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补贴(大学生创业补贴是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大学生创业补贴是多少钱

大学生创业补贴标准如下:

具体标准为一次性自主创业奖补一万元。以上资金从市县两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按照属地原则分别列支。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招聘、人事、劳动保障代理等服务。

大学生创业补贴申请所需材料:

1、《高校毕业生创业专项奖补资金申请表》贴2寸照一式两份。

2、营业执照副本。

3、高校毕业证。

4、居民身份证。

5、就业创业证(原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②申报对象文字推荐材料简要事迹、亮点、效果等(600字以内)。

6、创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外观全景图一张(4寸)。

7、创办企业或个人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帐户等。

8、同时报送录有上述大学生创业奖励人员名单及居民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营业执照名称及时间、毕业学校及时间、银行基本帐户等信息的电子文档。

大学生就业创业补贴

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2021具体标准为一次性自主创业奖补一万元。以上资金从市县两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按照属地原则分别列支。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招聘、人事、劳动保障代理等服务。大学生创业补贴申请流程:1、申请材料经工商注册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初审(盖章)后,于每年6月30日前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上报推荐对象名单及相关材料;2、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申报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并签署意见;经审核后将审核名单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公示15天;3、公示期满无举报违规事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资金申报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4、财政部门根据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核意见并复核后,按规定将奖补资金直接拨付到奖补者的银行帐户。大学生创业补贴申请条件: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毕业两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海外留学归衡人员、职业(技工)院校高级技工班以上学生租赁经营场地领取营业执照自主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自主创业奖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二条 具体内容如下:(一)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二)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三)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大学生创业补贴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二)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

法律依据:《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十条 享受就业见习补贴的人员范围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国家级贫困县可扩大至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毕业生。对吸纳上述人员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对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第十一条 对在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大学生创业补贴怎么领

【法律分析】:大学生创业补贴申请条件: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毕业两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海外留学归衡人员、职业(技工)院校高级技工班以上学生租赁经营场地领取营业执照自主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自主创业奖补。

大学生创业补贴标准:具体标准为一次性自主创业奖补一万元。以上资金从市县两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按照属地原则分别列支。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招聘、人事、劳动保障代理等服务。

【法律依据】:《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三条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注重普惠重点倾斜。落实国家普惠性的就业创业政策重点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就业工作任务重地区倾斜促进各类劳动者公平就业推动地区间就业协同发展。

(二)奖补结合激励相容。优化机制设计奖补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政策执行部门、政策对象等积极性。

(三)易于操作精准效能。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和精准性加强监督与控制以绩效导向、结果导向强化就业补助资金管理。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