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雪山是大型种吗,适合用什么配比的颗粒土,什么样的盆?云南有哪些雪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多肉植物雪山是大型种吗,适合用什么配比的颗粒土,什么样的盆

雪山属于景天科仙女杯属多肉植物,确实是属于大型的多肉品种,野生的老桩茎短而粗壮,冠幅可达半米以上,但幼苗期与一般的景天科莲座型多肉植物并没有两样,日常养护也基本相同,而且养成老桩需要漫长的过程,所以暂时并不需要急于考虑该用个多大的花盆来养,伴随着它的生长节奏,及时替换稍大1-2寸的花盆就可以了。

多肉植物雪山的外形特点以及基本生长习性:

外形特点:

雪山叶片宽大、较薄,先端尖,排列呈端庄的莲座状,与大部分仙女杯属多肉植物一样,叶片表面覆一层厚厚的薄粉,给人仙气十足的感觉!大部分时间叶片为浅灰色或灰蓝色,在阳光充足、空气干燥的情况下白粉增厚,可变为带有光泽的深灰色,长期淋雨或直接触摸的状态下易掉白粉。

生长习性:

雪山属于不易群生的品种,喜阳光充足、温暖干燥的环境,可耐干旱和半阴,不耐高温和严寒,有夏季休眠的特性,夏季需要适当遮阳,避免强光直射,冬季越冬温度则需要保持在5℃以上。叶插不易成功,繁殖一般以播种和砍头扦插为主。

多肉植物雪山适合用什么土和花盆?

栽培多肉植物雪山,幼苗期可采用40%-60%的颗粒土,老桩则适宜采用70%以上的颗粒土,配土可以泥炭为主,适量添加蛭石、珍珠岩、麦饭石等。花盆材质并无特殊要求,大小合适、带有底孔、透气性良好即可。

总结:

仙女杯属的多肉植物都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不宜积水,浇水量适宜根据季节和苗的大小进行。雪山生长速度较快,底层叶片易消耗,需要经常清理枯叶,保持植株通风良好,春秋两季生长期可勤施薄肥,促进生长,每月1-2次即可。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云南有哪些雪山

1、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全长有150公里。它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词为德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 。同时它也是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梅里雪山在藏民心中是一座圣山,藏语中称为“绒赞卡瓦格博”。

2、格宗雪山

格宗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最高峰海拔5545米,是云南省第11高峰、香格里拉县第一高峰,目前无攀登记录。格宗雪山大致成东南西北走向,山脊呈排牙状,西南侧三条横向小山梁分别链接巴拉格宗雪山的格宗奔松峰。格宗奔松呈金字塔状,西南向的山体受气候影响,风蚀、雪蚀严重,积雪较少,山槽多为碎石;东北侧山体4500米以上可见积雪,向上多为雪岩或冰岩混合,4600米处有一鞍部,较为平缓。雪山主峰为锥体,坡度较大,攀爬难度较高。万壑绝壁,绿草葱茏,繁花如织,疑为仙人遗田。

格宗雪山四周均有终年不化的现代冰川,冰舌可下延至3700米左右,如同卡瓦格博冰川,属于世界上分布海拔最低和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不仅有极高的观赏性,而且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最热的7、8月份,从乃当牧场看雪山,冰川集中在海拔4000—5000米之间。格宗雪山西北侧是巴拉格宗大冰川,冰川雪水融化水冲刷切割地层断裂缝,形成冰川河流南喀拉曲——天河神水。近年受气候异常导影响,冰舌出现缩短的迹象。

3、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为云南省丽江市境内雪山群,在丽江北面约15千米处,全长75千米,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隔江西与中甸雪山、东与绵绵山相并列,北自三江口,向南延伸到北纬27°,如扇面向古城展开。全山的13座山峰由南向北纵向排列,主峰扇子陡最高处海拔5596米,终年积雪,发育有亚欧大陆距离赤道最近的温带海洋性冰川。

玉龙雪山处于青藏、云贵2个高原的衔接部位及滇西北横断山区和滇东高原区2个地貌形态组合区域的交界地带,为横断山系云岭山脉的主峰,属年轻的石灰岩断块褶皱山。由于地壳不均衡的上升,形成高山、深谷、山间盆地相间的地貌形态,属横断山系切割山地峡谷区,横断山北段高山峡谷亚区。地史上属滇西大地槽的一部分,古生代至中生代曾几次遭受海侵海退的影响,第三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延继到第四纪,玉龙山最后形成于此时。

比珠峰还要矮的玉龙雪山,为何至今无人登顶

珠峰已被人类征服7646次,玉龙雪山至今无人登顶?有12年登山经验的二叔说:想登顶玉龙雪山,难于上青天!后来我去查阅书籍和资料,才知道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为8848.86米,截至2020年,成功登顶珠峰的次数超7646次。玉龙雪山的海拔只有5596米,比珠峰矮很多,为何至今无人登顶?

二叔是一名业余登山爱好者,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登山比赛,靠拿奖金维持收入,虽说是业余的,但在3年前就已成功登顶珠峰。

想必大家都知道,登顶珠峰的过程十分艰难,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对身体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我曾经问二叔,玉龙雪山比珠峰还要矮,为何还没有人登顶,他笑着说:登顶玉龙雪山,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普通人很难理解。

后来我去查阅书籍和资料,总算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30岁的年轻驴友,为登上玉龙雪山,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来自山东青岛的李某,酷爱登山徒步,上大学的时候,就去了很多地方,在他的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原生态的美景,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李某参加工作以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规定的假期之外,平时也会请假外出徒步旅行。用他的话来说,只有用脚步去征服高山,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前几年,他和相同爱好的好友一起,花8天时间征服了西藏的色季拉山,整个过程让人捏了一把汗。

因为天气的原因,几个人下山时被困在半山腰,身上带的食物已经支撑不了多少时间,气温寒冷,穿着厚厚的防寒服也冻得发抖。

继续下山,体力不支,再加上下雪路面湿滑,有很大的风险,几个人只能停止行动,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保存体力,等天气转晴再做打算。好在有登山队从旁边经过,给他们送来食物和保暖物资,李某和几个朋友才得以顺利下山。

那次去色季拉山,差点把命丢在那里,但李某并没有停止徒步登山的脚步,他觉得只有经历磨难才会成长。

过了几年,李某有了大胆的想法,他想挑战玉龙雪山,之前去了那么多地方,再去也索然无味,只有向新的山峰发起挑战,内心才会有成就感。

暂别家人后,李某从玉龙山山脚下的玉湖村出发,准备一个私自登顶玉龙雪山,当到达2800米的山坡后,在那里升起篝火,打算露营,并将周围的情况拍照发了朋友圈。

到了第二天下午,李某表示自己在野外迷路,随后向救援人员求助,几个小时过去之后,家人与救援人员再也联系不上他,彻底与外界失联。

之后救援人员进山搜寻,由于玉龙山的地势陡峭,环境恶劣,攀爬时几乎没有着力点,稍不留意就会跌下山谷,给搜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经过6天时间的紧张搜救,通过无人机勘探,终于在断崖下面发现李某的遗体,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幸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