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罗刹”似乎都是使用的音译,为何后来改称为“俄罗斯”?罗刹国是如今的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俄罗斯”和“罗刹”似乎都是使用的音译,为何后来改称为“俄罗斯”

“罗刹”一词,源于明代中国和朝鲜王国对俄罗斯的称呼,从字面上看,像是早期基辅罗斯(Kievan Rus)的音译。

整个14、15世纪,沙俄帝国的前身——莫斯科大公国还是个内陆国家,受金帐汗国的控制。大约到了明朝中后期,莫斯科大公国成功逆袭,踩着金帐汗国的遗体,建立了沙俄帝国,并兵分两路,开始朝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出海口逼近。

随着沙俄帝国的东扩,直到17世纪中期的明末清初之际,中俄双方才真正有了较为频繁的交集。

此时,中国文献和民间对于俄罗斯的称呼,仍然沿用“罗刹”一词。比如,1684的雅克萨之战中,收获了一百余名沙俄俘虏,这些人对大清表示了臣服。于是,康熙皇帝下旨把他们编入镶黄旗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安置在北京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为了尊重这些人的民族信仰,还特意在周边拨了块地,让他们盖东正教教堂。这就是“圣尼古拉教堂”的来历。不过,北京人都习惯地将这种顶着“洋葱头”的建筑称作“罗刹庙”,一叫就是好几百年。

讲真,所谓的“罗刹”可真不算是什么好听的称呼。

“罗刹”多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泛指恶鬼,“男极丑,女甚姝美”。

与现在咱们非常喜好“跟风”西方审美不同。对于男性而言,当年天朝上国那种“帅”,要皮面白净,毛发整洁,身材纤细,行为儒雅。比如《罗敷行》里描述的——“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尤其是这个“鬑鬑颇有须”,下巴上有稀疏的胡子,不可太浓密,才算作帅的男人。

很明显,这跟当年俄国男人粗犷的外表、红扑扑的面庞,看似野蛮的行径和非常不讲究的生活习惯,正好相反。

(莫斯科大公国夫妇收拾干净了,盛装礼服也不过如此)

尤其是给沙皇打头阵的哥萨克骑兵们的大胡子和油腻的卷发,再加上高鼻深目的“怪异”长相,让当年对东方审美充满自信的中国人看到他们,就如同“见了鬼”一般。

相对身材魁梧,胡子拉碴的男“罗刹”,比较少见俄罗斯女性倒被认为还是可以的,因而女“罗刹”,又被记载“甚姝美”。

不过,鉴于“罗刹”和“罗刹国”非常负面的感情色彩,此时在中国官方的正式对外文献中,比如《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汉文版,还是会很郑重的将其写作“俄罗斯国”。

但中国对内的一些史料和官方记载,仍习惯用“罗刹”两字。像同期记录中俄交战战况的文献,就叫做《平定罗刹方略》。

到了18世纪初,在彼得大帝效仿欧洲先进国家的各项改革下,原本野蛮的沙俄社会风气也逐渐“文明开化”了。中上层阶级的男人们刮掉了大胡子,头发也被仔细梳成低马尾,还会绑上个美美的蝴蝶结,大家互相交流都说法语,用法国宫廷礼仪。

此时,随着俄罗斯知识分子阶层眼界的不断开阔,他们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也逐渐深入。因而,俄国使者们对于“罗刹”和“罗刹国”这种带着明显贬义色彩的称呼,向清庭提出了多次质疑。

到了乾隆年间,为了表示尊重,中国内外的官方文件都不再用“罗刹”两字了,跟俄政府之间的外交文书,仍沿用《中俄尼布楚条约》中的“俄罗斯国”,内部文件把“罗刹国”全换成了俄罗斯的俄语Россdaoия音译——拉西亚,也有时被写作“露西亚”。随后,这种习惯称呼又被传入了民间。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国家名称后缀都有“西亚”、“尼亚”或者“斯坦”。实际上,这都源于早期的拉丁语,指土地、地方。加在名词后面,意为“来自……的人们”。

显然,俄罗斯也属于一个典型的带着“西亚”后缀的国名。

再往后,到了近代时期,衰落中的大清国开始挣扎着“跟国际接轨”,为了统一各国名称,以避免造成混乱,就直接采用了最正式的称呼——“俄罗斯国”,其公民又被叫做俄国人或者俄罗斯人,进而就延续至今了。

罗刹国是如今的哪里

题主在这个问题里提到的“罗刹国”,如果有对历史比较了解,或者对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面有主人公韦小宝与罗刹国的一段故事)比较熟悉的,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罗刹国是北方大国俄罗斯。其实除了俄罗斯之外,还有两处地方与罗刹国有关,这两个地方都是在佛经中所提到的。下面就这三个与罗刹国有关的地方作回答。

一、罗刹国指俄罗斯。据《俄国·蒙古·中国》一书的汉译本序言中指出:“罗刹,是当时清廷对侵扰我东北边疆的沙俄哥萨克的通称”。 罗刹亦即罗斯,是清朝初年中国人对俄罗斯的一种特殊称呼。这个词语的初意可能是来自俄罗斯地区草原哥萨克人的称呼,后来族称成了国名。其实早在在元、明朝时甚至更早的汉译佛经中,就已经有了“罗刹”一名。这个词的语源,系来自俄语“Россия”罗西亚的对音。元朝时蒙古语译这个词加了前音O,“斡罗思”即蒙语“OROCCIA”。蒙语的“OROCCIA”转译汉语,即“斡罗斯”或者“俄罗斯”。所以,罗刹、罗斯、罗西亚以及俄罗斯诸名,实际都是出自同一个语源,是俄罗斯草原森林地区古代白种居民的名称。在清康熙时期,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第一个国家间条约,双方自此以后正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与罗刹国的一段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间和历史背景下。

二、罗刹国指斯里兰卡。在佛经中罗刹国是大海中食人的罗刹鬼聚居之处。僧伽罗国(今锡兰岛)被认为五百罗刹女所住处。法华经普门品曰:“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称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僧伽罗是梵语,是斯里兰卡古代名称,明朝时称锡兰。

三、罗刹国指楞伽洲。在佛经中还有一说“罗刹国”指的是婆娑世界楞伽洲,其首都十项城是罗刹天王的住所。罗刹天王是护世十二天尊之一,与帝释天轮流持世,守护人间。

俄罗斯在古代被中国称为什么

俄罗斯在元明清时被中国称为“罗斯”或“罗刹国”。

谢谢邀请。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