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和超凡入圣到底哪个更厉害?为什么说读懂了道德经就超凡入圣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出神入化和超凡入圣到底哪个更厉害

其实两个词意思差别不大。 但是我个人认为出神入化更厉害,超凡入圣也就是差不多达到了神的时期,但出神入化就比超凡入圣还要更进一个阶段了。 祝你愉快~

为什么说读懂了道德经就超凡入圣了

何为“超凡入圣”?

个人理解:“凡”为糊涂的活着,“圣”为明白的活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业;三十岁能够学有小成;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对各种言论有所受,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被誉为圣人,他自认为自己是七十岁才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这里可能有谦虚的成分在里面,可见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由凡修圣的过程。

人一出生就从先天进入后天,降临凡尘,沾上了人间气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摸滚打爬,吃尽酸甜苦辣。

有些人离初心之地越行越远,成为迷途的羔羊;有些人惊觉又迷惑而驻足不前,成为迎风的石雕;有些人顿悟自觉而归途,成为归心的质子。

圣人为公众公认的,而不是自封的圣人。

儒家圣人代表主要有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

道家圣人代表主要有黄帝、老子、庄子。

还有武圣,诗圣,史圣,书圣,酒圣,茶圣,画圣,医圣,药圣等等。

可见历史的长河中,能称圣的都不是自封的,并且圣人都是在某一领域有很深的造诣,高山仰止。

个人理解的“圣”就是超凡脱俗,自译的圣人。与凡人不一样为圣人,岂不知与人不一样的,也有妖魔鬼怪。

脱离了凡心,前方既有大道也有小道,若不自知,易误入死胡同。

康庄大道在眼前,一叶障目,去骄,去躁,去是非之心,秉承真心走,质子之心不灭。

《道德经》就是“老子”告诉了你一条自觉的道路,你照直走就行,边证边悟。

总之,超凡入圣,为真知;化圣入凡,为归真。

明白又“糊涂”活着的凡人为返璞归真,看破不说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类欲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为,要人都没私心,超凡入圣,社会发展就停止,你认为这话对吗为什么

笼统地说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然也是对的。

但是将人类维持自己最基本的需要而产生的食色温饱的欲望也算在内的话,这个欲望就有点扩大化的嫌疑了。

实际上,在人口数量被大自然控制着的状态里,人类维持生存的本能欲望,一般来说不足以明显推动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欲望,是这些基本需求之上的更好更高、更大更强、更完美、更便捷、更能捍卫自己、尤其是更能战胜别人的追求。

古之智者有言,反者道之动;正是在与自然和其他人类相处过程中的被限制、被压制、被打击、被威胁的诸多负面因素,促使人类产生了更多需求的欲望,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发展的动力。

如果普遍生活很安逸,大家都抱持着一种随遇而安的乐活心态,社会发展不说停滞,也会相对缓慢一些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