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启功的老师,中国历史学家陈垣?《校勘学释例》的作者陈垣先生有哪些故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启功的老师,中国历史学家陈垣

启功先生的老师陈垣先生,是个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在国际世界他是个风云人物。他的地位和王国维齐名,以陈寅恪并称史学“二陈”。毛泽东曾评价他说,是中国的国宝。

陈垣先生是一个大教育家,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材,启功就是他的弟子之一。他特别喜欢收藏名人的手札墨迹,还有各种拓片,不吝啬花大价钱去购买。他的书法水平也非常了得。
陈垣老先生的行书特别的精美
,他曾学习过米芾和董其昌的行书。
用笔圆劲,潇洒自然,疏朗有致,俊秀精美。
老先生虽然不是书法家,但是比现在所谓的书法家不知道强多少倍呢。

《校勘学释例》的作者陈垣先生有哪些故事

陈垣先生在读书上,特别是读史书下的功夫极深,虽然不能说前无古人,但确实是后无来者。 据熟悉陈垣读书情况的人说,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读完十三经,中年以后,资治通鉴反复读过七八遍。

陈垣先生初来北京,每天都要到“京师图书馆”去读四库全书。由于四库全书的数量很大,管书的人常常搞不清那部书在那里,而陈先生却随时都能告诉他某一部书在那一架那一函。其实,这也不足为奇。陈垣先生在没有看到四库全书时,已经深入地研究过它了,并且有著作问世,一部是《四库撰人录》,一部是《四库书名录》。

陈垣先生写《元典章校补》和《校勘学释例》,前后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为了校正元典章沈刻本的错误,他搜集了好几种宝贵的“元典章”抄本,对它进行了核对。接着,又把诸本互校一遍。这样才找出沈刻本错误颠倒之处一万两千多条,写成了《元典章校补》。最后,他又从这一万两千多条的错误中挑出典型的范例一千多条,各依其所以致误的原因,分别类例,全面地系统地为校勘工作做出总结性的论断,写成了《校勘学释例》这样一部在校勘学方面极有价值的专著。

如何评价陈垣

陈垣(1880-1971年),字援庵,广东新会棠下石头人。中国宗教史研究巨匠,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曾被毛泽东赞为中国的“国宝”。陈垣少时曾应科举不第,1905年在广州创办《时事画报》,宣传革命思想。1907年考取博济医学堂。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于1913年当选众议员,1919年在北京缸瓦市教堂受洗加入基督新教,1921年出任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后觉政治腐败,留居北京,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陈垣从未受过正规的史学教育,全靠自己的勤奋,成为一代史学巨匠。他以《元也里可温考》—文成名,在宗教史、校勘学、考古学方面均有相当的成就。著作有《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鉴胡注表微》等。陈垣还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从1926年起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年辅大并校后续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一生桃李满天下,学生中成就斐然者有:姚丛吾、黄现播、郑天挺、方国瑜、蔡尚思、邓广铭、单士元、柴德底、白寿彝、牟润逊、赵光贤、陈述、启功、史念海、周祖漠、刘乃和、史树青,等等。

如何评价陈垣对史学的贡献,你怎么看

他是广东人,是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1910年毕业于光华医学院。一生经历中华民族大灾难和大动荡,但矢志于治学,著作宏富,成就斐然。在中国宗教史、元史、中西交通史及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陈垣与王国维齐名,又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陈垣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培养了启功、柴德赓、容肇祖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学者。现今北京师范大学东门的励耘学苑,“励耘”二字取自该校原校长陈垣的“励耘书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