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战争是如何爆发的?为何美帝国霸主取代英国霸主并没有发生战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英布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英布战争实际上分两次,先说第一次。布尔人的祖先是荷兰人。1852年和1854年成立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共和国。其中在奥兰治发现砖石,当地政府说归自己管辖,英国表示反对并派军队占领,双方发生战争,布尔军在马祖巴山击败英军,获得独立。

第二次英布战争,1884年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发现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金矿英国垂涎已久,然后没过多久,德兰士瓦政府宣布外国侨民收重税,而且不得参与总统和立法会的选举,其中大多是是英国侨民,英国政府非常不满,而且两国存在着贸易战,和关税壁垒等难以解决问题,后来德兰士瓦政府又对英资矿业公司高赋税和经济限制,这样英国政府决定对布尔人发动战争,于是第二次英布战争爆发。这几天基本总结了英布战争爆发的原因。

为何美帝国霸主取代英国霸主并没有发生战争

英国过度扩张, 穷兵黩武,到了二战结束时国内以是接近民不聊生,大体个植民国都宣布独立,不服从英国指挥,如果当时美国无站出来,英国有可能会成为德国的植民国,根本就无能力跟他的原植民国美国对抗,美国现在也是在行英国以上个路,衰落是很快个事。

阻止日不落帝国海外扩张的英布战争,历史上是为何发生的

英布战争阻止了英国海外扩张?历史教科书似乎没有这样的结论。

1652年4月,荷兰人在开普半岛设立定居点——荷属东印度公司公司补给站,随后是公司派来的奴仆变身“自由民”,称作“布尔”,荷兰语“农民”之意。

布尔人从沿海向内陆的拓殖进程缓慢而坚定,最初的百年多时间靠“天花”征服科伊人,杀戮桑人,建起大片白人农场,并建起一种导向种族隔离的“物质基础”——用大篱笆把土著与白人隔离起来。1779年起,布尔人与班图科萨人先后发生六、七次惨烈的战争。

1795年,英国势力正式进入南非,建立开普殖民地,渐渐把布尔人从海岸赶向北方。

1836年,布尔人开始全面迈向内地的“大移民”,它成为南非史上两大白人族群分裂的主因,同时切断布尔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19世纪中期,英国人在沿海建成开普、纳塔尔两个殖民实体,布尔人则以内陆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自由州与之抗衡。

1899—1902年,双方爆发一场大战——英布战争(1880—1881发生第一次布尔战争),英国以50万大军、焦土政策围剿8.8万人的布尔军队,结果以布尔人降服、英国一统南非4个省告终。1910年,英属南非联邦建立,并被认为是该国独立的开始。1912年1月,“非国大”成立。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布战争、日俄战争和美西战争合在一起,称之为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标志性事件。

1899年英布战争中,英国是否使用过一种叫列低炮的毒气炮

首先官方资料没有记载(最起码在我们能搜索到的范围没有),其次以当时的科技水平,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战略打击,其意义不大!在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比例下,采用这种惨无人道的方式,即使占领了,也不利于后期统治,毕竟列强的侵略是为了掠夺而不是杀戮,综上所述,属于本人愚见,仅供参考! 谢谢!

未解之谜:八国联军是否使用过毒气弹

我认为这是一种被后世媒体炒作的误读,坑人的东西。

八国联军侵华,指的是1900年时,英、美、法、德、奥、俄、日、意等国组成联军,对中国的一次武装侵犯行为。

老佛爷等清廷高层被逼得一路西逃,留下北京、天津民众为洋人屠戮侮辱,史称“庚子国难”。

在这场浩劫中,有一些清人的记录文字中留下一个疑点,即“洋人在攻打天津时使用了毒气弹,以致清军无法抵挡,纷纷倒毙”。

在有些民间记叙中,我们能看到这样关于毒气弹的描写。

比如《西巡回銮始末记》中这样记载:

且因洋兵开放列低炮之故,各尸倒地者身无伤痕居多。盖因列低炮系毒药掺配而成,炮弹落地,即有绿气冒出,钻入鼻窍内者,即不自知殒命,甚至城破3点钟后,洋兵犹见有华兵若干,擎枪倚墙,怒目而立,一若将欲开枪者,然及逼近视之,始知已中炮气而毙,只以其身倚戗在墙,故未仆地。

很显然,这段文字让不少文学发明者如获至宝,纷纷将这个名称古怪的“列低炮”定义为毒气弹。

以至于如今只要翻关于毒气弹的发展史,中文网站上便是铺天盖地的《西巡回銮始末记》白话文翻译。

比如我随手找篇“问答”,作者不知哪里摘抄出了如下回答:

当年的“万国公法”明令禁止过使用一种叫作“列低炮”的武器,因为其 屠杀人类非常残忍。然而,两门列低炮却经由英舰“阿尔及灵”号运载,于1900年7月 10日出现在天津港海岸,并在7月11日投入到战斗之中。

甚至在某“百科”里,还堂而皇之的写上了这种文字:

其实,曾有史料记载,并经考察和反复求证,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使用了毒气弹,在总攻时用毒弹攻陷天津城,而且这一时间要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得知,英军在进攻天津时使用的“列低炮“(毒气炮),在1899年开始的“英布战争“中,在南非东部的莱底斯战场上,英军就是使用这种炮毒死了很多士兵,加速了战争的胜利。据此推测,毒气弹首次使用是在南非,而不是以前所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很难想象,如此内容,居然让人写下“考察和反复求证”这种文字,他们甚至连“列低炮”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究竟如何呢?

我认为,早期文稿纯粹是愚昧无知又肝胆尽丧的封建书生们胡咧咧,后期则是地摊文学们故意生搬硬套造起哄。

关于这个“列低炮”和毒气弹的言论不应该蔓延得满网都是。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毒气弹,人们连能实用化的毒气都不曾研发出来。

毒气弹真正被实用化使用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事情,甚至因为使用的不成熟,发生了许多伤人害己的事故。

在芥子气、路易士气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还是最简单的氯气,我们今天给自来水消毒的就是这种东西,也就它能出现“绿色毒烟”。

但氯气中毒绝非《西巡回銮始末记》中描述的那样,“炮弹落地,即有绿气冒出,钻入鼻窍内者,即不自知殒命”,更不可能死后仍然“擎枪倚墙,怒目而立”。

且不说氯气是否能通过炮弹大规模释放,仅氯气中毒就不可能“钻入鼻窍内者,即不自知殒命”。

氯气中毒的反应相当大,人会剧烈的咳嗽,胸痛,据说有些士兵甚至能把肺脏咳出来;对结膜的刺激也相当大,所以人会眼痛、大量流泪。

总之你要明白,氯气比催泪弹可劲儿大多了。

想无声无息的吸进去就悄然送命?至少氯气弹是做不到这点的,包括后来那些路易士气、沙林毒气、塔崩、梭曼,甚至现代毒剂之王VX都做不到。

哪怕直接抓个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