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李卫这个人吗?历史上真的存在有李卫这个人
发布时间: 2023-07-06

历史上真的有李卫这个人吗

历史上是真的有李卫这个人,他与田文镜、鄂尔泰并称为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知名的能臣。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家里条件非常优越,是当地大户。

李卫不是读书的料,识的字也不多,他的官是买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家里出钱给他捐了个员外郎,他的运气不错,不久后就进入京城做了兵部员外郎,后来他还任职了清廷的户部郎中。

任职期间,李卫较为尽职,即使亲王犯错,他也不放过,对于权贵也是一视同仁,因而受到还是亲王的雍正的赏识。

等到雍正一登基,李卫的官职就如坐火箭般蹿升了。他先是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被改任为了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年),他又升任为云南布政使,一年后,又被提升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掌管盐政。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又升任他为浙江总督,从他入朝为官算起,这也只是过去了十年,如果从雍正上位算起那就更短了。

一个五品的员外郎用十年时间成为一品要员,除了皇帝的赏识外,自然是与他的个人能力分不开的。李卫的为官经历可以看出,他擅长处理盐政,在盐务上颇有建树。在两浙时,他大力打击私盐贩子,保障了浙盐销路,他还注重修理海塘,因而在当地的名声很是不错,抓捕盗犯方面他也很有一手,传说中的知名武林高手甘凤池就是栽在他的手里。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雍正十年(1732年),他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也是在同年,李卫被朝廷任命为直隶总督。任职期间,李卫不改本性,对不法的权贵,极力抨击。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在任上徇私枉法,鱼肉民众,李卫上奏弹劾,受到雍正奖励。

乾隆登基后,李卫的待遇也是不错。乾隆元年(1736年),李卫被朝廷任命为裁营田观察使,兼管直隶总河。在任上,他也是很尽职,处理得井井有条。乾隆二年(1737年),诚亲王府护卫库克犯法,与百姓争地,李卫上奏再次弹劾,后彻查属实,受到乾隆的嘉奖。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又弹劾河督朱藻贪污受贿以及朱藻的弟弟朱蘅干预赈灾,朱藻兄弟两人最终因此获罪。

然而,不久之后,李卫就病倒了,乾隆特地派了御医去诊治,最后收效甚微。当年(1738年),李卫因为病重而去世,享年为五十一岁。乾隆帝对李卫不薄,按总督例厚葬了他,赐予他谥号“敏达”。

李卫的后代也都混得不错: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三子李星灿,官至州判;四子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粮道;五子李星福,官至两江后补督阃府。孙子中李光文做过福建台湾南路参将、李光第做过墨营守府敕授武德骑尉、李光普做过广西信使督巡检。

历史上真的存在有李卫这个人吗

李卫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走非正常途径当上官的,不过他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也不是坑蒙拐骗的主,家里颇富裕,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也就是说李卫是花钱买的科员级干部出身。

但是花钱买官并不代表自身没实力,就是以此为起点,李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五年,不过十年之间,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且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和隆科多,田文镜、年羹尧并列雍正四大宠臣。

李卫不是读书的料,识的字也不多,他的官是买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家里出钱给他捐了个员外郎,他的运气不错,不久后就进入京城做了兵部员外郎,后来他还任职了清廷的户部郎中。

任职期间,李卫较为尽职,即使亲王犯错,他也不放过,对于权贵也是一视同仁,因而受到还是亲王的雍正的赏识。

等到雍正一登基,李卫的官职就如坐火箭般蹿升了。他先是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被改任为了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年),他又升任为云南布政使,一年后,又被提升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掌管盐政。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又升任他为浙江总督,从他入朝为官算起,这也只是过去了十年,如果从雍正上位算起那就更短了。

一个五品的员外郎用十年时间成为一品要员,除了皇帝的赏识外,自然是与他的个人能力分不开的。李卫的为官经历可以看出,他擅长处理盐政,在盐务上颇有建树。在两浙时,他大力打击私盐贩子,保障了浙盐销路,他还注重修理海塘,因而在当地的名声很是不错,抓捕盗犯方面他也很有一手,传说中的知名武林高手甘凤池就是栽在他的手里。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雍正十年(1732年),他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也是在同年,李卫被朝廷任命为直隶总督。任职期间,李卫不改本性,对不法的权贵,极力抨击。鄂尔泰的弟弟步军统领鄂尔奇在任上徇私枉法,鱼肉民众,李卫上奏弹劾,受到雍正奖励。

乾隆登基后,李卫的待遇也是不错。乾隆元年(1736年),李卫被朝廷任命为裁营田观察使,兼管直隶总河。在任上,他也是很尽职,处理得井井有条。乾隆二年(1737年),诚亲王府护卫库克犯法,与百姓争地,李卫上奏再次弹劾,后彻查属实,受到乾隆的嘉奖。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又弹劾河督朱藻贪污受贿以及朱藻的弟弟朱蘅干预赈灾,朱藻兄弟两人最终因此获罪。

然而,不久之后,李卫就病倒了,乾隆特地派了御医去诊治,最后收效甚微。当年(1738年),李卫因为病重而去世,享年为五十一岁。乾隆帝对李卫不薄,按总督例厚葬了他,赐予他谥号“敏达”。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