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庆余年》里,袁宏道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公安三袁”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

“公安三袁”是指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首。因三人都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三人都是明朝万历进士、明朝官吏和文学家,也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

老二袁宏道,在三袁中成就最大,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其思想受明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上的地位。于诗文不满前后七子剽窃摹拟、复古主张,强调抒写“性灵”。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的束缚。作品主要有《袁中郎全集》四十卷。凡文集二十五卷,包括《广庄》、《塵谈》、《觞政》、巜瓶史》等;诗集十五卷。其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老大袁宗道,字伯修,万历进士,官右庶子。前后七子倡导“诗必盛唐”,他们公安三袁则崇尚本色,反对摹拟。袁宗道对白居易、苏轼尤为尊敬推崇。主要作品有巜白苏斋集》。

老三袁中道,字小修,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其文学主张,反对摹拟,崇尚自然。作品有巜珂雪斋集》等。

《庆余年》里,袁宏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无论在《庆余年》原文里,还是电视剧中,袁宏道出场的机会都不多,但就是这样一个若隐若现的小人物,却是令人不能忽视的双面间谍。

在电视剧版《庆余年》里,相貌憨厚无比的袁宏道,能够威胁监查院进入地牢,一面笑嘻嘻的一面用各种残忍的道具折磨司理理,这让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并不是为了说明袁宏道的性格分裂,而是表明在他和善的外表之下,确实有一颗魔鬼的心脏。

说袁宏道是双面间谍,还要从猫腻的原文开始。

话说林若甫还是不知名书生的时候,就与袁宏道偶然相遇,共同的价值观让二人相见恨晚结成莫逆之交。林若甫官职不断升迁直到位极人臣,也曾多次想帮助袁宏道在仕途有一番作为,可视功名如粪土的袁宏道总是坚定的拒绝,只愿在林相身边喝茶下棋安心做一名清客,这自然就得了林若甫莫大的信任。

原文里有一个关键人物叫做吴伯安,是林珙牛栏街刺杀范闲事件的关键人物。这也是在原文里范闲在地牢里从司理理口中拷问出的唯一一个名字。

吴伯安是游走于京都各大名门贵族之中的有名说客,其暗地里是长公主李云睿的眼线和心腹。五竹杀掉林珙的时候,吴伯安就在身边,五竹也顺手把他杀死在了葡萄架下。

范闲出使北齐,吴伯安的妻子突然出现在京都的大街上,那个伪君子贺宗炜突然以卫道士的形象伴随在吴妻身边,帮助其为吴伯安的死鸣不平。

随着事态发展的升级,突然有一天号称是林相府的卫士当街要刺杀吴妻和贺宗炜,好巧不巧的是偏偏被路过的二皇子和靖王世子救下,朝野中对林若甫的声讨越来越激烈,群臣要求林若甫谢罪下野。

以林若甫之狡诈,绝对不会下这样的臭棋。

林若甫跟袁宏道说,范闲左手内库、右手监查院,又有户部尚书的爹做后援,这样的权势已经炙手可热,若是再有一个能驾驭文官集团的丞相岳父,只怕皇帝都要忌惮三分。庆帝是要用范闲的,所以就要让林若甫让出权位,这才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虽然看明白了庆帝的心思,但林若甫还是不明白的问袁宏道:为什么?

这一切都是袁宏道操作的,他说如果丞相不知道原委,他愿意与林若甫一起老归林里,青山绿水间继续快活,只不过他是信阳那边的人,不得不如此做。

袁宏道一辈子只背叛过一次林若甫,但就是这一次他让宰相辞官而去。原来他是长公主派来林若甫身边的间谍?

也是,也不是。

其实,袁宏道是陈萍萍在林若甫身边放了20年的暗棋。早年的袁宏道曾是监查院二处的一个不知名文员,但陈萍萍对他的才能洞若观火了然于胸,并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身份。

当陈萍萍发现长公主对还是布衣书生的林若甫感兴趣的时候,就立即派袁宏道“邂逅”林若甫,此后在长公主的力推下林若甫官位节节高升,袁宏道在林相府的地位也与日俱增。受监查院安排,袁宏道又悄悄靠近长公主,以此换取更多的情报来源。

离开林相府后,袁宏道去了信阳,继续执行双面间谍任务,他是一颗钉子,一颗很多年前被陈萍萍安排在林若甫身边的钉子,后来又变成了安排在长公主身边的钉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