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象鸟(象鸟蛋有多重什么时候灭绝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象鸟蛋有多重什么时候灭绝的

2014年4月,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一颗巨大的鸟蛋(比成年人的脸都大),这颗蛋是由路易斯·马登发现的,之后被华盛顿的国家地理学会收入囊中,最终于2014年拍卖出了10万美元的天价,这颗蛋的主人来自于象鸟,一种已灭绝的体型超大的巨鸟。

那么,象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鸟呢?体型庞大的它又是如何灭绝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象鸟

在如今的陆地上,大象是体型最大的动物,而象鸟在命名时,则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象鸟严格意义上说是象鸟科下至少7种不同鸟类的统称,其中包括了三个属(象鸟属、穆氏象鸟属、巨象鸟属)。

从已有的记录看,最大的象鸟是巨象鸟属下的泰坦巨象鸟,仅从名字上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大,因为在已灭绝的蛇类中,最大的蛇泰坦巨蟒才具备这个前缀。

事实也是如此,泰坦巨象鸟最大的身高可达3米,体重可达860公斤,这个体重数据已经超过了非洲五大兽之一非洲水牛的平均值。而其他两个属下的象鸟的体重数据也很惊人,在500-700公斤之间,秒杀现在体重最重的鸟-鸵鸟。

正是因为体型如此之大,所以它才被认为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鸟,不过在2006年,这个“最大”的桂冠就易主了,因为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史前巨鸟-骇鸟,最大的骇鸟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超过了泰坦巨象鸟。

整个象鸟科下的鸟类都分布在非洲,由于它们不会飞,无法像其他鸟类那样迁徙,也不会游泳,像企鹅那样沿着海岸线迁徙,所以它们从出现到灭绝一直都待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中。

曾经的骇鸟是一种典型的食肉动物,它极快的奔跑速度(97公里每小时)让大多数动物都难以逃脱,硕大且尖利的喙能够一击将猎物杀死,并且将骨头都啄开。但是象鸟就不同了,虽然它们的形态与骇鸟有些相似,但是它们是纯正的食草动物,主要以热带雨林中的植物果实为食。

体型大,鸟蛋必然大,象鸟就是如此,它们中即使体型较小的成员产下的蛋都足足有20厘米长,像泰坦巨象鸟的蛋更是达到30厘米的长度,周长可达1米。如此大的蛋,放在人的脸部能够将整张的脸给挡住。

象鸟的灭绝

非洲虽然猛兽众多,但是像狮子、花豹、鬣狗以及非洲野犬等强大的食肉动物都在大草原上徘徊,很少会进入热带雨林。而热带雨林中的一些灵长类动物面对体型庞大的象鸟也是没有任何相反的,这就意味着在自然环境下,象鸟是没有天敌的。

但是,到了1654年,科学家们再次进入马达加斯加的雨林中研究象鸟时却发现,它们已经消失殆尽了。那么,是什么让没有天敌的象鸟灭绝了呢?

在过去一些大型的鸟类灭绝,总是与人的猎杀脱不了关系,比如曾经的“北极企鹅”大海雀,它是在16世纪被欧洲航海家们发现的,由于它们的肉质鲜美、体型庞大还很笨拙(见人不跑),所以它成为了当时许多航海人的能量补给,就这样在人类的屠杀下,到了18世纪,这些大海雀就灭绝殆尽了。

那么,同样是膘肥体壮的象鸟与大海雀的命运是否一样呢?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答案是否定的,象鸟的灭绝与人类的猎杀关系不大,因为经过数十万年在雨林中的生活,象鸟非常的机警,奔跑速度也很快,并不是雨林中的土著常规的猎物。

而它们的灭绝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人生活非常的原始,而且几乎与世隔离的他们到了16-17世纪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从公元7世纪开始,这里不断地迎来内陆地区的移民和访客,使得这里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不断地入侵雨林,对雨林中是树木大量砍伐(主要是耕田开垦和烧火做饭),使得象鸟们可栖息的环境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主要以果实为食的它们也逐渐的面对食物匮乏的问题。

这导致了象鸟们的数量逐渐地下降。最终数量不足以维持种群数量,惨遭灭绝。

写在最后

象鸟是自鸟类诞生以来,除了骇鸟外最大的鸟,它们最大可以产下长度超过30厘米的巨蛋。象鸟从几十万年前就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热带雨林中生存,一直到了近代。作为生活在雨林中的巨鸟,没有动物能够威胁到它们。但是,从公元7世纪开始,这个岛上不断涌入移民,让人口不断地膨胀。最终,在不断地破坏雨林下,象鸟鱼17世纪灭绝。

关于象鸟的灭绝,科学家们命名了一个新的词汇“当代进化”,意思就是在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动物的猎杀下,一些物种会越变越小,而象鸟就是没有“当代进化”而灭绝的一个物种。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在给人类破坏环境、打破生态平衡找一个借口而已,因为如果人类不提高保护环境和生物的意识,一味地去破坏和索取,那么即使动物完成“当代进化”也难逃一死。你说呢?

年龄45周岁在厂里打工,两班倒,倒班时间三天,工资5000左右,要坚持下去吗

不想上晚班,温州这边好多厂都不用上晚班,我也是从广东那边过来的,以前在电子厂做事,因为年龄的关系,遇到了职业瓶颈,高不成低不就,加上那边招工对年龄还有限制,大多数厂都把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不提供吃住,还要倒班。又是计时工资,每个厂招工牌上写的都是4500到5500。实际上连3500都不到,之前在东莞还包吃住,现在连吃住都没有,工厂订单多的时候,一个月下来天天加班,不忙的时候,一天就上个正班。忙的时候忙死,闲的时候闲死。一年下来工资幅度很大。朝不保夕。

打工都是无奈的选择,不同的时期要给自己不同的职业定位。比如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等等。

譬如我现在就想找一个上长白班,提供吃住,加班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的工作,不加班最好。这是现阶段我想要的工作。找工作之前自己给自己的职业定位。

因为广东那边没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所以才跑到温州来寻找机会。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结果收获还不小了,这边和广东那边截然相反,其他地方不知道,我去过的地方,像温州,乐清,柳市,白象这些地方,大多不用上晚班,而且薪资模式也不一样,广东是计时,温州这边大多采取的计件方式。多劳多得。进厂什么都不用,不用体检,想做第二天就可以直接上班。不过有一点让我接受不了的是就是每天加班基本都是3个半小时。时间太长。还有些厂正班都是十个小时。

有的时候不是自己挑剔,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对双方都好。

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勉为其难,真要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个地步还不得什么都做。

有的选择最好还是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职业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这个我觉得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我总感觉别扭,有心无力。使不上劲。除了被动接受。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比如说和一些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人,在一起做事。三观都不一样,在一起做事尴尬的不得了。沟通起来也会很困难。年龄和工作不匹配。

还有工作时间劳动强度这也是职业选择必须考虑的问题,你能承受多大的劳动强度。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年轻人上晚班一点事都没有,白天睡一上午他还有精神上网吧打游戏。上了年纪的人,上晚班明显感觉不适用。显得很疲惫。年轻人可以接受长时间加班加点。但年纪大的可能就真的会受不了。精力,体力,潜力都不在一个起跑线,没得比,不服老都不行。

明明身体不好还要去选择一些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不是找死。看着工资可以,实际上身体受不了。孰轻孰重。要自己权衡利益得失。

有舍才有得,如果我不接受长时间的加班加点,那我宁愿选择时间短,工资低的工作。之少做的事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类。还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学习提升自己,又或者是兼职做些别的事。

做什么?什么不做?因人而异。看自己如何给自己定位。要钱还是要命,要想保命怎么有利怎么做。要钱不要命。这样的事多的是。如何选择,都在一念之间,生与死就在一瞬间。干不完的工作,赚不完的钱,但人的命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