”,任务紧急,更主要还是业务能力强,于是被总编辑点将来写这篇大通讯,给他一周时间完成。

《永生的战士》1963年1月8日发表在《辽宁日报》上,当天就在辽沈地区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外地老朋友从文笔上看出是彭定安手笔,来电话表示震动很大。彭先生在鄱阳度春节,过了元宵节北返沈阳后,才得知在这半个多月中,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在他写的大通讯发表后,又发表了整版的雷锋日记和笔记,这些文字引起了广大读者对雷锋的更大兴趣,更尊敬和热爱雷锋。

《永生的战士》引起巨大反响后,《中国青年报》于2月5日转载。《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几位同志写信请毛主席题词。秘书本已起草了几个题词,毛主席看了不满意,便自己提笔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5日,全国报纸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场学雷锋活动于是在全国兴起。

鄱阳楼内为何专设彭定安学馆?

关于鄱阳楼的定位,记者采访了鄱阳县文化旅游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汪懋良:“以鄱阳楼为平台,我们将之定位为打造鄱阳的文峰,使鄱阳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打造‘彭定安学馆’,是我们首创发起打造‘名人文化回乡’工程成果之一。彭老为呼应我们的倡议,向我们捐赠了五千多本书籍,还有晚年两集画册手稿。我们希望能以之丰富鄱阳楼的文化内涵,尤其要让广大青少年在游览中对话历史、探索文化、感悟名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积蓄正能量。”

彭定安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他首倡建立鲁迅学,被称作是真正发现“雷锋精神”的人,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地记述了雷锋短暂而辉煌的一生。2021年,22卷共24册皇皇巨著《彭定安文集》正式出版,这部被学者誉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大文化研究领域一座丰碑的文集,收录了彭先生60余年学术生涯中的主要著述,包括鲁迅学、文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美学、创作心理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选择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有部分文学作品、读书笔记等。

彭定安先生在鄱阳生活到18岁。“故乡对我的影响至深。我的家就在东湖边,是一个两层的中西合璧小楼,我的书房就在东面,可以从窗户看到东湖美景。我常在二楼书房外边的阳台上看书、画画、玩乐器。‘所谓春雨楼头尺八箫,青山秀水育情操’,这个自然环境,启发了一个少年对于自然的爱好,直接影响着我的一生,而且养育了我一种幽静的、沉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