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有什么事,是你穷过之后才知道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刘秀的人生,完美到不真实。从农民到称帝,他只用了3年。从未学过兵法,他却能以几千人,打败几十万。他善待功臣,感情专一,甚至还拥有超越时代的见识。我严重怀疑他是穿越者。史书一笔带过,不是他不行,而是他神奇到让史学家无法下笔。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但他的一生,像极了爽文男主

出身低微,却令人捉摸不透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看上去,仿佛出身显赫,可由于“推恩令”的制度,刘秀这一脉,到他父亲这辈时,只是个小小县令了。

9岁那年,县令父亲去世,刘秀与兄妹成了孤儿。

他被叔父刘良抚养,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

祖上显赫,是一回事;如今穷困,是另一回事。

按照道理,刘秀理应成为社会底层,背朝黄土,一辈子无法出头。

然而,当了农民的刘秀,却有着令人捉摸不透的能力

这一点,可以从史书上记载的两件事得到印证。

  • 第一件事:刘秀喜欢藏匿亡命之徒,官吏知道后,不敢上门过问。

《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中均记载,刘秀当农民时,喜欢藏匿亡命之徒,官吏知道后,却根本不敢上门过问。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刘秀一无兵权,二无权力,三无地位,按理说,官府不应该怕他。

他到底是哪来的本事震慑官吏的呢?

史书上没有记载,咱们也不敢乱猜。

  • 第二件事:长兄刘縯要起兵,宗族们都不愿意跟随,选择逃跑。但当刘秀穿着当时的将军衣服走出来时,众人惊叹,直接追随起兵。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时伯升已会众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

其实,刘秀根本不喜欢打打杀杀。

他平时最爱的,就是种田,跟亲戚们也不来往。

相反,他的长兄刘縯喜欢和侠士结交,像极了登机前的刘邦。

然而,当刘縯要起兵时,亲戚们都害怕得要死,想方设法逃跑,认为刘縯要害死大家。

可当刘秀穿着将军服走出来时,亲戚们却都愿意追随。

和长兄相比,刘秀唯一的优势,是曾在太学读了三年。

难道读过书的人,更被大家信任?

史书没有记载原因,这又是一宗说不清的刘秀能力。

军权不多,却成就开挂的帝王路

公元22年,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他们的军队也因此被称为“舂陵军”。

第二年,西汉宗室刘玄被拥立为帝,被称为“更始帝”,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

名义上是将军,但刘秀手里实际军权并不多。

可即便如此,刘秀依旧开始了他开挂的称帝之路。

注意,是真正的“开挂”!

  • 第一挂:昆阳之战,刘秀以近万士兵,抵抗王莽的42万精兵。

刘玄称帝时,打的旗号是匡扶汉朝,惹怒了王莽。

王莽直接派了42万精兵,由王邑、王寻带领,直扑昆阳。

昆阳守军只有9000人

以9000人和42万精兵打,无异于以卵击石。

不少人主张弃城退守,可刘秀坚持死守

他说服将士们守在昆阳,自己则带着13骑兵,连夜去周边县城调军队。

你还别说,将士们真的听他的话,坚决抵抗,没有弃城。

公元23年六月一日,刘秀亲自率领千余精锐为前锋,直接杀入敌军,鼓舞了人心。

此后,他又偷摸迂回到敌军侧方,偷袭他们的大本营。

要知道,刘秀从没学过兵法,曾经不过是庄稼汉。

最开始,他见到小股敌军都吓得不行,如今,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他却能带着千余人,就单刀直入,实在是太神奇了。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说实话,这个剧情,像极了爽文男主,前期隐藏实力,后期扮猪吃虎。

但是,这是真实的历史。

几千人,对几十万,结果如何呢?

正常来说,刘秀肯定打不过敌人,可就在关键时刻,老天爷来帮忙了。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后汉书》记载,就在双方打得正焦灼之际,老天爷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河流发了洪水,数万敌军在水中被淹死、被冲走……

这已经不是个人孤勇取胜了,而是老天爷都在帮忙。

最终,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刘秀赢了昆阳之战。

不久后,王莽的新朝,也随之覆灭。

几千人对上几十万,刘秀赢了,而且赢得格外漂亮。

  • 第二挂:接连迎娶两位豪门千金,阴丽华与郭圣通。

立下大功的刘秀,被封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