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台真是为了“锁二乔”吗,有何依据?曹操兴建铜雀台,真的是为了江东“二乔”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台真是为了“锁二乔”吗,有何依据

曹操建铜雀台本是将铜雀作为吉祥物而建,后为当时的邺下文人聚集,进行创作活动而用。曹操父子及王粲、刘帧、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人经常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其作用纯属娱乐。

铜雀台建成时就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娱乐活动,曹操等人高坐台上,文人比吟诗作赋,武将比武功箭法,场面十分热闹,却没有任何依据是为了“锁二乔”。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如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很多人就以此诗为据,硬将铜雀台与二乔连系在一起,甚至认为铜雀台就是专为锁二乔而建,其实这是一个很搞笑的误会。因为诗人本意是指如果不是东南风相助,周瑜就难有赤壁之战的胜利,江东即会为曹操所得。而二乔一个是孙策夫人一个是周瑜妻子,两人均为绝色美女,杜牧只是以此为典型,代表整个江东被占有而已。试想,像曹操这样的伟大人物,一心图天下,心中岂止容一两个美女。更重要的是赤壁之战时,还没有建铜雀台,赤壁之战两年后才开始建造,所以这两者完全扯不上。

如果说非要捕风捉影,可从曹植的《铜雀台》赋来谈起。《铜雀台》赋是大才子曹植的一首极美的长赋,铜雀台的奢华壮美尽含其中,其中有这样两句: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人们认为揽二乔于铜雀台上亦来源于此。

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当时建铜雀台时,有主台,即为铜雀台,左右还有两个矮一点的辅台,一个叫玉龙,一个叫金凤,它们之间用桥沟通连接形成整体。曹植的词赋正是描写这个结构情景。因古代的“乔”字与“桥“字相通,所以就被人想歪了。试想,如真有此事曹植也不可能写在词赋之中,更不会给他爹留下话柄吧。

曹操爱美女,喜欢人妻,古代打仗女人也属战利品,但铜雀台确实与二乔无关。至于这种说法广为流传,究其原因,完全是后人根据曹公的爱好,再加上误解文人留下的字句而形成。

曹操兴建铜雀台,真的是为了江东“二乔”吗

曹操是个全面型人才,不仅会管理国家,而且还会打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极富才情,闲暇之余,还能吟的一首好诗,随手拈来一首,都能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这是刘备、孙权难以媲美的!

曹操喜好文学,受其影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都有一席之地,历史上称他们爷仨为“三曹”。

曹操之所以建铜雀台,相传是在河北打袁绍时,在临漳县睡觉梦见一道金光落地,早晨令人掘地,发现一只铜雀,荀彧说是吉兆,于是曹操就兴建了铜雀台。

后来,铜雀台就成为了曹操一帮文学爱好者吟诗作对的地方了,这帮文学爱好者中,有陈琳、蔡文姬、王粲、徐干、刘祯等等。曹植《洛神赋》,曹丕《典论》、蔡文姬《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都是在铜雀台所作。

再后来,随着曹操离世,曹植被放逐,铜雀台不复往日之盛况,加之公元217年临漳县瘟疫大爆发,王粲、徐干、刘祯、陈琳等相继染病,均死于同一年,死后均葬在铜雀台西20公里的曹操墓周围,铜雀台也就此烟消云散了。

现在的铜雀台,只剩下两个小土堆,孤单伫立于冷风中。

当然,曹操兴建铜雀台并非为了二乔。杜牧那首《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怕是有点牵强附会了。

不过,曹操好色,天下尽知,先有从关羽手里抢走秦宜禄老婆杜氏,后又纳张绣婶娘邹氏为妾,而且还与儿媳甄氏不清不楚,这么多案底,难免给后世留下诸多口舌之娱。

诸葛亮更是巧妙运用,智激周瑜。他将曹植的《铜雀赋》中“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差一点没把周瑜气死。

诸葛亮真是有才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