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意思?古律诗中有用动、名词来对数词的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意思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出处,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意思:我独自归去,在江村的草堂里,寂寞地 度过这有限的余生。两句诗抒发了自己 孤独寂寞的情怀。

全诗: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唐、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重送:之前,杜甫知严武奉旨入朝,已写 过《送严四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称“重送”。严公:即严武,曾两度担任剑南 节度使。(见《旧唐书》本传)他有文才武略,与杜甫性情相投,常接济杜甫,与诗人结下 深厚的友谊。四韵:是说此诗八句,双句押韵,有四个韵脚。

列郡:指东西两川各 郡。

空复情:言斯人远去,惟留青山空复在此,离情切切。

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崩,代宗立,六月召严武入朝, 杜甫送至二百里外之奉济驿。此诗起笔点出“远送”,足见情意深长。诗人送严武,一 程又一程,至二百里外的奉济驿,真是依依难舍。此一别,人去山空,只有青峰伫立,默 默无言,含情凝望。此写山之有情,如人之有情,尤为婉曲,表现了不忍别又不得不别 的无可奈何之情,何等深切! 颔联回想“昨夜”饯别情景:皎洁明月,伴我送行,举觞共 醉,畅叙衷情,何等亲切! 然从此别后,何时重逢,对月而重新把盏呢? 面对动荡局势, 难卜生死前程,此问感情尤为复杂深刻。前二联倒装,句法奇曲,极有情趣韵致。颈联 从侧面赞美严武的才略和功绩:三朝出入朝廷,荣居高位,两川百姓都讴歌其贤能,惋 惜严公离去。此言百姓惋惜,诗人惋惜,更增离别凄楚之情。结联极写别后独处之心 境:此联着一“独”字和一“残”字。“独”,言友人离去,江村草堂,是何等孤独无依、寂寥 冷落! “残”,说知己远去,自己风烛残年,又是多么凄切悲凉、失意落寞! 此联感激之 情、惜别之意,可谓真诚、深挚矣。此诗用语质朴,紧扣“别”字,抒发真情,虽句法奇特, 但章法严谨有节,乃沉郁凄楚之作。

古律诗中有用动、名词来对数词的吗

简单的说一句:古人诗词里把一、二、三、四、五句。经常冠为首(头)、颔、颈、尾、末句,比赛排名前七名称为冠、亚、季、殿、瑙、凯、太军。用这些名词和动名词表示数字。

杜甫和严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交情甚好

感谢邀请。

杜甫一生最要好的朋友有三个人,分别是李白、高适和严武,何以和严武也有这么铁磁的关系,很多因素。

第一,杜家与严家世代交好,自然延续至后辈。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近体诗的奠基人,在唐代诗人的圈子里极有名望,武则天很欣赏他的才华,招至京城,后杜与张易之兄弟沆瀣一气,被流放到峰州。严挺之小杜审言28岁,但两人却是忘年之交,在朝中相互关照,关系极好。严挺之暮年得子,726年严武出生,杜审言的孙子杜甫712出生,长严武14岁,杜甫不仅年长,还大严武一辈。

第二,杜甫和严武彼此欣赏,惺惺相惜。

严武自小习武但对诗却是颇为喜爱,这便有了两人共同的爱好,杜甫和严武常常一起唱和对诗,非常友好。严武曾作《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从诗中可以看出,严武除武功了得,还有很高的文字功底。

杜甫喜欢严武英勇善战和运筹帷幄的大将之风,严武钦佩杜甫的艺术才华,可谓五体投地,但严武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写出《军城早秋》这样高格的诗作,这也让杜甫自然敬之。严武若是当年不走习武之路,或许也可以是一代名耀千年的诗人。

第三,两人性格相左,互为补充。

杜甫是典型的文人气质,满腹才华,情感细腻,严武则生性暴戾,豪爽仗义,重情重友。特别是杜甫官场不顺之时,常常是严武相帮走出困境,764年春天,已经漂泊很久的杜甫听说好友严武回到蜀州,他也回到成都,在严武的力荐之下,他又重回官场,成为世人知晓的杜工部。可惜第二年,他一生的挚友严武猝死,杜甫失去靠山,重又开始了自己的漂泊之路。

第四,不仅是知己,还是依靠。

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严武对于杜甫而言,不仅是知己,还是依靠。杜甫自严武离世,遭到沉重的打击,从此再未为官。他把精力全部放到了写诗上,不足两年的时间,做诗430余首。770年,杜甫溘然离世,年五十九岁。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