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是火神吗?燧人还是祝融是火
发布时间: 2023-07-17

祝融是火神吗

祝融,神话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谈起南海神庙的建立,人们自然会问起南海神的名字。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书称其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简称。其实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今天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仍然认为祝融君光临。祝融究竟是谁呢?他又怎样合水火为一神的呢?这有许多传说。   传说一: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传说二:上古帝喾(kù音酷)在位时,有一个叫重黎的人,是颛顼的儿子,他的官职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职守,努力为帝喾和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于是赐以“祝融”的封号。“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舜庙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传说三:黄帝时期,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应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 今衡阳南岳祝融峰顶还有一座祝融殿,殿后岩石上建有石栏杆,可以凭栏了望北山的风光。这个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样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见下“图”)属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燧人还是祝融是火神

  燧人钻木取火,但不是火神,祝融是中国古代的火神

  燧人取火

  很久很儿以前,在很远的地方西方的洪荒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名字叫做遂国。这个地方因为太僻远荒远,以至于太阳的光芒和月亮的光辉都普照不到,可以说是不见天日,不分昼夜。

  在遂明国,有一棵大树,名叫“遂木”。这棵树真是异常之大,它的树枝很高很长,仅仅光树冠的面积竟达一万顷,伸展到了几十里以外的地方,而且整个大树看起来,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按理说遂明国本来就是见不到日月之光,暗无天日的,再加上有这么大的树木遮蔽,必然是黝黑一团、漆黑一片的。其实并非如此,大树下到处闪耀着美丽的火光,犹如珍珠生辉、宝石发亮,把四下里照耀得明明亮亮的,如同白昼。不见天日的遂明国百姓,就在这种灿烂的美丽的火光中,躬耕劳作,怡然自得,悠哉悠哉的靠这种火光生活。

  尽管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人们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过去,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多半是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一块儿吃了,因为找不到火来进行烹饪熟。因此在遂明国里,人们还不知道如何生火。

  人们发现火能帮助人们御寒,抵御野兽的伤害和烧熟食物,让人们可免于挨饿及受冻,所以火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为了火种不能久存而困苦,因此保护火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万一没有了火种,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因为,没有了火,就等于没有了光明,人们就不能够正常的生活,不但要生吃很多味道很不好的食物,到了晚上,也只能靠月光来照明,而且还会经常受到野兽猛禽的袭击。

  为了保存火种,大家就轮流值日看守火种,长年累月,没有尽头。可是保存火种非常之难,有许许多多的不利因素,常常使得他们的生活处于没有火的状态。有个聪明智慧的人一想到自己国家的人民的痛苦状态,就发誓要把这个谜团解开。

  有一日,这个聪明智慧的人周游天下,走得很远很远了,远到连日月星辰都不见了,终于来到遂明国。他见到此地的奇异景象,感到十分奇怪,决心把火光的来源弄个明白。 ·

  经过了好多天的仔细观察,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这里有一种大鸟。桔红色的嘴巴、漆黑的脊背,雪白的肚皮,长着鹗爪似的坚硬利爪,在大树上跳来跳去找虫吃,不时像啄木鸟似的用长长的硬喙啄树干,每一啄,就发出璀璨的、夺目的火光。

  这个聪明人见了这种景象受到启发,想到了取得火种的办法。他于是捡了一根硬木枝,在遂木上钻起来,结果真的也发出火光。可惜的用这种树木钻出来的火,只发光,,没有火头。

  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后,继续用别的树木作试验,虽然钻起来很费劲,但终于钻出火来。他并且无私地把这个钻木取火的办法教给人民,从此人类就不再靠天然的雷电来点燃的火种,也不必小心翼翼地天天看守着已点燃的火堆、惟恐熄灭了。有了取火的方法,火的用途也就大为扩大了。而且聪明的人类又改变了取火的方法。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如此这般,人们最终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正因为他的功劳,让人们享受到光明,让人们无须生活在黑暗中,真是太伟大了。他的事迹是对人类最初征服火的一曲颂歌。人征服了火,火磨炼了人,人成了星际间的万物之灵。

  这个聪明人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受到后人敬仰,尊称为“燧人氏”,就是取火者的意思。由于发明钻木取火,燧人氏被黄帝封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于衡山,葬于衡山。人们为了纪念他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

  祝融
  又 名: 祝和 祝诵
  性 别: 男
  生平简介

  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

  祝融氏是黄帝后世子孙。《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说:“高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喾时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以其弟吴回为火正。吴回死,陆终嗣。陆终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时为郐国。

  重喾封功食邑于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份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

  罗泌《路史》卷八说:“〔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状昭显,食邑于新郑,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特为祝融作《封建表》。

火神祝融的传说有哪些

祝融是我国广泛祭祀的火神。他是黄帝时候的火正官,小时候他的名字不叫祝融,而叫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也许他天生就是火神一样,祝融的脸膛红红的,像火一样的颜色,身材也很魁梧,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显出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像脑子里装着解不清的疑问似的。祝融倒是聪明伶俐,只是性格过于暴躁了些,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有时甚至也会无缘无故动怒发火。

祝融出生的时候,燧人氏早已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已经懂得怎样用火,但是还不能很好地保存火种。祝融因为从小就特别喜欢火,时常尝试各种怎样把火保存得更久的办法,所以等到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钻木取火的高手,特别是一个保管火的高手。一点小火星到他的手里就能变成燎原的大火,火在他的手里,不仅能进行长途传递,还能够长久地保存。他除了用火来烧饭烧菜之外,还用火来取暖,用火来照明,用火来驱逐野兽和驱赶蚊蝇,把火的用途大大地拓宽了,因而也使火的取得和保管变得更加重要,能够有这样的本领,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祝融就是这样的佼佼者,就是这方面天生的神。

但是,祝融获得这方面的本领,也是来之不易的。那时候,氏族部落经常要迁徙,这就使火的携带以及火的取得变得尤为重要。有一次,祝融所处的部落经过长途跋涉,最后在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停了下来。族人就地准备生火作饭,祝融便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尖石头来钻木取火,他坐在一根大筒木上,呼哧呼哧地钻起火来……可是钻了半天,这根筒木连烟都没有冒出来。祝融很生气,心里很不高兴,本想不钻了。但是没有火怎么能行?他口里喘着粗气,继续钻呀钻,又钻了几个时辰,烟倒是钻出来了,就是生不出火来,他的脸也被这烟熏得黑红黑红的了。他再也没有什么耐性了,拿起那起烟的筒木就砸成了几截。那个他用来的钻木的石头也被他狠命地朝一个大石头掷去。谁知这个被他钻得很热的石头一碰到大石头就冒出一连串的耀眼的火星。聪明的祝融受到了启发,便采来了一些很干极容易着火的芦花,用两块石头靠近芦花,然后接连不停地敲击。很快,碰撞的火星溅到芦花上,便把芦花点着了,再轻轻的一吹,火苗就旺旺地烧了起来。这种取火的方法比钻木取火轻松多了,而且很容易成功。

自从祝融发明这种取火的方法之后,人们就再也不必费很大的工夫去钻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为保管火种而发愁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原的天帝黄帝知道祝融这样聪明能干,就把他请了去,封他为专门保管火的火正官,并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